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曲靖马龙厂房讨债飘(一)(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陈建军坐在办公室里,指尖夹着的烟燃到了尽头,烫得他猛地一哆嗦,才回过神来。办公桌上摊着一沓厚厚的账单,最上面那张红色的催款单格外刺眼 —— 供应商催要 30 万建材款,限他三天内结清。他叹了口气,拿起手机,再次拨打那个烂熟于心的号码。“您所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 机械的女声重复响起,陈建军烦躁地把手机扔在桌上。这已经是他这个月第 28 次拨打李志明的电话了,可对方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始终没有回应。
事情要从去年年初说起。陈建军在曲靖做建材生意,经营着一家不算大的建材店,靠着诚信经营,也算积累了一些客户。2024 年 1 月,经朋友介绍,他认识了马龙区鑫源五金厂房的老板李志明。当时李志明正忙着扩建厂房,需要大量的钢材和水泥,双方签订了供货合同,约定总货款 58 万,货到付 30 万,剩余 28 万在三个月内结清。
陈建军满心欢喜地接下了这单生意,以为是扩大经营的好机会。他亲自盯着送货,确保每一批钢材和水泥都符合质量要求,按时送到了鑫源五金厂房。可货到之后,李志明却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只支付了 10 万货款,承诺剩下的 48 万会尽快结清。
起初,陈建军还能联系上李志明,对方总是各种推诿,今天说下周给,下周说下个月给。可到了去年年底,李志明的电话就开始断断续续,到今年年初,干脆彻底打不通了。陈建军去鑫源五金厂房找过几次,大门都紧闭着,只有一个看门的老头守在门口,说老板很久没来了,他也不知道老板的去向。
眼看着自己的建材店因为资金无法回笼,快要撑不下去了,供应商的催款单一张接一张地寄来,员工的工资也快发不出来了。陈建军实在没办法,决定再去一趟马龙,无论如何也要找到李志明,讨回这笔欠款。
2025 年 3 月 10 日,陈建军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坐上了从曲靖市区前往马龙区的大巴车。大巴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窗外的景色不断变换,可陈建军却丝毫没有心情欣赏。他心里盘算着,到了马龙之后,先去鑫源五金厂房附近看看情况,或许能找到一些线索。
两个小时后,大巴车到达了马龙区汽车站。陈建军下了车,一股陌生的气息扑面而来。马龙区比他想象中要小一些,街道两旁大多是低矮的建筑,行人不算多,显得有些冷清。他找了一家离鑫源五金厂房不算太远的小旅馆住了下来,放下行李后,便迫不及待地朝着厂房的方向走去。
鑫源五金厂房位于马龙区郊区,距离汽车站有七八公里的路程。陈建军沿着公路步行,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才远远地看到了厂房的轮廓。厂房占地面积不算小,四周用高高的围墙围着,围墙上拉着铁丝网,大门是厚重的铁门,上面挂着一把大锁,看起来已经很久没有打开过了。
陈建军走到大门前,透过门缝往里看,厂房里一片寂静,只有几台生锈的机器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地面上散落着一些废弃的零件和垃圾,显然已经停工很久了。看门的老头坐在大门旁边的传达室里,眯着眼睛晒太阳,手里拿着一个收音机,正听着戏曲。
陈建军深吸了一口气,走到传达室门口,客气地说道:“大爷,您好,我是来找李志明李老板的,请问他在吗?”
老头抬起头,上下打量了陈建军一番,问道:“你找李老板有什么事?”
“我是给他供货的,他还欠我一笔货款,我来找他要账。” 陈建军如实说道。
老头听了,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表情,说道:“唉,找他要账的人多了去了,最近这几个月,天天都有人来。可我已经很久没见过李老板了,他大概有两个月没到厂房来了,电话也打不通。”
“那您知道他去哪里了吗?或者您有他其他的联系方式吗?” 陈建军急切地问道。
老头摇了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他去哪里了。我就是个看门的,每个月按时领工资,其他的事情我也不管。李老板之前留下的联系方式就只有那个手机号,现在也打不通了。”
陈建军听了,心里凉了半截。他还想再问问什么,可老头却摆了摆手,说道:“你也别在这儿等了,没用的,李老板不会来的。我劝你还是早点回去吧,别白跑一趟。”
陈建军只好无奈地离开了传达室。他沿着围墙慢慢走着,心里琢磨着,李志明肯定不会就这么凭空消失,说不定厂房里还藏着什么线索。他抬头看了看围墙,不算太高,大概有两米多,围墙顶部的铁丝网有些地方已经松动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里浮现 —— 晚上来夜探厂房,或许能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回到小旅馆,陈建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夜探厂房虽然有风险,但这是目前唯一能找到线索的办法了。他仔细回想了白天在厂房门口看到的情况,传达室的老头看起来年纪不小了,晚上应该睡得比较沉,而且厂房里似乎没有安装监控设备,这对他来说是个好消息。
不过,夜探厂房也不能掉以轻心。陈建军起身,开始在房间里翻找可能用得上的东西。他从行李箱里拿出一件黑色的外套和一条黑色的裤子,晚上穿深色的衣服不容易被发现。他还找了一双旧运动鞋,鞋底比较软,走路声音小。
接着,他又去附近的小卖部买了***电筒、一副手套和一根撬棍。手电筒是用来照明的,手套可以防止留下指纹,撬棍则是用来撬开可能锁住的门或窗户。他还买了一瓶水和一些面包,万一在厂房里待的时间长了,可以补充一下体力。
晚上 9 点多,陈建军换上了黑色的衣服和鞋子,把手电筒、手套、撬棍、水和面包放进一个黑色的背包里,悄悄地离开了小旅馆。街道上已经没什么行人了,只有几盏路灯发出昏暗的光。他沿着白天走过的路,朝着鑫源五金厂房的方向走去。
夜晚的风有些凉,吹在脸上,让陈建军打了个寒颤。他加快了脚步,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大约半个小时后,他再次来到了鑫源五金厂房的围墙外。传达室里的灯已经灭了,看来老头已经睡着了。
陈建军绕着围墙走了一圈,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他发现围墙的西北角有一处铁丝网松动得比较厉害,而且那里正好对着一片树林,即使有人经过,也不容易发现。他决定从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