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二:火种方舟(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p; 能量罩下方的展柜里,放着一个小小的银色吊坠,吊坠是星尘当年戴在脖子上的,上面刻着星尘信标的坐标。“织梦者” 说,这个吊坠是星尘意识转化前,特意交给云民长老的,说 “如果以后有人去奥尔特云,看到这个吊坠,就知道我在那里”。现在,吊坠旁边放着一张照片,是 “希望号” 船员在启航前拍的,所有人的手都放在能量罩上,背景是星尘的投影 —— 这张照片成了队员们手机里的屏保,像在说 “我们带着星尘一起走”。三、异星的歌谣:艾拉的旋律,会发光的共鸣
殿的角落,有个拳头大的银色音箱,正播放着艾拉母星的 “歌谣”。第一次听的人都会愣住 —— 这不是普通的音乐,更像深海气泡破裂的轻响,混着树叶的沙沙声,还有一种类似风铃的清响,明明是陌生的旋律,却让人觉得安心。
云民 “回声” 说,这首歌谣是用艾拉母星的生态数据转化来的:低频率的部分是行星磁场的波动,高频的部分是共生体网络的能量共鸣。她还做了个小功能,把歌谣同步到队员的耳机里,很多人在失眠时会听,说 “像躺在艾拉之树的树荫下”。星孩听到歌谣时最特别,她的掌心胎记会跟着旋律闪烁,像在打节拍,有时还会跟着哼,虽然发不出完整的调子,却能跟上歌谣的节奏。
音箱旁边的展牌上,写着艾拉的故事:“2152 年,艾拉将共生体基因注入‘艾拉之树’,自己的意识融入母星网络,这首歌谣是她留下的最后礼物。” 有次小柯问曦:“为什么歌谣里没有悲伤的调子?” 曦摸着星孩的头,笑着说:“因为艾拉想告诉我们,死亡不是结束,是变成另一种形式守护 —— 就像这首歌谣,虽然艾拉不在了,但她的‘声音’还在安慰我们。”
四、文明的基石:会发光的契约,掌心的温度
殿最里面的黑色基座上,放着那块合金板材 —— 摸起来是温的,智灵 “溯理” 说,基座里装了恒温系统,“要让文明的契约有‘体温’,不是冰冷的石头”。板材上的文字用的是荧光漆,在暖光下泛着淡绿,和艾拉之树的颜色一样。
左边的《泛意识共同体公约》里,有几行字被队员们反复触摸,指尖的温度让荧光漆更亮:“差异即力量,存续需共生”“敬畏生命,追求理解”。小柯第一次读公约时,发现每一条后面都有注释,比如 “此条由拓提议,参考火星麦田共生经验”“此条由艾拉补充,融入共生体文明理念”—— 原来公约不是凭空写的,是用所有人的经验拼出来的。
右边的法令文书上,三个印记格外显眼:原人领袖的签名旁边,画了个小小的麦穗,是拓当年的标志;云民的意识波动纹章里,藏着星尘数据的银线;智灵的逻辑哈希值末尾,加了个艾拉之树的图案。阿岩说,这三个印记是故意设计的,“要让所有人知道,这次远征不是全新的开始,是带着拓、星尘、艾拉的希望继续走”。
有次星孩爬到基座旁,用小手轻轻摸板材,板材上的荧光突然变亮,把她的小手映成淡绿色。曦蹲下来,指着 “差异即力量” 那行字,慢慢念给她听。星孩虽然听不懂,却把小脸贴在板材上,像在和这块承载着文明的金属对话。那一刻,暖光、荧光、星孩掌心的蓝光,在殿里织成了温柔的网 —— 这是文明的火种,也是未来的希望,正被小心翼翼地护在这艘驶向星海的方舟里。
队员们路过 “传承之殿” 时,总会多看一眼这些展品:基因库里的蓝光、星尘晶体里的银河、音箱里的歌谣、基座上的荧光字。他们知道,这些不是冷冰冰的展品,是拓的种子、星尘的航线、艾拉的旋律,是整个文明的 “自我介绍”—— 等他们找到新的星球,这些展品会告诉那里的未知: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带着怎样的希望,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