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成人礼(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夜晚的211宿舍,只亮着一盏昏黄的台灯。陈秋铭坐在书桌前,笔记本电脑屏幕的光映在他脸上,勾勒出专注的轮廓。他正仔细整理着五一假期在滨城和盛州拍摄的照片。屏幕上,一张张定格的笑容、一幕幕熟悉的风景依次闪过:星海公园蔚蓝的海天一线,中山广场异国情调的建筑,老边饺子馆里热气腾腾的锅包肉,北陵公园挂着他和黎晓知亲手写下愿望的红布条大树,还有高铁上两人依偎的合照……每一张都承载着那段短暂却无比珍贵的回忆。

    看着黎晓知在海边回眸一笑的照片,陈秋铭心中一动,萌生了一个想法:何不把这些照片精选出来,制作成一本小小的纪念册?配上简短的文字,记录下旅途中的点滴趣事和心情。这一定比单纯存放在电脑里更有意义,是专属他们两人的“五一游记”,等下次见面时送给她,她一定会很喜欢。这个念头让他暂时从离别的怅惘中抽离,沉浸在对美好时光的梳理与回味中,嘴角不自觉地泛起一丝温柔的笑意。

    正当他沉浸在构思中时,桌上的手机屏幕突然亮起,发出嗡嗡的震动声。他拿起一看,是冯欣钰发来的消息:

    「老师,您睡了吗?」

    陈秋铭有些意外,这么晚了,冯欣钰找他有什么事?他回复道:「还没有,有什么事吗?」

    冯欣钰很快回复:「那请您下楼一趟可以吗?有点事。」

    陈秋铭更加疑惑了,这么晚让他下楼?但他还是回了句:「好的,稍等。」

    他随手抓起一件薄外套套在睡衣外面,穿着拖鞋下了楼。宿舍楼门口的路灯下,站着两个身影,正是冯欣钰和室友许欣倩。见到陈秋铭,两人都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怎么回事?这么晚了还不回宿舍休息?”陈秋铭走过去,语气温和但带着询问。

    冯欣钰上前一步,手里递过来一瓶饮料,包装是陈秋铭常喝的那种水蜜桃味饮料:“陈老师,这个给您。”

    陈秋铭接过来,确实是自己喜欢的口味,他有些惊讶地看着冯欣钰:“你还真细心,知道我爱喝这个。不过,为什么突然送我饮料?”

    许欣倩在一旁快人快语地解释道:“陈老师,明天是欣钰的生日!我们刚买了些吃的准备回宿舍,给她提前小小庆祝一下。她非说要顺便给您带一瓶您爱喝的饮料下来。”

    陈秋铭这才恍然大悟,看着眼前这个文静乖巧、脸上带着些许羞涩红晕的女生,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接过饮料,微笑着说:“是吗?那谢谢你了,冯欣钰同学。生日快乐!你们好好庆祝,玩得开心点,但别闹太晚,注意休息。”

    “放心吧,陈老师,我们有分寸的。”许欣倩笑着保证。

    看着两个女生手挽手离开的背影,陈秋铭握着那瓶尚带一丝凉意的饮料,站在初夏微凉的夜风中,感受着来自学生的这份单纯而真挚的关怀,之前因离别而生的孤寂感被冲淡了不少。

    回到宿舍,他拧开饮料喝了一口,清甜的茶香沁人心脾。忽然,他猛地想起来,之前好像听冯欣钰提过一嘴,她五一假期后就过生日,而且是18岁生日!18岁,这意味着成年了,是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对于一个女孩来说,成人礼应该有点仪式感才对,不能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过去。既然知道了,作为班主任,应该为她做点什么。

    他立刻拿起手机,给穆双双发去消息:「双双,睡了吗?刚知道明天是冯欣钰同学18岁生日。成人礼是大事,我想在明天班会的时候,占用一点时间,给她办一个小小的、有仪式感的成人礼,你来负责策划准备一下,简单温馨就好,比如收集点她平时的照片做个PPT之类的。」

    穆双双很快回复:「明白,陈老师!没问题,交给我吧!保证给欣钰一个惊喜!」

    安排好这件事,陈秋铭才安心地继续整理照片,心里盘算着明天该如何给冯欣钰送上祝福。

    第二天中午,法律系的小会议室内,气氛庄重。系主任江芸主持每周一次的学生工作例会。潘禹会、翁斯桐、娄越、温宜以及陈秋铭等围坐在椭圆形的会议桌旁。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光洁的桌面上投下斑马线似的光影。

    潘禹会首先发言,他清了清嗓子,拿起一份文件照本宣科:“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和学校统一部署,现在正值春夏换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各班级要高度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室、宿舍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系里会统一安排对公共区域进行定期消毒。另外,为了更好对接系里和学校的卫生健康工作要求,经研究决定,每个班级需要增设一名卫生委员,主要负责协助班主任开展健康教育、健康知识科普,以及学生病假登记、追踪等工作。请各班尽快物色合适人选,确定后报到娄越老师这里备案。”

    江芸点点头,补充道:“潘主任强调的很重要,健康是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大家务必落实到位。下面,请翁斯桐老师说一下辩论社换届的事情。”

    翁斯桐推了推眼镜,显得有些紧张,他翻开笔记本:“江主任,各位老师。按照学校对学生社团管理的统一要求,各社团需在本月内完成换届工作。所以借今天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我们法律系辩论社下届负责人的人选问题。”

    江芸接过话头:“辩论社是我们法律系的招牌社团,是展示我们系学生思辨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窗口。过去一年在翁斯桐老师的辛苦指导下,开展了‘法理争鸣’系列辩论赛、参与校际交流等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反响。这次换届工作一定要高度重视,选出有能力、有热情、能服众的同学来挑起这副担子。”她看向翁斯桐,“翁老师,你长期指导社团,对社员们比较了解,对于社长人选,有什么建议?”

    翁斯桐坐直了身体,说道:“我结合过去一年对社团成员的观察,也和几位社团骨干进行过沟通,目前建议由法律四班的李一泽同学,作为下届辩论社社长的候选人,请各位老师审议。”

    “李一泽?”潘禹会几乎是立刻皱起了眉头,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认同,“就是那个平时吊儿郎当,总是戴着个耳机,校服穿得歪七扭八,走路都没个正形的学生?我记得他,印象很深刻嘛!这种散漫惯了的学生,能担当起社团负责人的重任?我看不太稳妥。”他边说边摇头,目光扫向陈秋铭,带着质疑。

    陈秋铭早已料到潘禹会有此反应,他不慌不忙地开口,语气平和却坚定:“潘主任,您说的可能是李一泽同学过去留给您的印象。确实,他以前在纪律方面比较随性。但是,人是会成长和改变的。特别是这学期以来,在他自身努力和金叶子同学的影响下,尤其是在担任班级纪律委员之后,他的转变非常明显。现在,他不仅是班级纪律的遵守者,更是维护者,可以说是班级里遵规守纪的模范之一。我们不能总用老眼光看人。”

    潘禹会哼了一声:“就算纪律上有所改善,但我总觉得这孩子身上带着一股……匪气。把辩论社这么重要的社团交给他,万一他搞些江湖路数,拉帮结派,岂不是把社团风气带坏了?”

    陈秋铭微微一笑,反驳道:“潘主任,有‘匪气’未必就是坏事。有时候,这种不拘一格的性格反而蕴含着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就像《亮剑》里的李云龙,一身‘匪气’,但不按常理出牌,带兵打仗办法多,把独立团带得风生水起。辩论社也需要有活力、有想法的领头人。我觉得,如果把辩论社交给李一泽,说不定他能打破常规,给社团带来新的活力和局面。”

    翁斯桐赶紧附和:“陈老师说得很有道理。我观察李一泽在社团里的表现,他确实很有想法。比如他现在担任社团辩论队负责人,主要负责辩论队的训练和日常事务,不仅在辩论技巧上能起到核心作用,在团队建设和管理上也很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