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7.绿色屏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4月16日。

    内蒙古气象局联合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发出一篇公告。

    报告4月14日内蒙古阿拉善盟跨境传输型扬沙天气演变状况。

    重点在演变。

    前面一部分是跟之前预告一样,这次扬沙的来源啊,受什么影响啊,巴拉巴拉。

    重点则在后半段。

    通过卫星遥感监测,以及蒙古国气象部门报告,该扬沙在蒙古国中南部表风速达 6-8级,部分沙源地阵风超过 10级。

    据国境处气象站监控数据,该扬沙入境时风速为7级,下午一点左右达到8级,短时阵风10级。

    据阿拉善盟EJNQ中部气象站监控数据,该扬沙平均风速为3-4级,最大为6级,短时8级,降低为浮尘天气。

    这篇气象局的公告看得人莫名其妙。

    不是,从边境到EJNQ中部,也就八十公里,风速咋咋降了那么多?

    那里有一堵墙么?

    是不是机器坏了啊?

    而之后,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专门发了一篇说明,才解开了这一疑团。

    4月14日一场源于蒙古国的强沙尘暴入境时,被一道新生的草原植被屏障大幅削弱,威力呈现“断崖式”衰减。

    这道“一个奇迹”行动中采用最新技术播种成长的,宽度仅有两至三公里的新生草原,却使得灾害性天气竟被“强制降级”。

    据研究表明,若一公里宽的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60%,近地面风速将减少50%~60%;沙尘输沙量减少,沙量降低90%,危害等级也将下降。

    而“一个奇迹”行动新生草原,宽度达到两公里。

    扬沙通过后,近地风速从7级骤降至平均3-4级,峰值仅6级,降幅高达70%;沙尘输运量削减超90%,水平能见度迅速回升至10公里以上。

    原可能达“沙尘暴”等级的天气,最终被压制为中度浮尘。

    而扬沙、沙尘暴等极端天气,一般高空风速会强于近地面风速。

    高空强风通过湍流与近地面大气混合,将动能传递至地表。

    驱动地表风速同步上升,形成正反馈循环。

    甚至会引发地面风速突增,加剧扬沙强度。

    但此次扬沙经过“一个奇迹”草原时,因为近地风速降低70%,高空传递而下的动能传递链被有效切断。

    无法形成正反馈,反而因为动能损失,被整体降速。

    而高空强风通过湍流向下传导能量,驱动地表沙粒飞扬。

    也因为植被层吸收并分散冲击力,沙粒失去扬空动力。

    同时草根锁死本地沙源,即便高空带来外源沙尘,也因地表风速骤降而快速沉降,无法引发二次扬尘。

    扬沙天气最终降级为浮尘。

    “一个奇迹”在边境线上,树立起一层天然屏障,一面“草盾”!——

    这篇说明一经公布。

    立马被猫猫头官号转载,并发了一个大拇指,【我们真牛批!】

    内蒙古气象局、环境研究院紧跟着评论加转发,同样竖起大拇指,【黑科技,厉害!】

    这几家的互动,瞬间引爆互联网。

    网友们闻着味就来了。

    【怎么了怎么了?猫猫头你又搞啥了?】

    【能不能消停消停啊,吃瓜忙不过来啦】

    【人家都年底冲业绩,你们咋年初就冲啊,听哥一句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