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何宇:诸位,请见证——未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羲和】计划,正式启动。

    这四个字,如同一道无声的指令,瞬间引爆了整个【未来制造工坊】。

    这里,变成了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

    一座没有白天与黑夜,只有无尽燃烧的计算与创造的钢铁孤岛。

    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被彻底打碎,重组成以“进度”为唯一刻度的标尺。

    数十位在各自领域早已封神的顶尖教授,此刻褪去了所有的光环,变成最纯粹的工程师。他们与几十名被外界誉为“妖孽”的学生混杂在一起,进行着一场以青春、智慧甚至生命为赌注的豪赌。

    赛道的前方,是那遥不可及的技术奇迹。

    而他们的对手,是名为“现实”的冷酷计时器。

    ……

    工坊最深处,被命名为“天衍”的超级计算机核心机房内,温度恒定在绝对精准的十八摄氏度。

    林晓灵和她的计算机小组,已经在这里驻扎了整整二十天。

    她的世界,早已被无穷无尽的数据流所吞噬。

    现实中的一切都在远去,只有眼前那片由0和1构成的虚拟宇宙,才是唯一的真实。

    “第九千七百八十一万次模拟,失败。”

    “失败原因:协同指令延迟0.01皮秒,导致纳米机器人集群在构建‘光子谐振腔’第7层时出现晶格错位。”

    冰冷的电子音在耳麦中响起,林晓灵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没有泛起一丝波澜。

    失败?

    早已麻木。

    她身后的屏幕墙上,数亿次的失败记录汇成了一片猩红的瀑布,触目惊心。

    每一次失败,都代表着【羲和】在虚拟世界中的一次彻底崩塌。

    但每一次崩塌,都为下一次的重建,提供了最宝贵的坐标。

    “晓灵,休息一下吧。”

    一名教授走过来,将一杯滚烫的浓缩咖啡放在她手边,声音里满是心疼。

    眼前的女孩,才刚刚大一,可她那凹陷的眼窝和苍白的脸色,却像是在科研火炉里被熬炼了数十年的老学者。

    林晓灵没有回头,她的手指依旧在键盘上化作一片残影。

    “张教授,虚拟世界的构建,必须是百分之百的完美。”

    “现实中,我们只有一次机会。”

    她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他们正在做的事情,是为现实世界中的纳米机器人集群,编写一套神级的“剧本”。这套剧本,包含了超过十亿行的协同指令代码,复杂到足以构建一个微观宇宙。

    当【羲和】开始制造,这些代码将化作绝对的意志,指挥着亿万个纳米机器人,进行微米、乃至纳米级别的精密操作,像上帝编织基因一样,去“编织”一台光刻机。

    不允许有任何失误。

    “将指令冗余度上调至3.0,启动第第九千七百八十二万次推演!”

    她下达了新的指令,猩红的瀑布,再次开始刷新。

    ……

    另一边,材料学实验室。

    这里没有代码的冰冷,却弥漫着一股近乎疯狂的炽热。

    赵小海和他的团队,就是一群现代的炼金术士。

    他们的目标,是根据设计图上那堪称天方夜谭的基础理论,炼制出一种地球上从未存在过的金属。

    一种能够完美承载“微光子阵列”那恐怖能量输出的……超导记忆合金。

    “第两万三千七百次配比,失败!”

    “合金在超导状态下,记忆效应出现结构性衰退,无法维持原子稳定性!”

    轰!

    伴随着一声沉闷的爆响,物质重组矩阵的反应仓内,一团拳头大小的金属溶液瞬间气化,化作一缕青烟。

    又失败了。

    实验室里一片死寂,几个年轻的研究员脱力般地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

    连续七十二小时不眠不休的高强度实验,已经榨干了他们最后一丝精力。

    赵小海通红着双眼,死死地盯着全息屏幕上那一条条失败的数据曲线。

    他的大脑,像一台超负荷运转的CPU,烫得几乎要融化。

    数万次的模拟,数千次的现实合成。

    他们距离成功,似乎永远隔着一层无法捅破的窗户纸。

    “不对……不对……”

    他喃喃自语,双手疯狂地在空中挥舞,调动着海量的数据模型。

    “我们都陷入了误区!为什么一定要追求‘稳定’?设计图上说的是‘动态稳定’!它需要的是一种在超导和常温之间,能够进行亿万次无损耗形态切换的‘活’的金属!”

    “它需要的不是坚固的牢笼,而是一具……能够呼吸的神之躯体!”

    这一刻,赵小海的眼中爆发出骇人的亮光。

    他像是被神明点化,豁然开朗!

    “所有人!立刻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