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献救灾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很快,王明远被带到了张家的书房。

    书房布置得颇为雅致,但王明远无心欣赏,径直走到书案前,铺开纸张,深吸一口气,提起笔。

    他此刻要做一件事,他将前世亲身经历过的那场灾难换来的经验和教训,结合这个时代的特点,快速梳理。

    把他能想到的,关于震后救灾的一切要点,都写下来!

    哪怕只有一丝可能帮到师父,帮到那些受苦的百姓,他都得试试!

    笔尖落在纸上,墨迹迅速晕开。王明远眼神专注,手腕沉稳,一条条清晰、务实的策略在他笔下飞快流淌:

    《救灾策》

    一、安民告示,稳定人心。

    除张贴外,组织衙役、里正等沿街宣讲,确保信息通达底层……

    二、设立集中安置点。

    提出分区管理,如生活区、诊疗隔离区、厕所区、物资发放区等,入区者发放登记凭条……

    三、开仓放粮,施粥济民。

    凭登记凭条按人头定时定量领取,专人监督,防止冒领、重复领取及哄抢……

    四、水源管控与防疫。

    在安置点设“疾疫观察哨”,发现发热、腹泻、呕吐者立即隔离上报……

    五、以工代赈,恢复秩序。

    凭登记凭条“做工”,领额外发放的生活物资,帮助府城尽快恢复秩序……

    六、医患救治,分级处置。

    分轻伤、重伤等不同等级病患,调用不同等级的大夫分级诊治,提高大夫利用率……

    七、严查治安,震慑宵小。

    设立举报点,对提供作奸犯科有效线索者给予奖励……

    八、信息畅通,快速响应。

    在各安置点、重要衙门、城门之间,设立固定或流动信使,确保政令畅通,灾情及时上报……

    九、灾情上报,请求支援。

    明确统计受灾情况,所需物资,用确切数据说话,禀报上官早日尽快拨粮……

    十、二次灾害预防。

    派人巡查各处山体、桥梁等险要地段,预防余震或降雨引发二次塌方、泥石流、洪水。危桥区域,立牌警示或暂时封闭……

    笔走龙蛇,墨迹淋漓。

    王明远写得飞快,几乎是不假思索。

    这些策略并非他凭空想象,而是融合了前世无数经验教训,结合本朝实际,力求最直接、最有效地应对眼前的危机。

    写完最后一条,王明远放下笔,长长吁了一口气。

    他拿起纸张,墨迹尚未干透。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条目,他心中依旧沉甸甸的。

    这些纸上谈兵的东西,能否真正帮到师父,或者有些师父已经做了,他所写能否让师父查缺补漏这都是未知数。

    但他必须去试试。

    他小心地吹了吹墨迹,待墨迹干后,将纸张卷起,紧紧握在手中。

    回到堂屋,大夫已经来了,此刻正在给父亲诊治。

    从大夫口中得到问题不大,只需静养半月的消息,他也松了口气。

    那么,接下来,他要去府衙!现在就去!

    给家人说了声后,王明远来到府衙后,往日里还算清静的衙门,此刻简直像炸了锅的蚂蚁窝。

    胥吏们抱着成捆的文书,脚步带风地穿梭在廊下,个个脸上绷得死紧,眼神里透着焦灼。

    王明远报了名号,门房的小吏认得他这位知府新收的弟子,不敢怠慢,立刻引着他往里走。

    到了内堂后,见到崔知府这位师父,王明远差点没认出来。

    这才两天不见!

    书案后头坐着的崔知府,哪里还是两天前那个红光满面、富态圆润的师父?

    眼下的崔知府,两个眼窝子底下是浓得化不开的青黑,像被人狠狠揍了两拳,脸颊也有明显的凹陷,嘴唇干裂起皮,要不是还穿着官服,此刻看起来真像路上的难民。

    他正埋首在一堆公文里,眉头拧成一个死疙瘩,听见动静才抬起头。

    “仲默?”崔知府的声音嘶哑得厉害,带着浓浓的疲惫,看清是他,那疲惫里又透出点微弱的亮光,

    “你……你没事?路上可曾遇险?华县突发地龙翻身,波及甚广,为师这几日焦头烂额,实在分不出人手去寻你……”他语速很快,带着深深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歉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