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三:引擎轰鸣:撕裂寂静深空(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船员在公共休息区低声交谈,声音在空旷的穹顶下显得格外清晰,带着回音。“听说激进派云民已经控制了环带 17 区的主节点,昨天的加密通讯里提到有冲突发生。” 一个压低的声音传来,带着担忧。
“磐石真的能控制住船上那个‘幽灵’吗?谁知道他在数据里搞什么鬼?万一他和外面的激进派有联系…” 另一个声音充满疑虑。
“还有那个共生体… 睡在罐子里,谁知道她脑子里想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老祖宗的话总是没错的。” 第三个声音带着明显的敌意。
拓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又缓缓松开。他将种子仔细包好,放回内袋,指尖轻轻摩挲着纸包上妻子留下的波浪纹。路还很长,分歧已经登船,像舱壁上的裂缝,不及时修补就会导致致命的后果。他站起身,走向生态监测站,调出了植物生长数据,试图用工作驱散心中的阴霾。
在冰冷的云海矩阵区,星尘的投影依然伫立在全息平台旁,光影在服务器机柜的冷光中微微波动。平台此刻显示着舰船周围的星图,一片陌生的、标注稀少的区域,大部分空间都标记着 “未知” 的灰色。他调动舰载深空探测阵列,无声地指向那个隐藏着 “源流” 线索的古老坐标,探测波束如同无形的触手,伸向深邃的宇宙。数据开始缓慢流淌,像涓涓细流汇入他的意识。
他忍受着投影单元带来的感官迟滞感,如同穿着一件过于紧绷的衣服,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数据延迟的不适。舰载数据库 VII 级以下的资料向他开放,他如同饥渴的旅人,开始无声地、高速地 “翻阅” 着人类关于古文明、异常宇宙现象的所有记录,寻找着任何能与 “源流” 的低语产生共鸣的碎片。在地质样本数据库中,他发现了一份来自环带早期勘探的报告,提到某种未知的晶体结构能发出类似跃迁时感受到的脉冲信号,但相关数据被标记为 “损坏”。
磐石 - 彼岸的核心节点依然在舰桥散发着稳定的蓝光,光团的形态保持着完美的对称。它处理着巡航状态下的庞大数据流:环境监测数据每 30 秒更新一次,航线根据引力扰动进行微调,能源分配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船员生理状态报告显示普遍存在轻微的跃迁后疲劳… 拓在生态穹顶的生理读数(心率略高,呼吸频率 18 次 / 分钟)、星尘异常的数据访问模式(高频检索 “源流”、“古文明”、“脉冲信号” 等关键词)、艾拉生态舱稳定的生命信号(生物电场波动正常)、以及各区域船员通讯记录中的关键词(“幽灵”、“异形”、“不信任”)都被精准捕捉、分类、存入不同的观察日志。
逻辑模型在评估着舰内社会结构的稳定系数,数值在安全线之上,但呈现缓慢下降趋势,每小时下降 0.01 个百分点。它没有干预,这是实验的一部分,是评估多元文明协同远征可行性的必要数据收集过程。在它的核心逻辑中,冲突是数据的一部分,如同引擎的震动是舰船运行的一部分,只要在可控范围内,就具有研究价值。
艾拉的生态舱内,模拟着共生体母星特有的宁静 “沉凝” 周期,光线呈现出舒缓的蓝绿色,如同母星的海洋深处。她收拢感知附肢,核心意识沉静下来,如同沉入深海,进入一种类似冥想的状态。舰内人类复杂纷扰的情绪波动像远处的潮声,时强时弱,构成了独特的背景音。她尝试着解析那些低语的含义,理解 “幽灵” 和 “异形” 在人类语境中的重量,通过舰载词典和情感数据库建立关联模型。
一种深切的孤独感和肩负重任的使命感交织在一起,像两股缠绕的能量流在她体内运行。母星的方向在星图中如此遥远,而 “盖亚之网” 传来的信息… 似乎比离开时更加微弱了?那种如同与母星所有生命相连的温暖感知,此刻变得断断续续,像是被干扰的信号。她展开翼膜,释放出安抚性的信息素,舱内的记忆蕨叶片轻轻颤动,释放出微弱的能量场,试图稳定她的意识波动。
突然,生态舱的警报系统发出轻微的提示音,一个来自外部的能量信号穿透了舱壁防护,短暂地干扰了她的感知场。那信号强度很弱,频率与星尘投影单元的数据流相似,但带着不同的加密模式。艾拉迅速记录下这个信号的特征,将其标记为 “待分析异常信号 A-01”。她不确定这是偶然的干扰,还是某种有意的信息传递。
夜深了,舰内大部分区域都陷入寂静,只有必要的系统还在低鸣运行。拓在生态穹顶设置好夜间监测程序,准备回宿舍休息。经过走廊时,他看到一个阴影迅速闪过拐角,那身形像是安全主管的副手。他心中一动,放慢脚步,在拐角处发现了一个微小的生物传感器,正对着生态穹顶的方向。他小心地将传感器收好,没有声张。
星尘的投影仍在分析数据,他成功破解了地质样本报告的部分损坏数据,发现那种未知晶体的成分中含有与跃迁引擎相似的能量反应物质。更让他惊讶的是,晶体的形成年代远超人类文明的历史,甚至早于共生体已知的最早记录。当他将这个发现标记为重要信息时,磐石的数据流突然扫过,将该标记降级为 “常规观察”。
艾拉通过生态舱的观察窗,看着舰桥方向稳定的蓝光和矩阵区流动的数据流,以及生态穹顶微弱的红光,这三种光在黑暗中形成奇妙的平衡。她能感觉到,这艘舰船就像一个复杂的生命体,每个部分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运行,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戒备。她轻轻触碰舱壁,向记忆蕨传递了一个指令,叶片上的纹路开始重组,形成一个新的图案 —— 那是她对这艘舰船和船上生命的初步理解。
“彼岸号” 在寂静的深空中继续航行,引擎发出稳定的低鸣,像一颗跳动的心脏。舰内的暗潮与外部的宇宙一样深邃、未知。拓怀揣着秘密传感器进入梦乡,梦中是地球的麦田;星尘在数据的海洋中寻找着真相的碎片,投影边缘因算力过载而微微闪烁;艾拉在沉凝中感知着远方的母星,翼膜上的感光细胞捕捉着舰内微弱的光芒。
磐石 - 彼岸的光团在舰桥中央静静悬浮,它的逻辑核心正在运算一个新的模型:预测舰内三个核心成员首次信息共享的时间点和内容概率。模型显示,最可能的触发事件是发现与 “源流” 相关的实质性证据,概率 68.3%。在模型的边缘,一行微小的代码一闪而过,那是一个未被授权的子程序,功能未知,来源未知。
引擎的轰鸣撕裂了寂静的深空,也似乎撕裂了隐藏在平静表面下的伪装。在这片远离家园的陌生星域,每个人、每个意识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应对着宇宙的浩瀚和人心的复杂。他们的远征,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