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穿越之代码里的成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虑。只能利用午休时间赶工,打开代码,发现之前写的支付接口有逻辑错误:金额校验没做、订单状态更新不及时,只能删掉重写。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敲到一半,键盘突然卡住,原来是昨晚不小心把饼干渣掉进去了,我赶紧拆开键盘清理,耽误了 10 分钟,心里更急了。

    直到下午 1 点 50 分,终于勉强跑通支付流程,却知道还有 3 个潜在 bug 没修复:支付超时没处理、退款接口没写、异常日志没打印,只能祈祷演示时别触发这些场景。

    下午演示时,投资人坐在会议室中央,手里拿着平板电脑,CEO 站在旁边介绍产品。轮到支付模块演示,我握着鼠标的手微微发抖,一步步操作:选择商品、点击支付、输入金额、确认支付 —— 流程很顺利,支付成功的页面弹了出来,我心里松了口气。

    可就在这时,投资人突然提出:“想测试支付失败的异常场景,比如余额不足时,系统会怎么处理?” 我心里一紧,退款逻辑还没完善,余额不足的异常提示也没做,却只能硬着头皮操作 —— 点击 “模拟余额不足支付” 后,系统报错,页面卡住,屏幕上弹出一行刺眼的红色字体:“NullPointerException”。

    CEO 的脸色瞬间变了,演示结束后,他把我叫到会议室,语气严肃:“陆阳,我以为你能搞定,怎么连异常场景都没考虑?投资人刚才都皱眉头了,你知道这对公司融资影响多大吗?” 我攥着衣角,指甲掐进掌心,不敢说 “自己还没学完相关知识点”,只能低着头道歉:“对不起,我今晚一定修复,保证不影响明天内测,不会再出问题了”。

    走出会议室,资深程序员老周递给我瓶可乐,拉环已经拉开:“别慌,刚才演示我看了,问题出在异常处理逻辑上,我给你份之前项目的异常处理模板,你参考着改,有不懂的就问我,别硬扛,新人都会犯错”。我接过可乐,冰凉的瓶身贴着掌心,眼泪差点掉下来 —— 原来不是所有人都只看结果,还有人愿意帮你。

    晚上加班改退款逻辑,老周留下来帮我梳理思路:“你得先预判用户可能的操作场景,比如支付超时、余额不足、网络中断,每种场景都要写对应的异常处理,不能只满足‘支付成功’这一种情况”。他还打开自己的代码库,给我讲 “如何设计健壮的接口”,从参数校验到日志打印,每个细节都讲得很清楚。

    11 点,终于完成修复,不仅补了退款逻辑,还加了支付超时重试、异常日志监控功能。老周拍着我的肩膀:“代码要写得有‘预见性’,别只满足当前需求,多想想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这才是合格的程序员”。我看着老周离开的背影,突然明白:创业公司的程序员,不只是写代码,还要学会 “主动思考”,不然永远只能被动应对需求,永远成长不起来。

    凌晨 1 点,我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却听见两个同事在走廊议论:“陆阳是不是能力不行?一个登录漏洞改了一上午,下午演示还出问题,真不知道老板为啥招他”“听说他大学学的 Java,转 Python 还没熟练,连 Redis 缓存都不会,试用期怕是过不了”。

    那些话像针一样扎在心上,我攥着电脑包,手指发白 —— 我已经连续一周每天只睡 4 小时,周末都在自学,笔记本上记满了知识点,却还是跟不上节奏,还是被人质疑。打开手机,看到导师发来的消息:“别着急,新人都有适应期,把每次 bug 都当成学习机会,比纠结别人的评价更重要,我相信你能做好”。

    回到出租屋,我打开《Python 进阶手册》,接着看 “分布式部署” 章节,虽然很累,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却还是坚持记笔记。手机突然弹出公司群消息,CEO 发了条:“今天演示的问题不怪陆阳,新人需要时间成长,大家多帮衬下,一起把项目做好”,后面跟着老周的回复:“陆阳学得很快,今天的 bug 已经修复,明天内测没问题”。

    我看着消息,笑着点点头,眼泪却掉了下来 —— 原来我的努力,有人看在眼里,再难也值得。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把 “待学清单” 上的 “掌握异常处理逻辑” 打了个红勾,旁边写着 “谢谢老周”。电脑屏幕亮着修复好的代码,像黑夜里的星星,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我突然明白,自己敲的不只是代码,是职场立足的底气,是实现目标的阶梯,是不让爸妈失望的承诺 —— 哪怕有技术短板、被人质疑,只要不放弃学习,总有一天能独立负责模块,成为合格的程序员。

    三、代码外的暖阳

    再次醒来时,身上还带着淡淡的咖啡味。我摸向太阳穴,没有熬夜的胀痛,只有传单边缘割出的细小伤口。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是咖啡店老板发来的消息:“陆阳火了!有人拍了他熬夜改 bug、老周帮他梳理代码的视频,现在网上都在夸‘这才是职场该有的互助’,公司拿到了融资,CEO 还给他涨了工资,说要重点培养他!”

    跑到星途科技的工位区,看见陆阳正对着电脑写代码,老周站在旁边指导他:“这里的缓存策略可以优化下,用本地缓存加 Redis 二级缓存,能减少数据库压力”。CEO 走过来,拍着陆阳的肩膀:“陆阳,好好干,公司准备让你独立负责新模块,加油”。陆阳笑着点头,显示器旁的 “待学清单” 上,已经打了很多红勾,桌面壁纸换成了 “入职 2 个月提前独立负责模块,继续加油”。

    之前质疑他的同事也走过来,递给他杯冰美式:“陆阳,之前是我不对,不该随便评价你,你很努力,值得我们学习”。陆阳接过咖啡,笑着说 “没事,大家都是为了项目好”。

    “小伙子,发传单呢?” 陆阳看见我,笑着挥挥手。他的灰色卫衣换了件新的,没有咖啡渍,键盘也换成了新的机械键盘,指尖的创可贴已经揭掉了,露出愈合的伤口。“我终于学会 Docker 部署了,” 他指着电脑屏幕,“下周就要开始负责新模块,再也不用怕拖项目后腿了”。

    风卷着传单的边角,哗啦啦地响,像在应和办公区的键盘敲击声。我咬了口热乎的包子,突然明白陆阳代码里的秘密 —— 那些报错的代码、熬夜写下的注释,不是 “能力不足的证明”,是他把对成长的渴望,融进了每行代码里,把对职场的敬畏,藏在了每次学习中。就像老周递来的可乐,看似普通,却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就像 CEO 的理解,看似微小,却让他感受到了职场的温暖。

    明天我还要来给陆阳送些新的传单,他昨天说 “想利用业余时间,做个技术博客,分享自己从 Java 转 Python 的经验,帮更多新人少走弯路”。顺便问问他,有没有把涨工资的消息告诉爸妈,我也想听听,那些盼着他成才的父母,接到电话时的笑声到底有多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