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关东军入关,江晨的应对之策:战术惊呆众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但这种“优势”是掠夺性的,东北的矿产被日军疯狂开采,劳工被强制奴役,才支撑了其装备运转。

    而且,关东军长期驻扎东北,通过修建要塞、铁路(如南满铁路),形成了对东北的军事控制网络,战术协同能力较强。

    一旦脱离了东北这个大本营后,还能不能发挥它的优势?

    不得而知。

    而且,随着小日子侵略范围扩大(如卷入关内战场、太平洋战场),关东军兵力被不断抽调。

    后期甚至补充大量老弱残兵,战斗力急剧下降。

    同时,其既要维持对东北的殖民统治,又要应对毛熊军和抗日武装,战略上顾此失彼。

    加上,关东军的细菌战、屠杀、奴化教育等暴行,激起了龙国人民的强烈反抗。

    东北抗日联军等武装力量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坚持游击战争,不断袭扰日军据点,消耗其有生力量。

    东北民众也通过送情报、藏物资等方式支援抵抗,使关东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众人听完江晨的分析,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

    “江晨,想不到你对关东军和东北的局势这么了解!”

    “有你在,我们就放心了!”

    “对了,江晨,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江晨:“坚持武装抵抗,以游击战消耗敌人。”

    东北抗日联军在在长白山、三江平原等地开展游击战争,通过伏击日军运输队、破坏铁路线、袭击据点等方式。

    不断削弱关东军的控制力,打破其“殖民统治稳固”的幻想。

    而江晨也势必要将入关的关东军如数杀击。

    “我们可以发动民众,建立反侵略统一战线,推动东北各阶层民众团结起来,形成‘兵民一体’的抵抗力量。”

    “避强击弱,快速歼敌。”

    关东军单支部队火力强,但小股部队,比如排级、连级物资运输队,存在防护薄弱、机动受限的弱点,伏击需针对这些“软肋”。

    优先伏击关东军的后勤运输队,比如运送粮食、弹药、药品,或小股巡逻队,避免正面硬抗主力部队。

    这类目标兵力较少,一般来说只有10-30人,且携带物资后行动迟缓,便于快速歼灭。

    “我们可以在伏击点两端部署兵力,先以火力,比如步枪、手榴弹打击日军前部和尾部,切断其退路和前进路线,使其陷入混乱。”

    “然后,针对日军机枪手、指挥官等关键目标优先打击,瓦解其抵抗核心。”

    “其次,速战速决。”

    “打完后迅速打扫战场,10-15分钟内撤离,避免关东军援军以及附近据点的日军,赶到形成包围。”

    “另外,关东军报复性极强,伏击后必须快速脱离,这离不开民众的支持。”

    我们可以在民众引导下,通过山间小路、村屯地道等日军不熟悉的路线转移,避免走大路。

    部分民众还会主动制造假象,比如在其他方向点燃炊烟、留下脚印,迷惑日军追兵。

    伏击缴获的弹药、粮食可补充自身。

    同时民众会提供住宿、伤病员救治,确保部队能持续开展后续游击战。

    众人听完江晨的战术部署,不由的竖起了大拇指。

    粗中有细。

    战术周到。

    有这么一位掌舵者……众人就放心了。

    随后,众人继续讨论,完善具体的作战计划。

    进行针对性补强和部署。

    这次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针对关东军。

    最后,江晨嘱咐道:“老丁,老孔,总部就交给你了!”

    “副总指挥的安危就靠你们了!”

    “你们把家守好,我们才能更好的打鬼子。”

    “放心吧,江晨,你就算不相信我老丁,也要相信铁三角的防御。”

    “好!”

    江晨安排好一切之后,接下来,便和李云龙开始商量。

    如何攻打太原。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