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8章 剑游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小镇,二郎巷,一处清幽僻静的宅院内。

    院中石桌旁,一袭白衣的少年正俯身摆弄着一套紫砂茶具。

    夕阳的余晖为他镀上一层暖金色的光晕,修长的手指在茶具间流转,动作行云流水,带着某种说不出的韵律。

    他面容清俊,眉眼间透着几分超然物外的洒脱,唇角那抹若有若无的笑意,动作悠闲自在。

    "叮——"他手中的茶壶盖与壶身轻轻相碰,发出一声脆响。

    动作忽然顿住,少年侧耳倾听,眼中的笑意如涟漪般漾开。

    “怎么还带告状的呢?这可不太讲究啊。”

    他缓缓放下茶壶,壶身在石桌上叩出轻响。正要起身,整个身体却骤然凝滞。

    一道目光,跨越了空间、仿佛蕴含着实质重量,自铁匠铺的方向遥遥投来,牢牢锁定在他身上。

    那目光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警告意味。

    白衣少年崔东山却不惊不惧,脸上的笑意不变,反而更灿烂了些。

    他朝着铁匠铺的方向扬了扬下巴,仿佛那人就在眼前,语气轻松地说道:“何必这么紧张?我就是坐久了,活动活动筋骨,再说了……”

    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说不定那小子也想见见我呢?”

    白衣拂动,他作势便要向院外走去。

    就在这时——

    “锃!”

    一声清越剑吟,毫无征兆地自虚空响起。

    剑吟声起的同时,崔东山身前的门槛处,空气仿佛被无形的利刃划过,发出一声轻微的“嗤”响。

    那扇厚重的木制门槛,竟从中断为两截。

    切口平滑如镜,碎木渣簌簌落下,纷飞如蝶。

    崔东山反应极快,在剑吟响起的瞬间,身形如柳絮般后仰,险而又险地避开了那无形剑气的余波,整个人仰躺在了地上。

    少年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他一个鲤鱼打挺跃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指着乡塾的方向,气得跳脚大骂:

    “魏晋,你个刚爬上台面的十一楼剑仙了不起啊,管天管地还管老子出门散步?!”

    话音未落,那清越的剑吟声再次隐隐响起,带着冰冷的剑意,如同寒霜骤降。

    崔东山骂声戛然而止,像是被掐住了脖子。

    他悻悻地收回手指,嘀咕了一句:

    “行行行,你剑利,你十一境我十境,你了不起,你说了算。”

    说罢,转身灰溜溜地钻回了屋内,重重地将房门带上。

    回到屋里,他抓起桌上那杯尚未喝完的茶,仰头“咕咚咕咚”狠狠灌了几大口,连杯底的茶叶都囫囵吞了下去,才重重放下茶杯。

    ……

    泥瓶巷,林家宅院。

    陈平安听见这个陌生的名字,微一抿唇。

    他自然不知道崔巉是谁,也不知道这个名字代表着什么,更不知道这个人曾经做出过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仅仅是前面的名号,就已经让少年感受到一股沉重的压力。

    大骊国师!

    陈平安沉默半晌,没有继续追问崔巉的更多消息,只是问道:“马先生离开了,李宝瓶他们怎么办?”

    林照答道:“都还留在小镇上,只是无论是福禄街的李宝瓶,还是骑龙巷的石春嘉,亦或者董水井,他们父母都离开小镇,去了京城,大约也是那位绣虎的手笔。”

    能够随意让几人的家人去到京城,若是真想对付几个孩子,怕也是易如反掌。

    阮师毕竟和大骊是合作关系,对手若是大骊的国师,他也未必会看顾小镇所有人。

    想到此处,陈平安心中的预感更强烈了些:

    ‘是冲着我来的。’

    确认了此事,他反而是放下心来,心底那块石头仿佛被移开:

    “他们是怎么想的……我是说李宝瓶他们。”

    “有人想去山崖书院,也有人想留下来。”

    “我想见见他们。”

    林照瞧了眼天色:“明天吧,我把他们都安置在福禄巷李府,明天你直接过去就行。”

    ……

    望着陈平安的背影消失,林照关上院门,回了屋中。

    他在桌边坐下,手指无意识地轻叩着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

    他想起几天前,就在陈平安还未从山中归来时,他曾把李宝瓶、林守一、李槐、石春嘉和董水井这五个孩子叫到跟前。

    那时,马瞻重伤离去,阴影已经笼罩下来,他知道这些孩子心里必然充满了迷茫和不安。

    他没有逼迫,只是平静地告诉他们:

    “前路怎么选是你们自己的事,别人的看法不重要,怎么想的便怎么做。如果觉得当面不好说,或者还没想清楚,可以晚上偷偷来我家,告诉我一声就行。无论留下还是离开,都行。”

    第一个来的人,是李宝瓶。

    她既不是在晚上,也不是偷偷来的。

    小姑娘仰着头,眼神像两颗被泉水洗过的黑曜石,亮得惊人,没有丝毫犹豫,声音清脆而坚定:“林师兄,我要去山崖书院。”

    林照看着她,点了点头,没多问什么,只说了句:“好。”

    第二个来的,是董水井。

    这个平时话不多,总是带着几分腼腆和早熟沉静的男孩,在昏暗的油灯下,显得有些局促,但眼神却很清明。

    他低声说:“林师兄,我……我想留下来。”

    林照当时并未感到太意外,原本董水井和石春嘉便选择留了下来,他并不会感到意外。

    而且董水井即便没有去山崖书院,未来的成就也不错。

    可是被称为“董半洲”的人。

    他刚想说“知道了”,董水井却自己开口解释起来,语气有些急切,像是怕被误会:

    “林师兄,我不是怕死,也不是不想念书。我就是觉得……自己可能不是块读书的料子。”

    他抬起头,目光坦诚,“跟宝瓶、守一他们比,我脑子笨,学得慢。齐先生教的东西,我要琢磨好久才能明白一点点,我觉得……小镇更适合我,留下来会更好。”

    林照原本有些漫不经心的心思,因他这番话提起了些许兴趣。

    他随口问了一句:“为什么觉得留下来更好?”

    董水井见林照愿意听,眼睛亮了一下,话也顺畅了许多:

    “我这些天在镇上转,看到好多人都走了,空出来不少铺面。而且,我看见有穿着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