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古城找鬼(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忍让,常常换不来尊重,而是得寸进尺;

    时间,可能是一副解药,也可能是一副毒药。

    曾经照亮了全世界的阳光,此时此刻,却难以照进一个人的心房。江明亮的默不作声,成全了杨承志的变本加厉,愈发嚣张。

    一个学期下来,杨承志要么上课时,使劲往前推桌子,挤得江明亮只能挺直腰杆,不得动弹;要么经过身旁,顺势拍一下江明亮的脸,下手虽不重,侮辱性却极强。类似种种,不胜其烦。

    向来不怕事的江明亮,竟置若罔闻,不予理会,任杨承志如何烦扰,始终专注于学习,始终心中一个念头“考上洪江一中”,似乎在眼里,未来的每一天都充满着希望,就如同大街小巷播放着迎接香港回归歌曲《公元一九九七》所写的那样:“1997年,我悄悄地走进你,让这永恒的时间和我们共度,让空气和阳光充满着真爱;1997年,我深情地呼唤你,让全世界都在为你跳跃,让这昂贵的名字永驻心里……”

    当期末考试成绩一公布,江明亮全年级第一的消息不胫而走。

    “江明亮真厉害,9门功课,考了820分。”

    “幸福路小学出来的,确实不同凡响。”

    同学们议论纷纷,赞不绝口。

    读书时代,成绩好的男生,往往更容易受到女生们的青睐,江明亮也不例外,优异的成绩,加上清秀的外表,在女生们情窦初开的年纪,悄悄地闯入了她们的心扉。然而,在江明亮看来,只有柳芬,才是与他并肩而行的朋友,那种莫名心动,却又说不上来的感觉,让江明亮看向柳芬的目光里,更蕴藏了一丝温柔,就像黑暗中闪烁的一束微光,指引着自己前进的方向。

    “你这次多少分?”江明亮问柳芬。

    “比你差一点,792分。”

    “加油,高中我们一起考进洪江一中!”

    “我们一起加油!”柳芬俏皮一笑,弯弯的眉毛春风拂面,明亮的眼睛熠熠生辉,如花的笑靥轻柔温暖。校园广播里的歌曲《明天会更好》:“春风不解风情,吹动少年的心,让昨日脸上的泪痕,随记忆风干了。抬头寻找天空的翅膀,候鸟出现它的影迹……”似乎鼓励着两人,人生之中,挫折和困难不可避免,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勇气,洒满阳光的彼岸,就在不远的地方。

    两人说说笑笑,殊不知,全被杨承志看在眼里,投来的目光里,嫉妒、恼火、愤恨交织其中,透着恶狠狠的光。

    “妈的,下学期我要你读不成书,看你怎么出风头!”

    一条卑鄙恶毒的计划在杨承志的脑海里盘旋。

    冬一雪,年易逝;春一雨,时难留。又是新的学期,又是新的路程。经过上学期的努力,自信的笑容回到了江明亮的脸上,抚摸着新发的课本,江明亮感觉离洪江一中,似乎更近了一步。

    课间休息的十分钟,总是争分抢秒。学生们仿佛脱缰的野马,纷纷涌出门外,或奔跑,或嬉戏,男生们丢着沙包,女生们说着趣事,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也有人远离教室外的喧嚣,或低头阅读,或奋笔疾书,这一刻,活力与宁静交融,阳光温暖地抚摸着每个人的脸颊,似乎在帮助驱赶着一节课的疲惫。

    当江明亮上完厕所,回到教室里,上课铃恰巧响起。

    Goodmorning,class!

    Goodmorning,teacher!

    每当英语刘老师走上讲台,说着早上好的时候,江明亮总会想起开学第一课的李雷和韩梅梅。

    “糟了,英语书呢?”江明亮把手探进书包,正要拿出课本,才发现英语书不翼而飞,心里一阵紧张,努力回想:“早上明明带了,不可能忘记在家里,肯定是被人拿了。”

    江明亮第一反应就断定是杨承志捣鬼,愤怒地把头一转,只见杨承志埋着头,呼呼大睡,一点都看不到脸上的表情,于是又瞥向杨斌和吴跃华,两人也正看向自己,抿着嘴,鼓着腮,竭力保持着严肃的表情,脸憋得通红,眼睛里却闪烁着笑意。

    “杨承志,快还我英语书!”江明亮一眼秒懂,果然就是杨承志在使坏,于是压低声音喝道。

    “什么英语书,谁拿你英语书!”杨承志打了个呵欠,歪着头看着江明亮,一脸无辜的样子。

    “别在这装傻,不是你是谁!”江明亮有些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话音未落,杨承志一脚踹向江明亮的座椅,“啪”的一声响彻整个教室,全班同学齐刷刷侧目而视。

    “怎么回事?”刘老师看向两人。

    “江明亮自己忘带了课本,污蔑我拿了!”杨承志恶人先告状。

    江明亮正要反驳,刘老师却不想耽误教学,没有理会两人之间的是非瓜葛,只是淡淡说了声:“这节课,江明亮你看下同桌的书,回家后再仔细找找!”江明亮咬了咬嘴唇,没有再说什么。杨承志偷偷瞄向杨斌和吴跃华,嘴角勾起一丝狡黠的微笑。

    “书肯定是杨承志他们偷了,这些人真坏!”放学的路上,柳芬义愤填膺,江明亮并不想和杨承志过多纠缠,只是忧心没有课本怎么办:“课书是学校按人数定的,没有多余的。”

    “我的书给你。”柳芬立马翻开书包。

    江明亮赶紧制止:“别傻,你的书给我,自己怎么办!我去新华书店买。”与柳芬分别后,江明亮心事重重往家走,准备找奶奶要钱买书。

    楼下空坪,一群小孩围着个老头,人人手上拿个碗,有的空着,有的盛着米。老头身前摆着个火炉,上面架着铁架,架子上放着个铁罐子,一手拉着风箱,一手摇起罐子把手,转呀转,转呀转,炉子里的火呼呼作响,不一会儿,老头用脚踩住架子,将罐子搁在地上,拿个麻袋,罩住罐子顶端,举起个铁筒扳手,准备去开罐盖。小孩们各自跑开,捂住耳朵,随即“砰”一声巨响,顿时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孩子们又聚拢过来,人群里,一人喊道:“明亮哥哥,吃点爆米花吗?好香,好好吃!”原来是隔壁米阿姨的儿子。

    江明亮回了句:“吃中饭了,吃什么爆米花。”随即上了楼,回到家中,放下书包,凑到饭桌旁,一掀菜罩,桌上两个菜,一盘豆腐干,一盘盐菜,都只有丁点儿,还不够塞牙缝。江明亮又打开高压锅,饭倒是有些,于是喊道:“奶奶,你别做菜了,灶上还有猪油,我吃酱油饭。”

    “你又吃酱油饭?”奶奶起身去拿猪油。“我自己来。”江明亮盛了一碗饭,放入锅中,又挖了一调羹猪油,掺到饭里,拿起锅铲,左右翻炒,等一股猪油的香气飘起,赶紧拿起酱油瓶往锅里倒。

    “少放点酱油,皮肤容易变黑。”奶奶唠叨着进了屋。

    不一会儿,酱油饭已被炒得金黄金黄,香气四溢,江明亮盛了一碗,端进屋里。奶奶正坐在椅子上,低垂着头,叹了口气,自言自语:“你爸妈下了岗,在珠海的建筑工地上打工,钱没挣多少,两人还闹了矛盾,也不知这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日子怎么过?”江明亮扒饭的手微微颤了颤,看着奶奶头上的白发,随着一缕阳光,从窗外照进来,似乎更加显眼了些,瘦骨嶙峋的手,就这么搭在腿上,口里仍在念叨:“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听到此话,江明亮的心里忽然有些沉重,要钱买书的话才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奶奶的钱要管生活,每月都是紧紧巴巴的,哪里还有余钱!”

    “没有钱买课本,学习怎么办?”

    江明亮逃避着家中的压抑,饭后溜达在街上,一路的人来人往,遮住了前行的方向,孩子的欢声笑语,叩不开沉重的心房。街边的音像店,许美静的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却诉说着人生不要轻言放弃:“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与你分担所有;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要勇敢地抬头。谁愿常躲在避风的港口,宁有波涛汹涌的自由;愿是你心中灯塔的守候,在迷雾中让你看透……”

    不知走了多久,江明亮忽然眼睛一亮,前方的路边,停放着一辆破旧的二八大杠,瞬间,脑海里回荡起舒光军曾经得意洋洋说过的话:“自行车的气门芯可以卖钱,偷四个就有一元,我的钱就是这么来的。”

    “气门芯可以卖钱,课本一元五角,只要拔三辆自行车就行了!”

    “这是偷吗?”

    “这不算偷吧,又没拿车,只拔气门芯也没关系!”

    “我是为了学习,孔乙己都说了,窃书不算偷,我这算什么!”

    江明亮的心里很矛盾,明知道这是偷窃行为,却又为自己找着借口,思虑再三,挣扎良久,似乎下定了决心,装作不经意走到自行车旁,左看看,右瞧瞧,趁着没人注意,蹲下来假意系鞋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扭开了气门芯,随着“扑哧”两声,前后轮的气门芯已装进了口袋。

    江明亮起了身,脸上虽若无其事,心里却“砰砰”直跳,一时间,兴奋与紧张交织,忐忑与轻松并存,好一会儿,心情才慢慢平复。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江明亮的手法似乎更加熟练,一路走,一路瞄,如法炮制,很快六个气门芯已在手中,人也更加神态自若,心如止水。

    揣着气门芯,江明亮直奔废品点而去。

    第二天的英语课,当江明亮从书包里翻出课本时,杨承志的眼睛似乎瞪大了一倍不止,心里盘算着:“这臭小子,哪里来的课本?”江明亮却毫不理会杨承志吃惊的目光,全神贯注地听着老师讲课。

    “你奶奶给你钱买课本了?”下课后,柳芬欣喜地跑过来。

    “嗯,嗯,是,是的……”江明亮支支吾吾地回道。

    “哼,偷书的真是道德败坏,新课本你可要保管好了,别又被哪个小人偷了。”柳芬的声音很大,看似在提醒江明亮,实际上故意说给杨承志听。杨承志也不生气,只是冷笑一声,嘴角一撇,向杨斌和吴跃华使了个眼色,两人立马心领神会。

    一眨眼就是一天,一回眸半月已去,一切似乎归于平静,见杨承志三人没再使坏,江明亮时刻警惕的心也渐渐松懈下来。然而,峻美的高山上,往往林深路险;平静的水面下,往往波涛暗藏。又是如常的一日,又是照旧的晚自习,江明亮从厕所回来,恰好放学,同学们一窝蜂涌出教室。

    “明天继续加油。”江明亮收好桌上的作业,从抽屉拿出书包,顿感不妙:“咦,书包怎么这么轻?”赶紧打开书包,瞬间心沉到了谷底:“书呢,书全都没有了!”

    “杨承志,我的课本呢?”江明亮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