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7 章 岩石问题由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司远这一次背锅,确实背的有点冤枉。

    第三星区的情况比较复杂,作为曾经的战区,为了适应需要,这里的管理机制一直在不停发生变化。

    回到夏国刚刚进入第三星区,那时候还叫普罗特斯第九战区的时候,夏国仅仅只有一个外交代表团,连自己的使馆区都没有。

    然而,夏国的扩张速度实在太快了,在短短十几年时间,整个第三星区完全成了诸夏联盟的领域,这样的高速膨胀,不但是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跟不上,就连制度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多头并行。

    比如幽蓝这样的法则矿区,光翼这样的材料矿……额,应该说人口区,随着战火的平息,就成为了隶属于第三星区政府的直接管理区。

    马格里特死灵星系这种全民皆兵的区域,则是由诸夏联盟军方进行垂管。

    星棰族这样的友好邻邦,联盟给了特别自治区的地位,除了外交和军事,政务完全自理。

    而铁驭这样的强力盟友,连外交和军事权都是自主的,类似于夏国的雇佣兵集团,只要求在大方向上和夏国保持一致即可。

    岩石族,同样也是地位非常特殊的一个种族,它的情况非常复杂。

    单体实力上优于蓝星人族,和星光不相上下,能够实现群体快速教育的,几个月的培养就能成为基本合格的军人,工程师,技术员,这是无与伦比的优点。

    所以,面对进入星空世界后主体民族数量不足的问题,夏国从获得机会开始,就做好了鲸吞岩石族入夏的计划。

    陈大元帅亲自带队奔赴岩石星系,在这一点上近乎完美的完成了任务。

    通过消化星光,并吞岩石,夏族重新在人族群体中获得了优势地位,也为后面的持续扩张打下了不错的基础。

    但,吃下了好处,就不能不承受相应的弊端。

    在岩石星系到底是由星区直管还是中枢垂管的问题上,一直存在较大的意见分歧。

    最终经过反复的权衡利弊,还是采取了中枢垂管的模式,同时星区政府有指导监督权,算是一强一弱的双重管理。

    为什么不肯交给星区呢?问题还是出在人口结构上,获得了夏族地位的岩石族,在掌控政治资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从教育效率上,岩石族可是甩出去所有类人种群好几条街,也就是说,岩石族的人才可不少。

    如果岩石星系和第三星区隶属一体,那么,在夏国的现行制度下,岩石族通过正常的融入和升迁,大量进入第三星区任职,这是顺理成章,无法改变的趋势。

    打压管控第三星区的岩石族,于理不合,容易离心离德,不打压管控,第三星区很有可能会成为岩石族的自留地。

    夏国中枢不希望看到这种局面。

    连以少族凌大国的夏国前朝,再怎么挣扎,最后地方督抚都十之八九成了夏人,最终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虽然说岩石族已经成了夏族的一部分,但万一呢?夏国领袖们终究还是受迫害妄想症严重,总忍不住要防一手。

    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岩石星系被极大的拔高了政治地位,提到了中枢垂直管理,类似于直辖市的这样一个地位。

    不归星区管,那你的人才不往星区流动就很正常了。

    这么说可能有点绕脑,举个例子,你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