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星孩的破晓(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小节一:奇迹的孕育“希望温室” 的穹顶是由云民意识体设计的 “光织膜”,晨光透过时会分解成七种柔和的光谱,像把彩虹揉碎了洒在地上 —— 靠近育养舱的区域是暖橙色,模拟火星望舒谷的日出;角落蕨类生长区是淡蓝色,复刻木卫二冰下海洋的微光。墙壁上攀爬的 “共生藤” 是莉娜亲手栽种的,藤叶边缘泛着银绿色的荧光,会随着育养舱内的生命信号轻轻摆动:当胎儿心跳平稳时,藤叶舒展如手掌;当莉娜情绪愉悦时,藤蔓会悄悄绕着舱体生长,像在温柔拥抱。
育养舱的外壳是半透明的生物陶瓷,摸上去带着体温般的温润,而非金属的冷硬。舱内铺着一层来自地球亚马逊的苔藓,湿润的苔藓会释放微量的负氧离子,莉娜常把脚轻轻贴在苔藓上,说 “像踩在小时候外婆家的后院里”。舱壁内侧嵌着一圈微型光源,智灵会根据胎儿的作息调整亮度:白天是模拟麦田的金辉,夜里则变成星空般的点点微光,其中一颗最亮的 “星”,是按星尘信标的坐标设置的,莉娜说要让孩子还没出生就认识 “守护的星星”。
莉娜躺在舱内时,手边总放着一个陶制的小花盆,里面种着一株 “记忆草”—— 这是拓生前培育的品种,叶片会随声音波动变色。每天清晨,她都会轻声给腹中的孩子讲故事:“以前有位拓爷爷,他在火星的红土里种出了第一棵麦子;还有位艾拉阿姨,她把自己的生命变成了‘共生火种’,让我们能和植物说话……” 每当这时,“记忆草” 的叶片会从翠绿变成淡粉,胎动也会变得轻柔,像小拳头在轻轻敲打着莉娜的掌心,仿佛在说 “我听着呢”。
连接在莉娜手腕上的监测手环,是智灵 “拾光” 特别定制的,表面刻着艾拉之树的纹路,数据屏幕隐藏在纹路下,只有靠近时才会亮起。每天黎明五点,当艾拉之树开始进行能量交换时,手环的屏幕会跳出两条波形:一条是胎儿的心跳,沉稳的 “咚 — 咚” 声化作红色波纹;另一条是来自艾拉之树的能量波动,淡绿色的波纹像细流般缓缓流动。奇妙的是,这两条波纹会在某个瞬间重叠,红色波纹的峰值刚好落在绿色波纹的谷点上,形成完美的共振 ——“拾光” 的电子音会轻轻响起:“今日共振频率 0.8Hz,与艾拉之树核心能量波匹配度 92%。”
有一次,莉娜按习惯抚摸舱内的 “共生藤” 叶片,指尖刚碰到那层银绿色的荧光,胎动突然变得规律起来:每摸一下叶片,就会有一次轻微的颤动,间隔刚好是三秒。她试着加快抚摸的速度,胎动也跟着变快;放慢速度,胎动也随之放缓。站在舱外的莉莉看得眼睛发亮,她赶紧记录下这个场景:“胎儿能通过母亲的触觉感知植物,并做出同步反应 —— 这是拓先生说的‘生命互联’最直接的证明。”
每周三次的诊断数据流,是云民医学家精心设计的 “温和信号”—— 频率控制在 2.4GHz,强度仅相当于普通 Wi-Fi 的千分之一,避免对胎儿造成任何刺激。当这些无形的数据流像羽毛般掠过莉娜的腹部时,监测仪上胎儿的脑电波会出现独特的 “涟漪波”:不是普通婴儿的杂乱波形,而是有规律的起伏,波峰处还会出现细小的分支,像在 “抓握” 那些数据流。
云民医学顾问团的首领 “云汐”,会在每次扫描后将意识流接入莉娜的手环,用柔和的数据流 “说话”:“小家伙刚才在‘追’数据哦,她的神经反应比上次快了 0.3 秒,像在和我们玩捉迷藏。” 莉娜听着手环里传来的、像流水般的电子音,忍不住笑了:“她肯定是觉得那些 0 和 1 很有趣,想抓来看看。” 有一次,云汐特意调整了数据流的频率,让其变成类似摇篮曲的节奏,结果胎儿的脑电波立刻变得平缓,连心跳都慢了几分,像是听着歌睡着了。
最让科学家们惊叹的,是 “共生火种” 基因的融合状态。这些来自艾拉的基因片段,被智灵用 “分子编织技术” 嵌入胎儿的染色体时,所有人都捏着一把汗 —— 担心会引发排斥反应。但监测数据显示,这些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