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天师来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暮色沉沉,城墙上旗帜猎猎飞舞。

    张天师紫袍垂落,望着城墙上一排黑洞洞的枪口,面色不变,苍声道:“赵公公既然来了,何不现身?”

    “贫道有件事想请教,‘食湖池’好,还是‘管山海’妙?”

    赵无咎咳嗽着从阴影现身,眯眼看向下方。

    “食湖池,管山海”是《盐铁论》中著名争论。

    西汉昭帝时期,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派与御史大夫桑弘羊之间争论,是藏富于民,还是集中资源,国富兵强。

    这话看起来,更像是地方派与开海派之争。

    但龙虎山在之前派系争斗时,不站任何立场,此时再提,分明是另有所指。

    方才还发狠话,说什么“逆天行事”,但碰面后却又遮遮掩掩,看来这老天师也不愿和朝廷闹得太僵。

    但这句话,又是个陷阱。

    若只论人间,朝廷自然是要“官山海”,但老天师此来,他已知道是天庭降下的旨意。

    皇帝以天子自居,自然成了“食湖池”。

    但若这样回答,又会与朝廷政策相违背。

    所以无论怎么说,都是错。

    心中有了计较,赵无咎便更加坦然,手指摩擦着腰间玉佩,平静道:“天师博古,本座是个阉人,承蒙皇恩办些差事,你说的本座听不懂。”

    “但本座却知道一件事。”

    “什么事?”张天师眯着眼询问。

    赵无咎叹了口气,抬头望向天空,“昔日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故颛顼帝绝地天通。”

    “天师虽求天道,但岂能置人道于不顾?”

    张天师沉默了一下,开口道:“大禹治水,‘洛出书’而九畴定。若无天命,何来《洪范》五行?”

    这《洪范》是《尚书》中的一篇,记载周武王灭商后拜访商朝遗臣箕子,箕子向其阐述治理天下的九类根本大法,五行学说正是“九畴”之首。

    说这意思,还是变相要朝廷顺天而为。

    赵无咎听罢,眼神顿时变冷。

    龙虎山和孔家世代受朝廷敕封,是因为儒家道统和天师权威,但又不能使其做大,失去控制,所以弄了些手段。

    比如孔家,两代衍圣公失德,甚至更早一代还曾投靠金帐狼国,朝廷都置之不理,冷眼看笑话。

    所以如今的孔家声望大不如前,儒林之中各派崛起,甚至有不少人都以骂孔家为名,孔家也很识趣,没什么小动作。

    但龙虎山却有点不一样。

    大宣立朝后,开国皇帝便留了个心眼。

    一边取消龙虎山“天师”称号,改称“真人”,但保留世袭特权,严格进行控制。

    另一边,又拔高武当山,对玄门进行分化。

    龙虎山的人,自然不高兴,除了开国皇帝掌权时,天师亲自前往京城担任国师,随后就只派教中长老过来。

    这次天师下山,明显想携天命做一番事。

    想到这儿,赵无咎连话都懒得说。

    见他不说话,张天师又继续道:“陛下可在,贫道想连夜入宫,面见圣上。”

    赵无咎冷冷道:“陛下歇了,老天师有事明日再说吧,本座已为您准备了驿馆…”

    “无需多劳!”

    张天师脸色也变得难看,直接转身。

    呼~

    狂风烟尘四起,人已消失不见。

    赵无咎看着对方消失的方向,顿时眼睛微眯。

    “督公。”

    旁边的田千户沉声道:“看样子他去了书院…”

    “无妨。”

    赵无咎淡淡道:“霍胤在书院,有办法拦住他,老道士若不想丢脸,就不会与其动手。”

    众人听罢,皆深以为然。

    宗师霍胤算是朝廷底牌之一,镇压气运的存在。

    老天师虽强,一旦带弟子布好法坛,就是神鬼也得避而远之,但论单打独斗,还真不是霍胤对手……

    …………

    暮色如墨,京城郊外山道。

    张天师紫袍垂落,立于老松之下。

    他枯瘦手指掐子午诀,口中默诵道:“子午坤艮,气转天罡”霎时周身腾起淡淡青烟,与松针间夜露气息混作一处。

    三里外的神机营哨塔上,火枪兵突然眼皮发沉。

    他们没注意到松林间掠过的紫影,更没发现脚下泥土中游走的一缕尘烟。

    但刚穿过几个暗哨,空中便传来火光。

    张天师停下,看向空中。

    只见几枚硕大的火焰灯笼在空中悬浮。

    这是得到鲁班木鹊后,工部墨门高手特意制作,类似孔明灯,但下方用了阵法和符箓,夜间大放光明,专门用于野外破坏敌人遁法。

    “丁甲在左,丙壬在右”

    张天师冷眼观望,袖中滑出三枚铜钱,落地呈三才阵。

    钱币微颤,所有人都下意识偏转视线。

    这正是《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秘传的“隐光幛”,借六丁六甲神将余威,扭曲所有人感官。

    甚至罡煞之气也会受到影响。

    比如书院围墙上的辟邪铜铃便纹丝不动。

    张天师踏着禹步来到墙根,耳廓微动。

    他听到墙内传来钉锤敲击的规律轰鸣声,若有所思,掐诀入讳,指尖在青砖上画了个“井“字。

    砖缝间突然渗水,转眼凝结成冰。

    冰晶顺着砖缝蔓延,竟将墙体冻出蛛网般的裂纹。

    老道身影如水渗入,砖石表面泛起涟漪般的波纹。

    若有人在,便会惊呼出声。

    这竟是玄门中堪称仙法的“穿墙术”。

    如今这时代,能用出此法者已少之又少,可见老天师术法造诣之高。

    穿过高墙的刹那,张天师突然闭目塞听。

    七窍封闭后,道袍微荡,神识反而如潮水般扩散。

    各种声音和味道东南角藏书阁有墨香,西侧工坊铁腥扑鼻,而半山腰的松涛里

    藏着道锐利如刀的气息!

    老道猛然睁眼,紫袍无风自动。

    三十步外的老松枝头,已立着个抱臂而立的身影。

    粗布麻衣被月光镀成银白,正是神拳宗师霍胤。

    “天师夜访,何不递帖?”

    霍胤声如金铁交鸣。说话间周身毛孔闭合,竟连呼吸的白气都不见分毫——这是先天境界,“锁精闭窍”的征兆。

    张天师面不改色:“霍宗师这‘八步赶蝉’,倒是比二十年前更精进。”

    月光映出他袖口暗绣的雷纹,那是龙虎山“五雷天心正法”的禁制,此刻正隐隐发烫。

    咔嚓!

    松枝突然断裂。

    霍胤如陨石坠地,震得山道青砖裂缝蔓延,随后阔步走来,声音冷肃,“天师可知,书院此刻受《大宣律》与《玄门禁约》双重庇护?”

    说话间,拇指抵住腰间玉带,那玉带暗藏三十六枚“封魔钉”,是当年镇压白莲教妖人所得,专门用于钉玄门术士灵窍。

    他已是大宗师之首,若按江湖规矩,动起手来毫无顾忌,只要不用火枪围攻,只要击退张天师,丢脸的便是龙虎山。

    “换个地方吧…”

    张天师看了看周围,微微摇头。

    话音刚落,人已倒退着腾空而起,翻出院墙。

    周围已有不少都尉司士兵围过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