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真武传说,天人迷踪(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武道六十载发展时间。然而,压制得越久,潜藏的反弹力量就越是汹涌。
武当已处于风口浪尖之上,一旦被人确定张三丰早已消失,后果不堪设想。
两人相对无言,金殿之内,只剩下那盏长明灯火轻微的噼啪声,气氛一时间变得异常沉寂。
轰隆——!
一声低沉雷鸣,自天外滚动而来,打破了金殿中的寂静。
“原本,我所构想的‘炁’道功法尚有瑕疵,未臻圆满,并不想如此仓促修炼真‘炁’内力。”王三丰忽然开口,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但有此天造地设的修炼宝地,些许瑕疵,倒也无伤大雅了。”
“我本江湖一过客,本不愿过多参与。”王三丰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看来,我也终究是要踏入这滚滚红尘,身入江湖了。”
话音落下的瞬间,王三丰整个人的气质陡然一变!一股难以形容的磅礴气势自他体内冲霄而起,仿佛与殿外即将降临的雷霆遥相呼应。
“我与贵派张五侠之间,有些未了的因果。”王三丰目光灼灼地看向宋远桥:“宋掌门只需将真相告知于我,在下可保证,纵然贵派没有张真人坐镇,我亦可保武当上下,安然无恙!”
“哦?”宋远桥双眸精光一闪,审视着王三丰,“小友此言,未免过于自信,你……凭何保证?”
“我之武道,根基在于雷霆,奥秘在于磁场。”王三丰缓缓踱步至金殿门口,侧耳倾听着天际越来越响亮、越来越密集的雷鸣,一股睥睨天下的傲然之气油然而生,“宋掌门只需将此金殿借予在下,用以修炼。”
王三丰傲然回应:“在下承诺,他日就算天下各门各派联手齐上武当,我一样可保武当无恙。”
“好大的口气!”宋远桥听闻此言,面色一沉,怒极而笑:“大言不惭!”
再也按捺不住,猛然踏前一步,掌风凌厉,带着武当绵掌的柔韧与刚猛,闪电般朝着王三丰后心印去。
金殿大门处,王三丰恍如毫无察觉,闭上了双眼。
随着他心念一动,金顶周围无形的磁场也随之而动。一时间,周遭的天地元气、风水气运,仿佛受到了无形的牵引,自然而然地向他汇聚而来。
更何况,此地本就是武当群山之核心,天然的磁场风水之源头!
两相叠加之下,王三丰的气息无限拔高,宛如化身真武大帝,一股同样勇猛、威严、浩瀚无边的磅礴气势,如同决堤的潮水般,反向着宋远桥汹涌压去!
宋远桥心头骇然,那志在必得的一掌,顿于空中,再也落下来,惊呼出声:“这……这股气息……怎么可能?!”
宋远桥猛地收回手掌,身形急退数步,指着王三丰,脸上充满了惊疑与不敢置信,厉声喝问:“你究竟是什么人?!为何会我师尊所独创的法门?!”
“你师尊的法门?”王三丰徐徐散去那惊人的气势,周遭的压力骤然一轻,他若有所思地呢喃,“原来张三丰也是走的这条道路吗?”
旋即,王三丰转过身,一双眸子亮如星辰,锐利无比地盯视着宋远桥,沉声道:“你无需知道我是谁。”
“你只需明白,我与张五侠确有因果,与张真人亦有莫名的牵连,我绝无可能加害武当分毫,此点足矣。”
良久,良久……宋远桥剧烈起伏的胸膛才逐渐平复,他看着眼前这个神秘莫测的年轻人,眼神复杂无比,最终,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缓缓开口:
“世人大多以为,我武当派乃是师尊张三丰一手亲创,实则……其中多有误解。”
“当年,永乐帝多次派人寻真人踪迹,皆无功而返。久寻无果之下,方派驸马都尉沐昕,征调京城工匠以及山下三十万军民、武者,前后耗费十四年光阴,不惜工本,为师尊修筑了这座金顶金殿。”
“陛下之意,是想以此殿为寄托,盼能引得师尊驻足,以便日后探访其踪。”
“当时,我……亦是被征召参与修建工程的武者之一。”宋远桥的目光投向那尊真武大帝像,陷入了遥远的回忆。
“金殿落成那日,我等百余名武者奉命,合力将这尊真武大帝铜像运送上山。可这铜像乃是整体浇铸而成,重逾万斤(约十吨),再加上武当山路崎岖难行,我等拼尽全力,待搬运至临近金顶之处时,已是人人筋疲力尽。”
“就在那时,一个不慎,绳索崩断,铜像失去平衡,竟轰然倾覆,朝着万丈悬崖滚落下去……”
“此乃抄家灭族、株连九族的滔天大罪!”宋远桥的声音透着后怕,“我等百十号人,当时皆是面无人色,只觉大祸临头。”
“然,就在我等惶恐绝望,以为必死无疑之际……真人……他老人家,竟单手托举着那万斤铜像,自崖下从容登山而来,将其置于金殿之中........”
“单手……托万斤铜像登山?!”王三丰闻听此言,饶是他心性沉稳,亦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心神剧震。“这……这等武功,简直是神乎其技,惊天动地!”
但观宋远桥此刻的神情,肃穆而虔诚,绝无半分虚假。
那可就,太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