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用于军食(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阿蛮没想到自己的厨艺还能为国家做贡献,心里涌起一股成就感。同时她也意识到,郑三爷虽然与周宰相敌对,但确实心系朝廷和百姓。

    "第二件事,"郑三爷的表情重新变得严肃,"关于你母亲。"

    阿蛮心头一跳:"我娘怎么了?"

    "白老说,他听到你母亲哼一首小曲,是当年顾家厨娘常唱的。"郑三爷缓缓说道,"而且你母亲听到顾家时的反应...太反常了。"

    阿蛮回想起刘氏刚才的激动表现,确实可疑。难道...

    "您怀疑我娘是顾家的人?"

    郑三爷点点头:"很可能与顾家小妾柳氏有关。不过先不要打草惊蛇,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回到自己舱房时,阿蛮发现四郎正兴致勃勃地向父母展示他在百味会上的表现,模仿评委们惊讶的表情,逗得刘氏破涕为笑。乔大石则坐在一旁,用随身携带的小刀雕刻一块木头,时不时抬头看看妻儿,眼中满是温柔。

    这温馨的场景让阿蛮不忍心打破。她决定暂时不提那些复杂的身份问题,好好享受这段难得的家庭团聚时光。

    接下来的航程平静而愉快。阿蛮每天都会去厨房,教船上的厨子做一些新式菜肴,同时也向母亲学习传统的面点做法。刘氏虽然对"顾家"话题避而不谈,但很乐意与女儿分享厨艺心得。

    "面和得软硬适中,擀皮时要用力均匀..."刘氏手把手教阿蛮做一种花样馒头,动作娴熟得不像普通农妇。

    "娘,您这手艺跟谁学的?"阿蛮故意问道。

    刘氏的手顿了一下:"就...村里老人教的。"她迅速转移话题,"四郎,别偷吃馅料!"

    四郎吐了吐舌头,把偷偷抓的枣泥馅塞进嘴里,然后突然说:"娘,您做的枣泥和百味会上白胡子老爷爷给我吃的一模一样!"

    刘氏的脸色刷地变白,手中的擀面杖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当天晚饭时,乔大石宣布了一个决定:"我答应了郑大人,到京城后在他府上做工。"

    "当家的!"刘氏惊呼,"咱们不是送完孩子就回去吗?"

    乔大石摇摇头:"孩子们需要家人。况且..."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妻子一眼,"有些事,躲是躲不掉的。"

    阿蛮敏锐地察觉到父母之间似乎有某种默契。难道父亲也知道些什么?

    第三天中午,船队在一个小镇停靠补给。阿蛮一家上岸散步,活动筋骨。镇子很小,但集市却很热闹。四郎东瞧西看,对什么都感兴趣。

    "阿蛮,"乔大石突然指着路边一个铁匠铺,"去问问能不能借用一下炉子。"

    "爹要做什么?"

    乔大石从包袱里取出那把祖传菜刀:"刀刃钝了,重新锻打一下。"

    铁匠很爽快地答应了。阿蛮看着父亲熟练地生火、加热、锻打,动作一气呵成,完全不像个普通农夫。更让她惊讶的是,乔大石在刀柄上添加了几道新的纹路,与原有的铁骨族徽记完美融合。

    "爹,您什么时候学的这个?"阿蛮忍不住问。

    乔大石头也不抬:"祖传的手艺。"顿了顿,又补充道,"你爷爷教的,说是家族秘密,只传长子。"

    "那大哥知道吗?"

    "还没来得及教他。"乔大石的声音有些低沉,"现在他去北方学武,不知何时能回来..."

    阿蛮突然意识到,父亲虽然表面平静,内心其实非常牵挂长子。

    回船的路上,他们遇到了白老先生。老人看到乔大石手中的菜刀,眼睛一亮:"这纹路...可是铁骨族的'战纹'?"

    乔大石警惕地把刀往身后藏:"老先生认错了,就是普通花纹。"

    白老先生若有所思地看了看乔大石,又看了看刘氏,欲言又止。

    晚饭后,阿蛮独自来到甲板上透气。夜色已深,河面上星光点点,美不胜收。身后传来脚步声,是郑三爷。

    "想家了?"他和蔼地问。

    阿蛮摇摇头:"只是在想...到了京城会怎样。四郎的身世,我娘的秘密,还有..."她指了指船舱方向,父亲正在里面修补一张松动的小凳,"我爹的家族手艺。"

    郑三爷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乔大石正用一把小刀在凳子背面雕刻花纹,那手法娴熟得令人惊叹。

    "你父亲不简单啊。"郑三爷轻声说,"那种雕刻技法,我在边关见过,是铁骨族王室工匠的不传之秘。"

    阿蛮心头一震。难道父亲也是什么王室血脉?这一家子到底是什么来头?

    "别想太多。"郑三爷拍拍她的肩膀,"到了京城,一切自会水落石出。现在,专心想想你的方便面军粮吧。如果试验成功,说不定能得皇上嘉奖呢!"

    阿蛮勉强笑了笑。比起嘉奖,她更希望能保住家人平安。京城等待他们的,究竟是机遇还是危险?

    月光下,河水静静流淌,载着这一家不平凡的人,向着未知的命运驶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