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穿越之精确到秒的人生(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论。老张的脸瞬间涨成紫色,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中午的商务宴设在米其林三星餐厅,刀叉碰撞的声音都透着精确。我和竞争对手王总谈笑风生,酒杯碰撞的角度经过计算,45 度角最能传递合作诚意。“顾总,还记得吗?当年你创业失败,是我爸偷偷给你塞了 50 万。“ 王总突然说,眼里闪过一丝温情。
我的电子屏立刻弹出 “报恩成本核算“:“注资其公司 10% 股份,年化收益预计 4.2%,既维持人情又保证收益。“ 可不知怎么,握着酒杯的手突然抖了一下,红酒洒在雪白的桌布上,像朵突兀的血花。这是系统里没有预案的意外。
下午三点十七分,医院的电话打进来。“顾先生,您母亲确诊肺癌晚期,最多还有三个月。“ 医生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职业性的冷静。我打开 “亲疏关系算法“,屏幕上显示 “母女情感权重 23%,低于事业优先级 65%“。
可就在这时,系统突然弹出十年前的监控录像。高考失利的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母亲偷偷变卖了她最爱的金镯子,把钱塞进我的书包,眼里没有 “投入产出比“,只有红通通的眼眶。我的心率突然飙升到 120 次 / 分,神经手环发出刺耳的警报 —— 这是系统检测到的 “异常情绪波动“。
晚上整理母亲的遗物,发现一个旧笔记本。泛黄的纸页上,记着我的生日、喜好,甚至有次我说 “想吃红烧肉“,她练习了八次才掌握火候。最后一页写着:“阿深说商人要理性,可妈妈只希望你能好好吃饭。“ 电子屏的情感分析系统突然崩溃,乱码里跳出我三十岁生日的照片 —— 那天我为了签合同,没回家吃母亲做的长寿面。
深夜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楼下扫街收摊的自己(穿越前的我),正蹲在路边数今天的收入,硬币碰撞的声音隔着玻璃都能听见。他数得那么认真,嘴角还带着满足的笑,仿佛那几十块钱,比我账户里跳动的数字还珍贵。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把母亲的笔记本放进保险柜,和那些价值连城的合同放在一起。突然明白,有些东西是算不出来的 —— 比如母亲练习八次的红烧肉,比如儿子举着画笔的笑容,比如路边摊盒饭的香气,这些无法量化的温暖,才是生活最该精确计算的成本。
三、硬币上的温度
再次醒来时,阳光透过窗帘缝照在脸上,带着点灰尘的味道。我猛地坐起来,硬板床发出 “咯吱“ 的响声,踏实得让人安心。视网膜上没有数据框,只有眼角的眼屎,摸起来黏糊糊的。
手机在枕头底下震动,是林小满发来的:“今天做了红烧肉,给你留了一大碗,快来!“ 我光着脚踩在地板上,水泥地的冰凉透过脚心传来,真实得像做梦。
穿衬衫时,发现袖口磨破了个洞,是上次扫街时被门钩挂的。我找了根线随便缝了缝,针脚歪歪扭扭,却比顾砚深的手工西装舒服十倍。路过金融中心时,顶层的那扇窗还亮着,可我好像能看见里面那个被数据困住的影子。
“小周,发传单呢?“ 擦鞋摊的老王笑着招呼我,“听说顾总他妈去世了,他都没回去送葬,还在谈生意呢。“ 我点点头,递给他一张传单:“临江苑有套带阳台的房子,适合老人住,采光特别好。“
到了林小满的面包店,红烧肉的香味扑面而来。她把一大碗肉端到我面前,油汁滋滋作响:“快吃,我特意多放了冰糖,你最爱吃的。“ 我夹起一块塞进嘴里,滚烫的肉汁烫得舌尖发麻,眼泪却忍不住掉了下来。
“周哥,昨天那个客户定了房,“ 小张的电话打过来,声音里带着雀跃,“提成够你买个新手机了!“ 我笑着说 “好“,挂了电话,看着碗里的红烧肉,突然觉得,这无法量化的温暖,才是生活最该珍惜的财富。
傍晚扫街时,我又路过金融中心。顶层的灯还亮着,像颗冰冷的星星。我掏出今天赚的五十八块三,硬币在手里叮当作响,每一声都像在说:“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后颈的麻意没有再来,或许它知道,我已经明白,生活不是精准的方程式。那些算不清的人情,说不明的心动,控制不住的眼泪,恰恰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温度。就像我手里的硬币,虽然普通,却带着阳光的温度,比任何冰冷的数据都珍贵。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我要去带客户看房,要去吃林小满做的糖醋排骨,要继续在街头发传单。或许还会穿越,或许不会,但我已经懂得,最珍贵的不是精准的计算,而是真实的活着 —— 哪怕平凡,哪怕有瑕疵,也是独属于自己的,热乎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