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新芽(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全部药方,托外甥送给厂里赎罪。药方产业化遇到瓶颈。碱蓬根需野生采集,人工种植无效。全村人上山挖根,挖到岩层裸露,生态警报响彻县委。
转折发生在谷雨那天。暴雨冲垮矿山排土场,泥石流掩埋了旧矿坑。抢险队挖开淤泥时,发现被埋的碱蓬根发出荧光——它们吸附铀元素后变异成新物种。
植物学家命名为“铀蓬”。化验显示其根系富集铀能力是旧品种的百倍,药用效果反而下降。村民举着锄头抗议:“神草不神了!”
小李却盯着数据发呆:“如果用来净化核废料呢?”试验结果惊人:铀蓬根系能固化放射性物质,转化率超结晶法。
厂区立即转型。结晶车间改造成育苗棚,铀蓬种子播进培养皿。第一茬苗枯黄孱弱,老赵急得灌白酒:“白瞎了好点子!”
问题出在光源。铀蓬需要紫外光诱发变异,普通灯管不行。解决方案竟在扣押的走私品里——某港商被查获的医用紫外线灯。
照明问题刚解决,新麻烦又来了。铀蓬花粉飘散,邻近农场蜜蜂绝迹。蜂农举着死蜂箱索赔,镜头对准了中央电视台记者。
舆论压力下,部里要求限期整改。全厂连夜盖防花粉大棚,塑料膜却总被紫外线脆化。老周女儿想起父亲用猪血调桐油补渔网,试验后果然防漏。
收获季遇上沙尘暴。铀蓬根系吸附的放射性尘埃超标,整个作物只能深埋。掩埋坑选在旧矿坑,下葬那天下起酸雨,坑底积水泛着荧绿色。
绝望中传来消息:国际原子能机构招标核污染治理项目。标书递上去,对手是法国核电集团。评标会上,中方代表捧着铀蓬样本:“这是大自然的力量。”
中标那天,新书记脑溢血倒下。病床前他拉着何雨柱的手:“该给老周平反了。”
平反大会与葬礼同时举行。老周的坟迁回厂区,墓碑是块铀蓬结晶共生体,阳光下流转七彩光芒。郑干事获减刑来信:“请把碱蓬药方刻我墓碑上。”
秋深时,国际专家组团参观。日本专家对着铀蓬根系鞠躬,德国人偷藏土壤样本。只有俄罗斯老人盯着小李:“伊万诺维奇的学生?”
他掏出张1980年的合影:年轻的小李站在苏联专家身边,手里拿着结晶样本。背面俄文写着:“送给未来的同行。”
专利最终共享。中方出技术,外方出资金,联合开发生态修复项目。第一笔分红到账时,会计室买了新算盘——老算盘被结晶粉渗得珠串粘连。
雪花飘落新厂区时,铀蓬大棚像起伏的白色沙丘。棚内温暖如春,工人们穿着白大褂授粉,如同照料婴儿。
何雨柱最后一次巡视旧厂。废墟已被铀蓬覆盖,紫红色的花海迎风摇曳。孩子们在花丛中奔跑,手腕戴着结晶珠串——辐射值显示为零。
返程时卡车绕道老周坟前。墓碑旁钻出株新苗,叶片泛着金属光泽,花苞里结着露珠般的蓝晶。
司机突然刹车:“有鸟蛋!”
透明蛋壳嵌在根系间,内里雏鸟的心跳震动着结晶微粒。一下,又一下,像大地复苏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