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到底啥是理?(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他。可现在,现实却狠狠地给了他一巴掌 —— 书面上的承诺都能不算数,口头上的许诺又算得了什么?这些年在煤场上摸爬滚打,他见过不少为了利益翻脸的人,可他从没想过,有一天这种事会发生在自己和二哥身上。他甚至开始怀疑,当初二哥那么痛快地让儿子买他的房,是不是早就打着这小屋的主意?接下来的几天,肖兴心里像翻江倒海一样。他想过坚持到底,拿着协议去法院起诉,就算把赔偿款都花在打官司上,也不能让二哥一家这么欺负人;可他又想到老母亲,要是真闹到对薄公堂的地步,老母亲知道了,肯定会伤心难过。就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有人劝他:“要不你去找村支书说说,让他给评评理?”
肖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了村支书家。他把售房协议摊在桌上,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连自己心里的纠结也一股脑倒了出来。村支书拿起协议看了半天,皱着眉头说:“你这协议啊,逻辑上有漏洞。只写了十年内你能用小屋,没明确说这期间要是有赔偿款该怎么分,这才给了人家钻空子的机会。” 听说肖兴想打官司,村支书摇了摇头:“没必要,真没必要。你二哥的心思我清楚,无非就是想平分那小屋的赔偿款,总共才七千六百元。你给他一多半,也就四千块钱。这钱又不是你流血流汗挣来的,给了他,也没便宜外人。找个中间人,把你们叫到一块,重新立个补充协议,把责任义务写清楚,这事就了了。要是真打官司,今后兄弟还怎么做?”
“听人劝,吃饱饭”,肖兴不是个钻牛角尖的人。村支书的话点醒了他,就算赢了官司,丢了亲情,心里也未必能痛快。而且通过这事,看清二哥一家的真实嘴脸,花四千块钱买个明白,也算是一种收获。
他第一个想到的中间人,就是大叔叔肖房。大叔叔在家族里威望高,为人公正,由他来主持,二哥应该不敢再胡来。肖兴来到大叔叔家,把自己的想法一说,大叔叔当即点头:“行,这事我来帮你张罗。都是一家人,能好好解决就别闹僵。”
第二天,大叔叔把二哥肖建叫到了自己家。肖兴早就把补充协议写好了,上面明明白白写着:屋后水泥小屋在剩余使用期内,使用权仍归肖兴,肖东不得干涉;此次陶二矿危房赔偿款七千六百元,肖兴自愿分给肖东三千元(后肖兴主动调整为四千元),剩余款项归肖兴所有;十年期满后,小屋正式归肖东所有,届时相关权益也由肖东享有。
肖建拿着补充协议,看了半天没说话。肖兴看着他,心里五味杂陈,轻声说:“二哥,这是我最后喊你一声哥了。今天这字一签,咱们的弟兄情谊就彻底断了,以后红白喜事,老死不相来往。这小屋,是我跟你弟媳起早贪黑,一块砖一块瓦盖起来的,你家有铲车,可曾为我铲过一铲土?我今天签字,让你儿子拿到四千块,拿到小屋百分之四十的赔偿,你赢了。”
说完,肖兴拿起笔,在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他从怀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四千块钱,放在桌上,对肖建说:“让你儿子肖东,把我家门前那些他故意堆的石头收拾干净,过来签字按手印,这钱他就能拿走。”
肖兴签完字,没再看肖建一眼,转身就走。走出大叔叔家的门,他抬头看了看天,天空湛蓝,没有一丝云彩。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虽然有些疼,有些遗憾,但更多的是一种解脱。这场因赔偿款引发的风波,终于落幕了。只是他知道,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 比如那份曾经让他珍视的兄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