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穿越之办公室的隐秘(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城西菜市场王老板,说给食堂送一年的菜,抵 3 万。“ 他用笔圈了个名字,“就差这个李明明,家长是开豆浆摊的,估计拿不出......“

    “让他来办手续。“ 我打断他,指尖在 “8 万“ 的数字上掐出红印。老黄的脸沉下来:“校长,这不合规矩啊。上周教育局的赵科长还打电话,说他外甥想来......“

    正说着,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一个穿貂皮大衣的女人闯进来,把一个鼓鼓的纸袋摔在桌上:“张校长,我是刘总的爱人,这是 8 万,我儿子必须进一班!“ 纸袋裂开个口,露出沓崭新的钞票,“听说有个卖豆浆的想插队?告诉你,没门!“

    我盯着那沓钞票,突然想起李叔存折上的数字 —— 连零头都不够。这时手机响了,是妻子的主治医生:“张校长,你爱人的靶向药快没了,再不交钱就要停药了。“

    中午的教师会上,数学组的赵老师红着眼圈:“校长,我女儿的心脏病药快断了,能不能预支工资?“ 她的教案本里夹着诊断书,和我妻子的那张长得很像。总务处的老周敲着计算器:“实验室的柜子再不换,真要出人命了,上周三年级的乐乐差点碰倒硫酸瓶。“ 而会计室的小张怯生生地说:“这个月的教师工资,财政局说要晚发半个月......“

    我摸出刘主任转交的信封,厚度刚好够换两个危化品柜。窗外的香樟树影晃了晃,像极了李叔摊前晃动的油伞。突然明白那些钞票里藏着什么 —— 不仅是家长的无奈,还有教师的药费、学生的安全、整个学校的苟延残喘。王副局长说得没错,去年实验三小的王校长确实用 “赞助费“ 换了校车,可没人知道,他儿子赌博欠了高利贷,那笔钱最后进了私人账户。

    下午给王副局长回电话,他的声音裹着酒气:“老张,晚上陪刘总吃个饭,他说再加 20 万,给学校盖个新食堂 —— 前提是,把那个豆浆摊的名额让出来。“ 我看着桌上的 “意向名单“,突然想起来,李叔的摊位旁边就是刘总的工地,上个月刘总还让人去掀过他的摊子,说 “影响市容“。

    放学时,我让老黄把所有 “赞助费“ 登记造册,“刘总的 8 万给实验室换柜子,李科长的 5 万给赵老师垫付药费,剩下的给食堂买新餐桌。“ 然后给招生办打电话:“李明明同学符合入学条件,明天让家长来办手续。“ 老黄在旁边急得跳脚:“校长,你这么干,教育局会找你麻烦的!“

    我没理他,从抽屉里翻出举报信模板,开始写:“本人张 XX,现举报江城教育局副局长王某,利用职务之便,收受家长贿赂,干预学校招生......“ 窗外的夕阳透过玻璃照进来,在 “为人师表“ 的匾额上投下阴影,金字突然变得刺眼 —— 原来有些枷锁,戴久了就忘了是可以摘下来的。

    三、豆浆摊的晨光

    再次醒来时,出租屋的窗帘缝里漏进阳光,在地板上投下细长的光带。手机在枕头底下震动,是李叔发来的:“小周,明明的入学手续办好了!张校长说不用送礼,还夸孩子成绩好!“

    穿衬衫时,发现袖口沾着点豆浆渍,像从巷口带回来的印记。路过早餐摊,李叔正往保温桶里加豆浆,王姨在给孩子书包上别校徽。“小周,来根油条!“ 李叔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张校长昨天还来买豆浆了,说我们的豆子磨得香。“

    我咬着油条往回走,看见张校长的车停在巷口。他穿着便装,手里提着个布袋子,正往李叔的摊上放 —— 里面是两盒普通的茉莉花茶,包装上印着 “便民超市特供“。旁边停着辆警车,王副局长被两个警察架着出来,他的貂皮大衣沾着泥,像只落汤鸡。

    风卷着学区房宣传单的边角,哗啦啦地响。卖报纸的大叔喊着头条:“江城教育系统反腐,实验一小校长实名举报......“ 我突然明白,这世上的黑暗从不是铁板一块,总有豆浆摊的热气能焐化坚冰,总有办公桌后的挣扎能撕开裂缝。就像李叔的豆浆,磨碎了豆子,却熬出了最暖的晨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