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7 章 县长的醒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县府大楼三层,县长办公室的空气凝滞而沉重。

    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徐志国背着手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鞋跟敲击地面的声音急促而凌乱。

    他从窗口走到办公桌,又从办公桌踱回窗口,第三圈了。

    “王秘书!”他突然停住脚步,猛地转向门口,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紧绷,“杨副书记那边……有消息没有?”

    秘书小王正端着新沏的茶进来,被这突然一问惊得手一抖,热水溅出来几滴,落在徐志国深色西裤的裤脚上。

    “哎呀!对不起县长!”小王慌忙掏纸巾。

    徐志国却像是没感觉到烫,摆摆手,目光死死盯着窗外——越过几棵梧桐树的树梢,就是县委大楼,那间办公室的主人,如今正握着白水县的命脉。

    “没消息……”徐志国喃喃道,接过纸巾机械地擦着裤脚,指尖微微发抖,“没消息就是最坏的消息。”

    他想起之前,城管局的丁万松被李毅飞叫去谈话时也是这般光景。

    进去前还拍着胸脯跟同僚保证“没事,走个过场”,结果下午就被纪委的人带走了。

    那会儿他还和杨江栋在小馆子里喝酒,说李毅飞“年轻气盛,三板斧抡完就得歇菜”,现在想来,这话简直像巴掌一样抽在自己脸上。

    “县长,您先喝口茶。”小王小心地把茶杯放在桌上,压低声音,“楼下办公室的人都在传,说杨副书记这次怕是……”

    “胡说八道!”徐志国猛地提高声音,又赶紧压低,“杨副书记是老同志,能有什么问题?

    都是些唯恐天下不乱的!”话虽如此,他却没去碰那杯茶,转身又踱起步来。

    杨江栋是他的老搭档,在县里经营多年,两人一唱一和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要是杨江栋倒了,他在常委会上连个帮腔的人都难找。

    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他掏出来看,是县委办一个熟人发来的短信:「李书记办公室没人,刚看他上楼了,好像在等您。」

    徐志国心里一沉。他根本没预约,李毅飞怎么会知道他要来?除非……杨江栋那边已经交代了什么?他不敢再想,抓起外套就往外走。

    到门口又停住,对着镜子扯了扯领带,用力搓了把脸,挤出一个热情而谦卑的笑容,这才深吸一口气。

    “去县委大楼。”他对小王说,脚步却有些沉重。

    县委大楼,走廊铺着厚地毯,吸走了所有声音。

    只有尽头那间办公室的门虚掩着,透出灯光,里面传来规律的“笃、笃”声,像是笔尖敲击桌面的声音。

    徐志国站在门前,做了两次深呼吸,才抬手叩门:“毅飞书记,我是志国。”

    “进。”里面的声音平淡。

    徐志国推门而入。李毅飞坐在办公桌后低头看文件,指尖的中性笔有节奏地敲着红木桌面。

    那一声声“笃笃”响,像是敲在徐志国心上。

    徐志国带上门,脸上堆起笑容:“毅飞书记,您来白水这些天,我一直想来找您汇报工作。

    看您天天不是谈话就是下乡,实在不忍打扰。今天估摸着您可能有点空,就过来了……”

    他一边说,一边快步走到办公桌前,眼神飞快地扫过李毅飞。

    这位年轻的书记不过才26岁的年纪。可那双眼睛偶尔抬起,目光锐利,让徐志国心里发虚。

    李毅飞没抬头,笔尖的敲击慢了片刻:“志国县长有心了,坐。”

    徐志国赶紧拉过椅子,只坐半个屁股,腰杆挺得笔直。

    原本准备好的腹稿,从经济增长说到项目引进,此刻在这沉默的压力下,全都忘了,只能干笑着搓手:“您为县里操心,千万保重身体。

    办公室要缺什么或者生活上有什么不便,您直接跟我说,我马上办。”

    “这些都好说。”李毅飞终于抬头,目光平静地看着他,“今天你既然来了,那么就谈谈县里的环境治理问题。”

    来了!徐志国心里咯噔一下。上次环保督察,县里几家化工厂因排污被亮黄牌,当时杨江栋还说“先应付过去,风头一过就没事”。

    现在李毅飞旧事重提,分明是敲打他。他立刻坐直身子,表情严肃:“环境治理是大事!县政府高度重视!已经让环保局排查了相关企业,下了整改通知。

    只是……有些企业顾虑大,说整改成本高,怕影响生产……”

    他熟练地把责任推给“企业”,却见李毅飞从桌上拿起一份文件推过来。

    “这是环保局昨天报上来的方案,你看看。”

    徐志国双手接过,翻了几页就额头冒汗。

    报告详细列出了每家企业的污染源、超标数据、整改方案和预估投入,连能申请多少补贴、如何对接银行贷款都分析得清清楚楚,比他掌握的还详细。

    更让他难堪的是,后面附了一页表格,列出近半年县里收到的污染投诉,足足十七件,每条后面都写着“已转办,未反馈”。

    “这些群众反映的问题,之前了解吗?”李毅飞的声音依然平淡,却带着重量。

    徐志国手指捏着纸张,指节发白。他当然知道,不少还是他批示“请环保局酌情处理”的,但当时杨江栋说“老百姓不懂,别听风就是雨”,他就没再跟进。

    此刻被当面点出,尴尬又狼狈。“这…确实是我工作不够深入!”他立刻认错,“我回去就亲自督办!

    让环保局限期核查反馈,确保每个诉求都落实!整改方案也加快推进!”

    李毅飞看着他,心下了然。这老狐狸,见风使舵倒快。

    李毅飞面上不显,手指点了点文件上的补贴政策:“上级对我们白水的环境问题很关注,批评之余也给了政策。

    只要企业真心整改,最高能申请三成补贴。剩下的,县里可以协调银行提供低息贷款。”

    徐志国眼睛一亮!他之前最头疼的就是整改资金,怕影响县里财政和GDP,没想到李毅飞已经铺好了路。

    他赶紧拿笔在文件上标记:“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回去就召集环保局、企业和银行开会,成立专班,倒排工期,保证月内让所有企业动起来!”

    “光动起来不够。”李毅飞向后靠近椅背,“整改的核心是让企业焕发新生,既要经济效益,也要环境效益。

    如果敷衍了事,不如直接关停,腾出空间给更绿色的产业。”

    徐志国连连点头:“您说得对!我们一定高标准严要求!绝不容许敷衍!”他心里松了口气,看来李毅飞不是要追究责任,而是指明方向。

    李毅飞看他放松下来,话锋一转:“环境问题要治本,还得靠发展。

    志国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