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故人来访(补个中秋快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沈瑾清站在原地,眼神放空地四十五度仰望天空,面无表情地被几人上下收拾了一番。

    “别拽了各位,这道袍是向我师兄借的,他穿过了,有褶是正常的。”

    沈瑾清深呼吸一口,出声制止了他们试图用手硬生生把衣服熨平的动作。

    没时间量身定制,沈瑾清出门前找张千军借了几套半新不旧的道袍,虽然有些大了,好在她的身高还不至于让衣服拖地,也就凑合穿了。

    等到他们几个收拾好,原本装束还有些潦草的沈瑾清,此刻当真称得上一句姿容端正、清隽无双了。

    就这样买票上山,沿途遇到的不少游客都朝着沈瑾清友好地拱手行礼,微笑着唤一声道长。

    无邪有些疑惑地瞥了眼身旁的沈瑾清,这衣服的效果这么立竿见影吗?

    直到一行人到了山顶的道观,见了观内的道士,他才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本来正引着游客挂福带的年轻道士,一回头忽然瞥见这六人,尤其是中间的沈瑾清,没忍住愣了愣。

    他转过身,满眼惊讶地望了两眼沈瑾清,随后眨眨眼,垂首看了看自己的衣袍,当即有些不好意思地向他们微微一躬,拱手行礼道:

    “几位、施主好,请问、这…这位道友是?”

    那道士有些结巴,说话很缓慢,隔几个字便停顿一下,等到他说完,抬头望向沈瑾清他们时,却发现这六人的目光各自投向东西南北上下,愣是没一个看自己的。

    “……”

    沈瑾清低着脑袋,在心底哀叹一声。

    我的师兄诶,老张家怎么抠成这样?道袍还买大众款的?!

    观内其他帮忙指引游客的道士见状也都好奇地投来目光,沈瑾清望着身上这套跟他们一模一样的道袍,一时有些无语凝噎。

    谁能想到道袍还能撞衫……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上山踢馆来了。。。。

    “缘分啊,这就叫有缘千里来相会!”

    胖子左看右看,硬是挤出一个笑容道。

    沈瑾清也扬起一个微笑,俯身回了一礼,礼貌谦和道:

    “小道沈瑾清,家师曾与贵派赵老真人有旧,今日前来拜会,还望勿怪叨扰。”

    那道人闻言神情一凛,赶忙躲开这一礼。

    沈瑾清口中的赵老真人是他的师爷,如果她师父真与自己师爷同辈相交的话,那他少不得还得喊面前这位一句师叔,两人差着辈分呢。

    “不…不叨扰,小道、齐云周君山,请问几位、是哪方同道?”

    周君山倒是不怀疑沈瑾清的话,主要是在这种事上骗他也没什么意义,况且就眼前这人的气质,说她不是名门大派的他都不信。

    “杭州,吴山居。”沈瑾清坦然回道。

    话落,对方彻底懵了,站在沈瑾清身后的几人此刻都默默背过身去,连张启灵都没忍住扭头朝另一边看去,谢雨臣还算镇定,他轻呼一口气,压住了唇角的笑意。

    周君山还在盘算,吴山居又是哪家的?听着不像是个道观的名字啊,最近好像也没听说有哪家要来交流学习……

    胖子压低声音,凑到无邪旁边问道:

    “清儿在山上还真有人脉?那什么姓赵的老道士是谁啊?”

    无邪面色平静,淡定回道:

    “齐云山上一任掌教,她刚在景点门口的介绍栏上认识的。”

    胖子:……

    那边,还没想起来吴山居是何门何派的周君山有些抱歉地朝沈瑾清笑了一下,他目光清正,视线在沈瑾清身上停留数秒,决定还是先带他们去见自己师父。

    毕竟人家跟自家师爷有关系,又同为道门中人,还是不能就这么晾着人家的。

    向身边的游客道了声歉,周君山带着沈瑾清他们往山上走去。

    齐云山一年有二百多天被云雾环绕,自山顶向下看,称为云外仙山也不为过。此刻晨雾未散,云海翻涌,几人踏着青石阶行在云间,自山腰处的太素宫拾阶而上,真如踏云登天。

    仅是这自山上向下的匆匆一瞥,便足以将这一川烟雨、半壁云山永远嵌入沈瑾清的脑海中。

    她回想起之前一位专研文学的长辈跟她聊起过一段话,纵观中国文学史,就地理意象而论,可举出五个文学圣地,即:中原、边塞、江南、荆楚、巴蜀。

    而就文学地位和作品数量来评的话,江南当属其中魁首。据说每四首颂景的诗文中,就有一篇关于江南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