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穿越之文具店的晨光(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儿子的信任。

    凌晨 5 点半,我提着钱袋往批发市场走。天还下着小雨,我没带伞,只能用塑料袋裹住头,雨水打湿了中山装,冷得我打哆嗦。到了批发市场,老板笑着迎上来:“老赵,你可来了,新到的奥特曼笔记本,进 20 本吧?” 我犹豫了半天,还是说 “进 15 本吧,卖不完怕压货”。进货时,我跟老板砍了半天价,每本笔记本省了 5 毛钱,水彩笔每套省了 1 块钱,老板笑着说 “老赵,你也太会过日子了”,我只是笑 —— 不省不行,孙子的学费还没着落。

    早上 7 点,我赶回文具店,刚把文具摆上货架,孙子就背着书包跑过来:“爷爷,今天我要早点去学校值日,还要告诉小朋友明天是我的生日!” 我赶紧从柜台里拿出块面包,递给孙子:“快吃,爷爷送你去学校”。路上,孙子拉着我的手说:“爷爷,明天我生日,能不能给我买个奥特曼蛋糕?还要带奥特曼玩具的那种”。我蹲下来,帮孙子理了理红领巾:“能,爷爷肯定给你买,保证有奥特曼玩具”,心里却发酸 —— 蛋糕至少要 50 块,今天必须多卖些文具才能凑够。

    早上 8 点,上学的潮开始了,文具店挤满了孩子。我左手拿文具,右手收钱,忙得不可开交。有个小男孩哭闹着要奥特曼玩具:“爷爷,我就要这个,我明天也要过生日!” 男孩的妈妈拉着他要走:“别买了,家里已经有很多了”。我笑着说 “孩子喜欢就买吧,我给你便宜点,15 块钱”,其实这个玩具的进货价就要 12 块,我只赚了 3 块 —— 我知道孩子的快乐很简单,能满足就满足。

    中午 12 点,课间休息时,我终于有空吃口饭。我从抽屉里拿出早上买的馒头,刚咬了一口,就看见孙子的班主任走过来:“赵叔,孩子说你明天生日,想请你去学校参加生日会,顺便跟你聊聊孩子的学习”。我赶紧放下馒头,笑着说 “好,我明天一定去”,心里却满是愧疚 —— 我连给孙子买蛋糕的钱还没凑够,更别说买礼物了。

    下午放学的潮时,孙子在店里写作业,遇到不会的数学题,喊我 “爷爷,这道题我不会做”。我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凑过去看,却发现老花镜度数不够了,题目看得模糊,只能眯着眼睛:“这道题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爷爷教你”。教孙子做题时,我怕他发现我看不清,只能把题目念出来,让他跟着我一起算,膝盖却疼得越来越厉害,只能偷偷用手按着。

    晚上 8 点,关店时我坐在收银台算账,今天一共卖了 95 块钱,除去进货成本,只赚了 30 块。我叹了口气,想着明天要交租金,孙子的学费还差 770 块,蛋糕钱也没着落,心里满是压力。这时我听见路过的两个人议论:“这老头真抠门,橡皮卖 1 块钱,比别的店贵,还总说自己不容易,肯定赚了不少”“你看他孙子在店里写作业,连个台灯都没有,真是舍不得花钱”。那些话像针一样扎在心上,我攥着账本,指节发白 —— 我不是抠门,是真的没钱,橡皮卖 1 块钱,除去成本只赚 2 毛钱,台灯我早就想买,可一直没舍得。

    这时那位买水彩笔的妈妈带着孩子过来,手里提着个蛋糕:“赵叔,上次谢谢您帮我家孩子找水彩笔,我听孩子说明天是您孙子生日,这蛋糕您拿着,一点心意”。我赶紧推辞:“不用不用,太麻烦您了”,可她还是把蛋糕塞在我手里:“您就收下吧,您平时对孩子们那么好,这是应该的”。我看着蛋糕上的奥特曼,眼泪差点掉下来 —— 原来有人懂我的辛苦,再累也值得。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把蛋糕放在柜台上,旁边摆着给孙子买的文具盒。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照亮了小小的文具店,孙子的作业本还摊在桌上,上面写着 “爷爷是最好的爷爷”。我突然明白,自己守的不只是文具店,是孩子们的童年,是孙子的期待;赚的不只是钱,是对生活的坚持,是对家人的责任 —— 哪怕膝盖再疼、再累,只要能让孩子们开心,让孙子幸福,一切都值得。

    三、文具店外的暖阳

    再次醒来时,身上还带着淡淡的橡皮屑味道。我摸向膝盖,没有关节炎的刺痛,只有报刊亭柜台边缘蹭的小划痕。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是小学门口的群消息:“赵叔火了!有人拍了他帮孩子削铅笔、给贫困学生免单的视频,现在网上都叫他‘校园守护者’,学校给了他‘爱心商户’的称号,还有爱心人士给文具店捐了新货架和台灯!”

    跑到 “建国文具店”,看见赵建国穿着崭新的中山装,胸前别着 “爱心商户” 的徽章,正在给孩子们分糖果。他的儿子和儿媳也回来了,儿媳手里拿着件黑色羽绒服:“爸,您快穿上,别冻着,我们以后不走了,在家附近找工作,帮您看店”;孙子抱着奥特曼蛋糕,笑着说 “爷爷,今天好多同学给我送礼物,我太开心了”;那位买水彩笔的妈妈也来了,手里提着袋水果:“赵叔,谢谢您平时对孩子们的照顾,这水果您收下”。

    学校的校长走过来,手里拿着个荣誉证书:“赵建国同志,这是‘最美校园守护者’证书,你实至名归!学校以后会跟您的文具店合作,给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文具”。赵建国接过证书,笑着说 “谢谢大家,我就是个开文具店的,能帮孩子们做点事,我就很开心了”。

    “小伙子,看报纸呢?” 赵建国看见我,笑着挥挥手。他的指尖不再沾着铅笔屑,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眼神里满是自信与从容。“现在店里加了人手,” 他指着新货架,“还有了新台灯,孙子写作业再也不用愁了,我也能歇会儿了”。

    风卷着报纸的边角,哗啦啦地响,像在应和文具店的笑声。我咬了口热乎的包子,突然明白赵建国文具店的秘密 —— 那些冷掉的馒头、卷边的膏药、没拆封的羽绒服,不是 “狼狈的证明”,是他把对孩子们的爱,融进了每一块橡皮、每一本笔记本里,把对家人的责任,藏在了每一次坚持中。就像那杯泡着枸杞的搪瓷杯,看似普通,却藏着他对妻子的思念;就像孙子的奥特曼蛋糕,看似微小,却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力量。

    明天我还要来报刊亭,赵建国昨天说 “想在文具店旁设个‘爱心角’,给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文具和作业本”。顺便问问他,孙子的生日会开得开心吗,儿子儿媳在家附近找好工作了吗,我也想听听,那个终于能轻松点的文具店老板,笑着说起这些时的声音到底有多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