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立威设备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新官上任,陈锋没急着烧火。他花了一周时间,把自己分管的固定设备更新改造相关的老档案、现行制度、以及各段报上来的计划初稿,翻了个遍。不动声色间,设备处的家底和脉络,在他心里渐渐清晰起来。

    他也摸清了处里的人际关系。郑处长临近退休,求稳为主,不太管事。吴副处长分管移动设备和部分采购,权力不小,处里不少老科长都是他线上的人。

    另一位副处长老谢,分管维修保养,是个老实巴交的技术干部,不掺和是非。剩下几个科长,有紧跟吴副处的,有观望的,也有像计划科老钱那样想自保的。

    陈锋很清楚,自己空降过来,年纪又轻,想站稳脚跟,光靠郑处长的支持和安监处那点名声不够。必须找个合适的切入点,既展示能力,又树立威信。吴副处长,无疑是最好的“磨刀石”。

    机会很快来了。局里下达通知,要求各业务处室上报明年度的重点工作计划和预算草案。郑处长召集副职们开会布置。

    会上,郑处长照例讲了番套话,然后让各位副处长先提提自己分管领域的思路。

    吴副处长率先发言,唾沫横飞地讲了一大通,核心是明年要加大新型机车的引进力度,更新一批老旧车辆,预算数额要得很大。他说话时,眼神不时瞟向陈锋,带着几分挑衅。

    老谢则谨慎地提了些加强维修保养体系建设的建议,比较务实。

    轮到陈锋,他言简意赅:“我初步看了各段报上来的固定设备更新需求,问题不少。很多计划沿用老套路,重复申报、标准不清、甚至有些明显超出实际需要。我建议,明年这块工作,重点放在‘梳理’和‘优化’上,先挤水分,再谈投入。预算,应在核实实际需求后,从严核定。”

    吴副处长立刻嗤笑一声:“陈副处长,你刚来,可能不了解情况。下面段里设备老化严重,嗷嗷待哺,我们处里再卡着预算,影响了运输生产,谁负责?年轻人,魄力要大一点嘛!”

    陈锋不急不躁,从文件夹里抽出几份材料:“吴副处长,我不是卡预算,是强调预算的合理性。比如,这份西机务段申请更换全部备用柴油发电机组的报告,理由是设备陈旧。但我查了设备台账和维修记录,这批机组三年前才大修过,年均运行不足两百小时,性能完全满足备用要求。全部更换,浪费至少二十万。”

    他又拿起另一份:“还有这份,电务段申请新建一套区域性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理由是提高效率。但技术论证报告含糊其辞,与现有系统功能重复率高,预计投入巨大,实效存疑。类似这样的项目,各处段报上来的不在少数。如果我们不加以甄别,照单全收,岂不是成了浪费国家资金的冤大头?”

    陈锋语气平静,但列举的数据和案例却像钉子一样,扎扎实实。这些都是他这一周从故纸堆和报表里挖出来的问题。

    吴副处长被噎得脸一阵红一阵白,强辩道:“下面报上来的计划,总有他们的道理!我们处里要相信基层!”

    “相信不等于盲从。”陈锋寸步不让,“设备处的职责,不仅是分钱,更要把关。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这才是对运输生产最大的负责。郑处长,我认为,当务之急是组织力量,对所有上报计划进行一次彻底的审核评估,去伪存真。”

    郑处长沉吟着,点了点头:“陈锋同志说得有道理。预算紧张,是要精打细算。老吴啊,你们那边报的计划,也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