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自律会换届(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法律系阶梯教室内,竞选演讲环节结束后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随即被一种压抑的喧嚣取代。台下响起低低的议论声,像无数只蜜蜂在嗡嗡作响。光线透过高大的窗户,照亮空气中飞舞的尘埃,也照亮了每一张或紧张、或期待、或事不关己的面孔。

    主持人示意工作人员上前。两名自律会的学生干部捧着厚厚一沓刚刚回收的打分表,快步走到前排评委席,恭敬地交给了江芸。江芸接过那摞沉甸甸的纸张,并没有立刻翻阅,只是将它们整齐地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用茶杯轻轻压住一角。她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带着一种不怒自威的沉稳。

    接着,另外几名工作人员开始向坐在后排的各班班长和团支书发放一种新的表格——测评票。纸张是淡黄色的,上面清晰地印着所有候选人的名字,后面跟着“赞成”和“否决”两个选项框。

    主持人提高音量解释道:“各位同学请注意!为了充分体现本次自律会换届选举的民主性和广泛参与性,按照系领导的最新指示,我们特意增加了‘民意测评’环节。现在发放到各位班长和团支书手中的测评票,请各位本着对系里学生工作负责的态度,认真行使权利,对每一位自律会干部候选人进行测评,在相应的选项框内打勾。测评票将作为最终人选确定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金叶子和典晨阳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测评票,互相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金叶子拿出她那支惯用的、笔帽上带着个小毛绒挂件的签字笔,典晨阳则从口袋里掏出一支普通的黑色中性笔。两人几乎没有犹豫,迅速在法律四班孙乐乐、袁友三、梁晓青等人的名字后面,工整地勾选了“赞成”。对于其他班级的候选人,他们的笔尖则在不同名字上方悬停、游移。金叶子咬着下唇,仔细回想刚才那些候选人的发言和平时风评,对印象不佳或认为能力不足的,比如一班的郝诚、顾文明,她果断地勾选了“否决”。典晨阳的思路更为直接,除了本班同学和少数几个他觉得还不错的,其余大部分都给了“否决”。整个过程中,两人几乎没有交流,但选择却出奇地一致,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默契在指引。

    教室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偶尔传来的轻微咳嗽或座椅挪动的声音。空气凝重,每个人都意识到这几张薄薄的测评票可能蕴含的分量。很快,测评票被逐一回收,工作人员在现场所有目光的注视下,进行了快速的清点和统计。最后,统计结果被写在另一张纸上,再次呈送到江芸手中。

    江芸低头仔细看了片刻,然后缓缓站起身。她并没有立刻宣布什么,而是对旁边的潘禹会、陈秋铭等老师低声说了几句,然后示意主持人。

    主持人立刻会意,走到台前:“各位老师,各位同学,自律会竞选大会的现场环节到此结束。请各位候选人暂时留步,稍安勿躁。其他同学可以有序退场了。最终结果将在系里研究后进行公示。谢谢大家的参与!”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嘈杂的脚步声和议论声。大部分学生开始起身离开,而郝诚、孙乐乐等候选人则留在原地,或坐或站,脸上交织着不安和期待。金叶子和典晨阳随着人流走出教室,在门口,金叶子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站在讲台旁略显孤寂却又倔强挺直背影的孙乐乐,心中暗暗为她鼓劲。

    江芸带着潘禹会、娄越、翁斯桐、温宜和陈秋铭几位老师,穿过略显空旷的走廊,走向系主任办公室。夕阳的余晖将走廊染成暖金色,但几位老师之间的气氛却有些微妙地沉默。皮鞋跟敲击水磨石地面的声音,在寂静的廊道里回响。

    江芸的办公室比301更为宽敞肃穆。深红色的实木办公桌厚重气派,后面是满满一面墙的书柜,里面整齐排列着各种法学典籍和文件盒。窗户敞开着,微风拂动米色的窗帘,带来一丝清凉。江芸在办公桌后的大班椅上坐下,潘禹会则习惯性地坐在了她对面的一把硬木椅子上。娄越和翁斯桐坐在靠墙的长条沙发上,温宜和陈秋铭则选择了另一侧的一组单人沙发坐下。办公桌上,那摞打分表和民意测评结果静静地躺着,像等待被揭晓的谜底。

    “我们开个短会,抓紧时间研究一下这次自律会换届的人选问题。”江芸开门见山,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她拿起那张民意测评统计结果,目光扫过众人,“首先,是关于会长人选。刚才我仔细看了一下民意测评的情况……”

    她顿了顿,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江勇同学的赞成票,没有超过半数。按照我们增加这个环节的初衷——注重民意基础来看,他就不在会长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潘禹会身体微微前倾,脸上堆起一丝试图调和的笑容,语气谨慎地开口:“江主任,这个……民意测评嘛,毕竟是新增的环节,在学校相关的正式规定里,并不是一个硬性的否决条件。我看,是不是可以主要作为参考?如果仅仅因为这个就取消江勇同学的竞选资格,是不是……有点过于严格了?”他这番话,明眼人都听得出来,是在给江芸找台阶下,毕竟江勇是江芸的亲侄子。潘禹会一边说,一边观察着江芸的脸色。

    江芸闻言,脸色反而更加严肃起来,她轻轻摇了摇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潘禹会,也扫过在场的每一位老师:“潘主任,你的意思我明白。但正因为江勇是我的侄子,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更要避嫌,更要坚持原则!我认为,作为自律会干部,尤其是会长这样一个需要团结带领广大同学的核心岗位,民意基础才是最重要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比单纯的工作能力还要重要!得不到多数班委的认可,如何能有效开展工作?所以,江勇的民意测评结果,对我们来说,不是参考,而应该是一条硬杠杠。绝不能因为我的关系就搞特殊照顾,那样对其他候选人不公平,对系里的学生工作长远发展更是不利!”

    她的话语斩钉截铁,带着一股正气。潘禹会见江芸态度如此坚决,知道自己再多说也是无益,反而可能引火烧身,便讪讪地笑了笑,身体靠回椅背,不再言语,只是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扶手。

    “好,既然江勇同学退出会长人选的讨论,”江芸将目光投向那摞打分表,“那么会长人选,就在郝诚和孙乐乐两位同学之间确定。大家都听了他们的演讲,也结合平时的了解,都谈一谈看法吧。

    温宜和陈秋铭快速交换了一个眼神。

    温宜清了清嗓子,率先开口,语气明确:“江主任,我支持孙乐乐同学。”她说话向来直接,“孙乐乐这个同学,我观察很久了,能力非常强,做事有冲劲,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刚才的演讲大家都听到了,脱稿完成,条理清晰,内容充实,尤其是提出的‘阳光政务’、‘服务导向’这些理念,很有见地,也切中我们当前学生工作的一些要害。我觉得,自律会需要这样有锐气、有想法的年轻干部来带动。”

    温宜话音刚落,陈秋铭便自然地接上,他的语气更侧重于摆事实、讲依据:“江主任,我也支持孙乐乐同学。我的理由主要有两点:第一,孙乐乐同学是真正怀有服务同学热忱的人。这种发自内心的动力,会比单纯完成任务的执行力更持久,也更能感染身边的同学。第二,她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一方面,她把体育部管理得井井有条,系里的体育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另一方面,她还协助潘主任建立了那个复杂的学生信息数据库,工作量很大,但她完成得很出色,可以说为系里做了不少实实在在的贡献。”他特意提到了潘禹会,既肯定了孙乐乐的功劳,也给了潘禹会面子。

    娄越坐在沙发上,双手交叠放在膝上,显得比较超脱,她微微欠身,语气温和地说:“江主任,我对自律会这边日常的具体事务关注得比较少,对这两位同学的特点和能力了解得也不是特别深入,我就不发表具体意见了,尊重各位老师的看法。”其实娄越内心原本是比较倾向自己班江勇的,但如今江勇出局,她也就懒得卷入郝诚和孙乐乐的争论中,选择了明哲保身。

    翁斯桐显得有些拘谨,他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