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发现端倪(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林殊放下筷子。

    她已经没有胃口吃饭。

    结完账,两人出去。

    风雪满天。

    天空积压着厚重的云。

    林殊打车送周娅回酒店。

    周娅坐上车,握住她的手,摇了摇头,“不用了,你快点去坐地铁,小心赶不上。”

    林殊点头。

    周娅握了握她的手,又说:“殊殊,你不要觉得跟快乐的他在一起,就是对不起曾经的谢不尘,负罪感会压垮你们。”

    雪飘下来。

    林殊戴上帽子。

    她像一根竹筒饭,哆哆嗦嗦跑进地铁站。

    到站了。

    风吹掉她的帽子。

    林殊抹了抹眼睛,想起他的眼睛。

    谢不尘那双无所谓的黑眼睛底下,总是藏着难以消弭的绝望。

    她不是迷恋他的痛苦。

    只是难以释怀,那个绝境中坚强走出来的男孩,再也不见了。

    ……

    寒假。

    林殊跟随老师到李家坡参加华语文学领奖,竟然见到了前世的硕士生导师。

    前世师生关系不好不坏吧。

    这个外语导师偏爱男学生,偶尔还会冒出“女人总是要生孩子回归家庭”这种言论,培养女生,不如培养男生带给他的收益大。

    外语系本来就女多男少,女人想出头得格外出类拔萃,有时候走了偏路,跟校领导搞上,林殊也见过。

    生育功能既是负担,又是资源,想活得漂亮且有尊严,实在是难。

    进了职场,更是难上加难。

    女人到年纪结婚生子,会被视为不能专心工作,男人到年纪结婚生子则是成熟可靠的象征。

    索性不结吧,流言蜚语和亲人给的压力又堪比液压机。

    这个社会就这样。

    研究生导师当年的想法和做法,情有可原,但怎么说呢,林殊就是到现在都还记得,每一个字都记得。

    林殊的短篇拿了个优秀新人奖,是在座所有获奖者中最年轻的。

    当地的记者也是个狠人,竟然还问她,怎么看待外界说她找人代笔的传言。

    “……代笔,不可能的,我高中就开始写小说了,战绩可查。如果是问我书中那些超越年龄的情节哪来的话,其实是这样的,我脑袋中总有一些不属于现在的记忆,可能是孟婆汤没喝干净导致的。”

    ……

    记者都不知道怎么接话。

    其他人在旁边暗笑。

    林殊就这点好。

    能心理强大地胡言乱语,你不怀好意,我就已读乱回。

    前世的导师作为学者出席,在作者交流圈以外。

    林殊过去打招呼。

    对方受宠若惊,笑着夸她年少有为,以后前途无量。

    林殊本想讽刺两句,报当年的仇,但是瞧着对方真心夸赞的模样又咽了回去。

    原来那句话是真的。

    当你超过那些看轻自己的人,真的很难再用当年的心情去计较。

    原来最好的释怀办法就是一往无前,走自己的路。

    林殊拿了奖,很是高兴。

    爸妈老哥一顿夸。

    高中语文老师也一顿夸。

    除此之外,其他照旧。

    写小说本来就是件落寞的事,圈子窄窄的,收益少少的,要风评就没热度,要热度就难免媚俗。

    算了。

    喜欢就好。

    林殊拿奖的同时,谢不尘也正式出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