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河桥老师(一)(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龙城大学南区,行政楼矗立在暮色中,与周围充满青春气息的教学楼、宿舍区相比,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已是傍晚时分,大多数办公室的灯光早已熄灭,只有顶楼几扇窗户还透出明亮的光,那是校领导及其核心服务部门所在的地方。陈秋铭踏着水磨石铺就的、光可鉴人的楼梯,一步步走上顶楼。他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廊道里回荡,显得格外清晰。
找到挂着“校办公室主任”牌子的房门,陈秋铭深吸一口气,抬手轻轻敲了敲。
“请进。”里面传来一个中气十足、略带沙哑的男声。
陈秋铭推门而入。这是一间宽敞而略显拥挤的办公室。一面墙是顶天立地的书柜,塞满了各种文件盒和书籍;另一面墙上挂着龙城大学的规划图和一些合影。一张宽大的实木办公桌后,校办主任方之问正伏案疾书。他看起来五十多岁年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总是带着一种习惯性的、近乎慈祥的微笑,但镜片后的眼神却透着一股精明和干练。
听到有人进来,方主任抬起头。当他看清来人是陈秋铭时,脸上立刻绽放出热情而又带着几分惊喜的笑容,他放下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微凸的肚子上,声音洪亮地说:
“哎呦!陈老师!稀客啊稀客!今天是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他上下打量着陈秋铭,眼中闪着光,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怎么?是不是想通了?终于觉得我们校办好了,愿意过来帮帮我了?你要是点头,我明天一早就向董校长汇报,抓紧给你履行调动手续!怎么样?”方主任说话语速很快,带着一种不容插话的急切,这与他外表看起来的沉稳慈善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陈秋铭被方主任这连珠炮似的欢迎弄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连忙摆手,脸上带着歉然的笑容:“方主任,您太抬举我了。不是的,我这次来,不是为工作调动的事,是……是有点别的事情,想请您帮个忙。”
“哦?这样啊……”方主任脸上闪过一丝明显的失望,但很快又被热情掩盖,他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坐,坐下说。哎呀,虽然咱们做不成一个部门的同事,有点遗憾,但我早就说过了,你在学校有什么事情,只要我方之问能帮上忙的,尽管开口!我还是很欣赏你这个年轻人的嘛!”他的语气真诚,让人心生暖意。
陈秋铭刚在椅子上坐下,准备开口说明来意,办公室的门又被敲响了。
“请进。”方主任应道。
门被推开,一个看起来二十出头、戴着黑框眼镜、神色焦急的年轻男子探进头来,他是校办的干事小严。“方主任,不好意思打扰您一下。胡书记那边刚交代下来,让我抓紧把一份《关于加强校内监督工作的若干规定》的文件草案再修改完善一下,明天上午校务会议就要审议的。可是……”小严哭丧着脸,手里拿着一沓打印稿,“这上面都是些纪律检查、监督执纪方面的专业术语和流程,我……我实在是不懂啊,改了半天也不知从何下手,这可怎么办啊?胡书记要求又高……”
方主任闻言,拍了拍自己光亮的额头,脸上也露出了为难的神色:“哎呀,这可真是个棘手的问题!胡国华书记是学校副书记,同时兼任纪委书记,是咱们学校几个主要领导之一,他的指示,我们不能怠慢,更不能打折扣啊!毕竟我们校办就是为所有校领导服务的嘛!”他皱着眉头,看向那沓文件,仿佛那是什么烫手山芋。
这时,坐在一旁的陈秋铭沉吟了一下,轻声开口道:“方主任,小严,如果……如果可以的话,我或许可以试试看。我以前在新州,接触过一些这方面的材料。”
方主任和小严的目光瞬间都集中到陈秋铭身上。方主任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眼睛一亮,猛地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把你给忘了!陈老师,你可是在新州市干过侦查员的!这方面你是专家啊!那可就太好了!小严,快,快请陈老师帮你看看!这可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了!”他的语气充满了如释重负的喜悦。
小严也像是看到了救星,连忙对陈秋铭说:“陈老师,那……那真是太感谢您了!麻烦您了!”
“没事,我尽力而为。”陈秋铭站起身,跟着小严来到了隔壁一间稍小些的办公室。这里堆满了文件和资料,一台电脑屏幕还亮着。
小严赶紧指了指自己的座位。陈秋铭坐下,握住鼠标,仔细浏览屏幕上的文件草案。只看了一会儿,他的眉头就微微蹙了起来。这份草案问题确实不少:内容上,很多关于监督权限、程序、证据标准等专业术语使用不当,甚至存在明显错误;逻辑结构混乱,前后条款缺乏衔接,甚至互相矛盾;形式上,字体不统一,段落间距混乱,标点符号使用随意,完全不符合公文写作的基本规范。一看就是缺乏相关经验的人从网上东拼西凑、生搬硬套出来的。
陈秋铭轻轻吸了一口气,有些犯难地低声说:“小严,这个……改起来难度可能有点大。几乎需要重写了。”
小严站在旁边,双手紧张地搓着,语气近乎哀求:“陈老师,拜托您了!我知道这活儿不好干,但明天就要上会,要是交不了差,或者被胡书记打回来,我……我肯定又得挨批了!您就帮帮忙,能改多少算多少!”
看着小严焦急的样子,陈秋铭点了点头:“好吧,我试试看。”他活动了一下手指,然后俯下身,双手在键盘上噼里啪啦地敲击起来。他的神情专注,目光锐利,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新州伏案撰写案情报告的时刻。他首先调整了整个文件的结构框架,确保逻辑清晰;然后逐字逐句地修改专业术语,使其准确规范;接着理顺条款之间的逻辑关系,删除冗余和矛盾之处;最后,统一了字体、字号和段落格式,修正了所有标点符号。
办公室里只剩下键盘清脆的敲击声和偶尔的鼠标点击声。小严屏息凝神地站在一旁,虽然看不太懂内容,但能从陈秋铭流畅的操作和专注的神情中,感受到一种专业的力量。
过了不到二十分钟,陈秋铭直起身,轻轻呼出一口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说道:“好了,暂时只能改到这里了。我的水平有限,可能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基本的框架和内容应该规范多了。”
小严赶紧凑到屏幕前,虽然那些“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线索处置”、“谈话函询”等术语他依然不甚了解,但整份文件看上去确实条理清晰、格式工整,与之前那堆杂乱无章的文字有了天壤之别。他脸上瞬间露出欣喜的笑容,连声道谢:“太好了!陈老师!太感谢您了!我这就打印出来给方主任过目!”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