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天佑我中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本计划,将持续一百代人。”

    “尽管,我们不知道4.2光年外的新太阳,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家园。”

    “但从今天开始,人类的勇气与坚毅,将永刻于希望之下。”

    “这一绝望与希望并存,持续两千五百年的宇宙之旅,史称……”

    “流浪蓝星计划!”

    爬山虎内部观影厅内,伴随着这一段冷静又带着磅礴的片尾旁白,还有那屏幕上不断升高的镜头以及《流浪地球》经典的BGM。

    厅内所有第一次观看该电影的观众,只觉得一阵电流从尾椎升起,浑身都开始冒鸡皮疙瘩。

    之前说过,徐希羽版的《流浪蓝星》,是一部站在《流浪地球》的肩膀上加持了更多钱、更多资源、更多技术的作品。

    因此,其带来的视听感受,即便是看过原版的人再来看一次,也会觉得惊喜。何况是这些没看过的人。

    掌声,在片尾字幕出现时,雷鸣般的响起。

    坐在第一排的电影的主创们,听到这个掌声后,纷纷看向了身旁的单芯宝,他们在通过眼神询问着单芯宝,要不要起身致谢。

    单芯宝哪里知道要不要致谢,只见她微微摇了摇头后,又把目光投向了身后第三排。

    这一排,坐着徐希羽以及几位老先生。

    不过,徐希羽此时并未注意到单芯宝的动作。

    因为,他正在和旁边的老先生聊天。

    “这个电影,你计划是什么时候上映?”

    “年底,不出意外的话,在春节档上线。”

    “打算放到海外去播放吗?”

    “正在谈,目前日韩、东盟十国、中东几个国家、欧盟主要国家、俄罗斯、拉美的主要国家的发行商,都已经谈的差不多了。

    就是北美和欧洲部分国家还有些问题,不过问题不大,还有时间,慢慢来。”徐希羽如实的介绍道。

    闻言,老先生笑道:“你的发行渠道已经这么广了?”

    “好几个大赚的电影趟出来的,这些发行方也要考虑经济效益。”徐希羽没有夸自己,只是在陈述事实。

    “都说合作才能共赢,你赚到了票房,他们也赚到了分红,这不就是共赢吗?”老先生点了点头。

    而后没待回答,他看着屏幕上仍在滚动的片尾字幕,继续道:“我平时也喜爱文化艺术。

    年轻时,我还想过,要是能在学校里教教书,搞搞文艺,就这么过一生也挺好的。

    不想,组织上不断对我委以重任,从加了第一份担子开始,至今已有六七十载。”

    徐希羽没有插话,更没有说些奉承的东西,只是安静的听着。

    “98年你刚出生吧?”

    “对。”

    “那年长江、嫩江、松花江,三江爆发特大洪水,你老家茳西处在重灾区,我站在你老家的土地上,看洪水过境,只觉得人在大自然面前,真真是渺小。

    但我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却支撑着亿万渺小的我们,战胜了这场天灾。”

    说到这里,老人家露出了回忆的神色,而后继续道:“所以,我觉得你这个电影拍的好。

    好就好在,它体现了我们华国人,在面对灾难时的精神,饱和式救援不是空喊,是真真切切发生过,且发生过无数次。

    好就好在,它还体现了我们华国人为实现伟大目标,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矢志不渝的信念。

    过去,大秦可奋六世之余烈而一统天下;现在,我们亦可踏百年之征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未来,如果真的有电影里设定的这么一天,我相信,我们也确实可以提出并执行这种持续100代人、横跨2500年的宏伟计划。

    这,就是刻在我们华国人骨子里的珍贵品质和非凡志气。这样的品质和志气,你作为华国新一代文艺工作者的绝对代表,应当像现在这样,多去诠释。”

    “您放心,我会的。”徐希羽郑重的点了点头。

    “我相信你会,我同样相信,你们会为华国文艺界带来一些新的气象。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任务,过往的事情,也是时代的产物,苛责没有意义。

    只不过,从现在开始,做好你要做的事,不要辜负了老天给你的天赋,以及群众对你的期待。”老先生说着,拍了拍徐希羽的肩膀。

    “您放心,我会的。”徐希羽再次重复了一下自己的答案。

    “走吧,看看下一个项目。”老先生说着还把手臂拉远,眯着眼睛的看了看手表。

    此时,已经快12点了。

    从9点到现在,3个小时里,他看了看地星集团过往的成绩,未来的规划,甚至还玩了一会《西游:后传》。

    包括薇古的一些东西,他也看了。

    现在,看完《流浪蓝星》这个压轴项目,就只剩【MOSS-550A】这个大轴了。

    该说不说,托《流浪蓝星》里的MOSS的福。

    当前来参观的老先生以及随同人员们,看到这个也叫MOSS的AI的时候,兴致瞬间就来了。

    但随着高文的介绍和测试,众人的表情,纷纷变得严肃了起来。

    尤其是刚刚对着徐希羽好一番交代的老先生,摆手打断道:“小高,你等一下。

    你是说,你们团队用了国外团队十分之一的成本,训练出了水平差不多的AI模型?”

    “对。”高文点了点头,在看徐希羽一眼后,他用着尽量通俗的措辞继续道:“不过十分之一只是一个相对粗略的计算。

    目前,我们正在和徐总共同训练MOSS-550B和Wei-550B。用于训练的芯片是英伟达H100的阉割版H800。

    由于我们的架构比较优秀,所以,我们实现了处理每万亿个Token,也就是AI能够处理的最小数据单元,只需要18万个小时的GPU运算时间。

    我们现在有2048块GPU同时运算,所以,处理这些数据,只需要3.7天。而我们整个预训练阶段需要处理的数据,预计需要花费266.4万小时。

    加上,上下文长度扩展的19万小时,以及后训练的5千小时,我们550B完整训练,只需要花费278.8万GPU小时,也就是两个月左右。

    因此,现在每块英伟达H800GPU的租赁价格大概是每小时2美元,这代表着,我们550B的总训练成本,只需要557.6万美元。

    不过这个成本仅包括我们的官方训练时的成本。不包括与架构、算法或数据的先前研究和消融实验相关的成本。

    而作为对比,和我们同水平的ChatGPT-4的训练成本,需要超过1亿美元,因此,如果仅仅是算这个,他们的成本,是我们的十八倍。”

    该说不说,即便是高文已经尽量通俗了,可听讲的人当中,有9成还是没怎么听懂。

    不过没听懂没关系,作为领导,最大的能力就是抓住核心。

    而高文刚刚的核心其实就四个:更低的算力(阉割版的芯片)、更好的架构、更低的价格、同等的水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