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方案遇阻(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提上去,故障率反而高了,运输处那边不得找我们算账?我看啊,还是先把现有的信号机、道岔维护好,更实在。”

    几个亲信科长跟着附和:

    “吴处长说得在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这种新玩意儿,风险太大,不如成熟技术可靠。”

    老谢副处长低着头喝茶,不发表意见。其他中立科长也大多保持沉默。

    陈锋早有准备,平静回应:“吴副处长的担心有道理。所以我才强调试点。技术可靠性可以通过小范围验证。至于职责划分,设备处负责提供可靠的技术装备,优化作业流程本身也包含对现有设备功能的挖掘和整合,并非越界。提升安全与效率,对运输生产是直接支持,怎么能说是‘锦上添花’?”

    “说是试点,投入的人力物力就不是钱?”吴副处长提高嗓门,“现在各处预算都卡得紧,为这么一个没把握的项目去争资源,局里会怎么看我们设备处?会不会觉得我们不分主次,好高骛远?”

    会议陷入了僵持。郑处长见双方意见分歧很大,便打了个圆场:“好了,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面广,需要慎重。陈锋同志的初衷是好的,老吴的顾虑也是实际问题。这样吧,方案先放一放,处里再研究研究。散会。”

    会议结束,吴副处长率先起身,得意地瞥了陈锋一眼,扬长而去。几个科长也簇拥着他离开。

    陈锋面无表情地收拾文件。他知道,吴副处长反对,并非完全出于公心,更多是借题发挥,打压自己这个新来的副手,防止他做出成绩。而郑处长的“再研究”,基本等于无限期搁置。

    回到办公室,陈锋站在窗前,看着楼下铁道线上穿梭的调车机。方案被卡住,在他意料之中。在机关里,想做点革新,尤其是触及原有利益格局或思维惯性的革新,从来不会一帆风顺。

    但他并不气馁。吴副处长可以卡住处内的程序,却卡不住技术和现实的需求。编组站作业效率低、安全隐患多的问题客观存在,运输部门抱怨已久。这个痛点,就是他的机会。

    他想起运输处调度科那位姓赵的科长,上次处理津浦线路基下沉事件时,对方曾主动示好,暗示过对设备处僵化作风的不满。或许,可以从那里打开缺口?

    另外,方案本身也可以再优化,把试点规模缩得更小,成本压得更低,让它看起来更“微不足道”,减少阻力。

    斗争要讲策略,硬碰硬不行,就迂回包抄。他拿起电话,要通了运输处调度科。

    “赵科长吗?我设备处陈锋。有点关于编组站作业效率的技术问题,想向您请教一下,不知方不方便……”

    放下电话,陈锋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处内的路暂时走不通,那就从外部推动。只要方向是对的,总有机会把事办成。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