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三:议会的波澜(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一、虚拟议会厅:共识之地的裂痕三元议会的虚拟议会厅悬浮在 “星海共识域” 中 —— 这是一个由光脉网络构建的半透明空间,穹顶投射着实时的银河系星图,108 颗代表不同文明区域的光点(地球 36 颗、火星 24 颗、乐土环带 30 颗、木卫二 18 颗)环绕中央的 “共识坛” 均匀分布。地面是流动的淡蓝色光纹,象征三元文明的 “共生脉络”,光纹会随代表们的意识波动改变亮度 —— 和平讨论时呈柔和的波纹,冲突激烈时则会出现尖锐的断层。议会厅的席位按派系划分:原人代表的席位是木质纹理的虚拟平台,表面镶嵌着地球土壤烧制的陶瓷铭牌;云民代表的席位是由数据流构成的半透明气泡,内部漂浮着他们正在处理的信息碎片;智灵节点的席位是银色的几何棱柱,棱柱表面的指示灯会同步显示其逻辑判断状态(蓝色 = 理性分析,黄色 = 争议评估,红色 = 危机预警)。此刻,“共识坛” 中央悬浮着《磐石解密报告》的全息投影 —— 淡金色的信号波形在黑色背景上跳动,旁边标注着 “源流特征匹配度 68.7%” 的红色字样。报告下方,循环播放着 “源流净化战争” 的历史影像片段:地球亚洲大陆的光脉防御网被撕裂,火星表面的生态穹顶坍塌,木卫二冰层下的艾拉光脉发出绝望的脉冲…… 这些画面让议会厅的流动光纹瞬间凝固,108 颗区域光点的亮度同时变暗,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沉重。当最后一段影像(艾拉共生体意识核心自爆的白光)消失时,议会厅陷入了长达 30 秒的绝对寂静 —— 连光脉流动的声音都仿佛停止了。原人代表伊莱亚斯的虚拟形象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的 “地球保卫战勋章”(金属质感的虚拟物件,边缘有弹痕的刻痕),云民代表莉娅的数据流气泡出现了 0.5 秒的卡顿,智灵 “共识之环” 的棱柱指示灯从稳定的蓝色转为闪烁的黄色。“现在,开始审议《磐石解密报告》。” 智灵 “共识之环” 的合成语音打破寂静,它的声音经过特殊处理,带着能平复情绪的低频波动,但此刻,连这波动都无法掩盖议会厅中悄然滋生的焦虑。
二、恐慌派:伤疤被撕开的怒吼
1. 伊莱亚斯:战争记忆的具象化
原人代表伊莱亚斯的虚拟形象是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男性,左脸有一道从额头延伸到下颌的虚拟疤痕 —— 这是他在 2149 年地球保卫战中,被 “源流” 意识侵蚀的战舰碎片划伤的真实痕迹。他的木质席位上,放着一本虚拟的《战地日记》,封面上写着 “献给阵亡的妻子莉奥拉”。“我早就说过!” 伊莱亚斯的声音突然爆发,震得他席位周围的光纹出现尖锐的断层,“2149 年,莉奥拉在月球防御站告诉我,‘源流’不是野兽,是猎人 —— 它会观察,会等待,直到我们放松警惕!当时你们说我是战争创伤后遗症,说我夸大威胁!现在呢?”他抬手在空中一挥,调出妻子的全息影像:画面中,一位穿着白色科研服的女性正在调试光脉传感器,背景是月球表面的环形山。“莉奥拉最后一条消息是:‘源流的信号有分形结构,别放过任何细节’。” 伊莱亚斯的声音带着哽咽,疤痕的颜色因情绪激动变得鲜红,“现在这道淡金色的信号,和她当年记录的分形结构一模一样!你们还要自欺欺人吗?”他的话引发了议会厅中 “战争幸存者群体” 的共鸣 —— 原人代表奥尔加(曾是火星穹顶的医生)的虚拟形象开始颤抖,她调出一张泛黄的照片:10 个穿着防护服的孩子围着她,照片边缘有烧焦的痕迹。“2150 年,‘源流’攻击火星时,我亲手埋葬了这 10 个孩子。” 奥尔加的声音沙哑,“他们只是想在穹顶里种一盆向日葵,就因为穹顶的光脉系统被‘源流’侵蚀,全部窒息而死!我不想再看到这样的悲剧!”
2. 莉娅:极端防御的具体主张
云民代表莉娅的数据流气泡呈现出刺目的红色,内部漂浮着 “彼岸号” 战舰的设计图纸 —— 这是上次战争中人类最强大的战舰,舰长 5000 米,搭载 “反意识侵蚀炮”,但因资源消耗过大,战后仅保留了 3 艘作为纪念。“我们必须重启‘彼岸号’量产计划!” 莉娅的数据流剧烈波动,图纸上的武器系统开始闪烁红光,“根据我的计算,只要投入乐土环带 30% 的工业产能,10 年内能建造 20 艘‘彼岸号’,在奥尔特云建立‘钢铁防线’!同时,启动‘意识防火墙’全球覆盖 —— 所有云民的意识网络接入智灵核心,一旦检测到‘源流’信号,立即切断连接!”她的主张引发了激烈讨论,原人代表科恩(地球军工企业的继承人)立刻响应:“我支持莉娅!我的工厂可以立刻转产‘反意识弹头’,这种弹头能在 10 公里范围内干扰‘源流’的信号传播!我们不能等,等就是死!”但恐慌派内部也有细微分歧 —— 原人代表埃琳娜(曾是和平组织成员)犹豫着说:“可是…… 乐土环带 30% 的产能投入军工,会导致农业和医疗资源短缺。上次战争就是因为过度军事化,地球才出现了饥荒……” 她的话刚说完,就被莉娅的数据流打断:“饥荒总比灭绝好!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源流’意识的容器吗?”议会厅的光纹此刻呈现出混乱的红色与橙色交织,108 颗区域光点中有 23 颗开始闪烁 —— 代表这些区域的民众通过意识网络表达了对 “重启战舰” 的支持,主要集中在曾遭受 “源流” 攻击的地球亚洲区和火星北区。
三、质疑派:理性铠甲的细节支撑
1. 李教授:科学怀疑的实证依据
原人代表李明远教授的虚拟形象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戴着一副木质边框的虚拟眼镜,他的席位上放着一本厚厚的《宇宙异常信号图谱》,书页上写满了手写的批注。他是三元文明最权威的天体物理学家,曾在 2165 年发现 “暗物质海脉动信号”,推翻了当时 “暗物质静止” 的理论。“伊莱亚斯先生,我理解你的痛苦,但痛苦不能替代证据。” 李教授的声音平缓,他抬手调出《磐石解密报告》的信号分析页,用手指指向波形的某个细节,“你们看,这道淡金色信号的分形结构虽然与‘源流’相似,但在第 12 层次脉冲中,存在 0.001 秒的‘相位延迟’—— 这是‘源流’信号从未有过的特征。根据我实验室的模拟,这种延迟更可能来自星际尘埃的散射,而非‘源流’的主动编码。”他打开《宇宙异常信号图谱》,翻到第 372 页,展示出一段 2178 年在仙女座星系发现的信号:“这道信号当时也被怀疑是‘外星文明标记’,分形结构相似度达 70%,但后来证实,是一颗中子星的磁层震荡产生的自然现象。我们现在看到的信号,会不会也是类似的情况?”李教授的话让议会厅的光纹稍微平复,他继续补充:“‘磐石’数据库的历史记录已有 500 年,其中 37% 的‘未知信号’最终被证实是自然天体现象。我们现在只有一段持续 3 天的微弱信号,没有能量特征,没有空间分布,仅凭 68.7% 的相似度就判定是‘源流’,这不符合科学的严谨性。”
2. 凯伦:数据哲学的冷静解构
云民代表凯伦的数据流气泡呈现出冷静的蓝色的网状结构,内部漂浮着无数个微小的 “逻辑节点”—— 这是他独创的 “多维怀疑模型”,能同时分析 1000 种可能的信号来源。他曾在 2180 年通过该模型,破解了 “木卫二光脉异常” 的谜题,证实是冰层压力变化导致的自然波动,而非 “艾拉意识残留”。“莉娅代表的‘防御计划’存在三个逻辑漏洞。” 凯伦的数据流精准地指向莉娅的战舰图纸,“第一,‘彼岸号’的‘反意识侵蚀炮’需要消耗大量反物质,而太阳系的反物质产能仅能维持现有飞船的需求,重启量产会导致能源危机;第二,‘意识防火墙’会切断云民与光脉网络的连接,这意味着乐土环带的生态调节、火星的农业系统都会瘫痪 —— 我们会先死于自我封锁,而非‘源流’攻击;第三,‘源流’若真在观察,过度军事化反而会向它传递‘我们是威胁’的信号,可能加速攻击。”他的数据流展开一张 “风险评估图”,红色的区域代表 “过度反应的风险”,蓝色的区域代表 “谨慎观察的风险”:“根据模型计算,过度反应导致文明崩溃的概率是 38%,而谨慎观察、同时加强监测的风险仅为 12%。我们为什么要选择风险更高的方案?”质疑派的观点得到了 “科学共同体” 的支持 —— 原人代表卡米拉(李教授的学生,研究星际尘埃的专家)调出了奥尔特云的尘埃分布模型:“根据‘远眺者’监测站传回的尘埃数据,信号来源方向的尘埃密度是其他区域的 3 倍,这种环境下,信号出现相位延迟的概率高达 92%。我们需要更多数据,至少要等到‘冥河射电阵列’的完整观测结果。”议会厅的光纹此刻呈现出蓝色与黄色的交织,108 颗区域光点中有 35 颗转为稳定的蓝色 —— 代表这些区域(主要是乐土环带的科研区和地球的学术城市)支持 “谨慎观察”。
四、积极应对派:文明道路的坚定守护
1. 共识之环:逻辑与历史的双重论证
智灵 “共识之环” 的银色棱柱突然发出柔和的白光,议会厅的光纹瞬间平静下来 —— 这是智灵独有的 “情绪调和场”,能降低极端意识波动的干扰。它调出两份并列的全息报告,左侧是 “2149 年源流净化战争数据”,右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