第510章 看来,朕也需要来一次南门立木金不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郎君,别想了……

    就我说的那个咆哮公堂的借口,就算你是个皇帝,某种意义上来说,你也管不着。

    这种事情,就算是写入律法里面,也是没有用的。

    因为咆哮公堂这种事,本身就很难界定。”楚慕希伤感道。

    李承乾目光一凛,突然间就想到,所谓的精神文明建设。

    律法不是万能的,就算细化出一万条,有些东西还是很难界定,因为本来界定的界限就很模糊。

    并且越是细化,就越有可能被钻漏洞。

    就好像后世某个流氓罪,本来没有细化的时候,更加让人敬畏。

    因为那些想要做这种恶的人,他们也没办法分辨,流氓罪到底有哪些条条框框。

    他们知道的是,耍流氓就是犯罪,而且是重罪,严重了是会被被枪毙的。

    而耍流氓这个定义,其实来自于三观和文化教养。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民众更怕这条法律,因为他们在三观中知道,什么是耍流氓。

    或许只是冲着陌生女子吹一声口哨,就有可能被枪毙。

    至少,百姓会因此而不敢有所举动。

    所有一切流氓行为,要么不敢犯,要么干脆就作恶到底。

    反倒是细化之后,百姓也知道,犯了哪一条是什么后果。

    比如说,吹口哨不属于犯罪,摸一下手最多被教育两句。

    有了这种细化的条款之后,反而让这个罪名变得有名无实,不让人惧怕了。

    因为坏人可以利用这些细化的条款,把重罪变成轻罪,把轻罪变成无罪。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就好像咆哮公堂,官员说你是咆哮公堂你就是,起码让人敬畏。

    如果细化的话,是只要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了就算咆哮公堂,还是大声说话算咆哮公堂,再或者喝骂是咆哮公堂,这些是分不清楚的。

    非要分清楚的话,反而被人利用。

    所以在这方面,就必须要靠伦理三观来压制。

    绝不能在以后出现扶不扶变成服不服,别多管闲事,一个巴掌拍不响这种事。

    可关于精神文明建设,这种事情太过于唯心,太过于依靠政府的信用。

    没有具体的参考标准,就跟咆哮公堂一样,因人而异。

    偏偏这东西还不能订立标准,因为有标准就会被利用。

    可这件事情要解决,而且必须是尽早解决。

    一旦道德败坏成了普遍现象,到时候就覆水难收了,也就是所谓的礼崩乐坏。

    本质上,现在也是礼崩乐坏的时代,而且已经坏了上千年了。

    在这种情况下,李承乾必须要弄出一套新的制度,建立起新的——信。

    虽然李承乾在朝会上,曾经也对刘德威说过,律法必须要以人伦为基准,不能够超越人伦。

    可人性自私,人心易变,在变得富裕的同时,人就会追逐利益。

    而人一旦开始追逐利益,只要利益够高,就可以践踏一切,这也是后世面临的问题。

    如果他再继续这么改革下去,可能在他还没有入土的时候,就需要面对这个问题了。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