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烽火连天,携手作战(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道父亲的心血,早已被曹党窃取,并用来资敌?!北狄军队近年来战术越发刁钻难测,莫非正是得益于云家兵法?!用她父亲的心血,来屠杀靖朝的将士?!
无边的愤怒与屈辱瞬间淹没了云锦!她紧紧攥着那本羊皮兵书,指甲几乎嵌进掌心!曹党!北狄!你们欺人太甚!此仇不共戴天!
……
正面战场的厮杀已进入白热化。
北狄军仗着兵力优势,攻势一波猛过一波,靖军防线数次岌岌可危,全靠将士用命,死战不退,才勉强稳住阵脚。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无比漫长而煎熬。
云锦深知,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正面战场的血肉搏杀,更取决于信息的获取与博弈。
谁能更快、更准确地掌握敌我动态,谁就能掌握先机。萧辰的奇袭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信息的隐蔽与突然性。
她强压下因发现父亲兵法外泄而产生的滔天恨意,大脑飞速运转起来。
她的战场,不仅仅在伤兵营。
她立刻召来几名机敏可靠、略通北狄语的青蚨成员和云家旧部,下达指令:
“你们几人,立刻混入前线!不要参与搏杀,你们的任务是‘听’!倾听北狄军官的号令、对话,观察他们的旗帜变化、兵力调动!任何异常,立刻回报!”
同时,她让另外几人负责接收、整理从各个方向传来的零散信息:斥候的回报、前线溃退下来的伤兵的描述、甚至是从缴获的北狄物品中寻找蛛丝马迹。
一个临时的、简陋却高效的战地情报网络,在云锦的手中迅速搭建起来。
她仿佛又回到了商海搏击之时,只不过这次交易的筹码,是无数人的性命和战争的胜负。
信息如同涓涓细流,不断汇入中军帐,此刻由云锦坐镇。她站在沙盘前,根据这些信息,不断调整着代表敌我兵力的小旗,试图勾勒出战场最真实的态势。
“报!东北角敌军攻势突然减弱,似有部队被调离!”
“报!听到北狄传令兵呼喊,提及‘后方’、‘火起’等词,语气惊慌!”
“报!发现一支北狄骑兵脱离主战场,向野狐岭后方疾驰!”一条条信息被迅速核实、拼接、分析。
云锦的心跳开始加速。这些迹象表明,萧辰的奇袭可能已经得手!正在攻击北狄的后方!宇文烈开始慌了,正在从正面抽调兵力回援!
这是个关键时刻!必须让正面大军死死咬住敌军主力,绝不能让他们顺利回援!
她立刻修书一封,盖上萧辰留下的临时调兵印信,将分析出的敌情变化和自己的建议清晰写明,命快马立刻送往正面指挥的副将手中!
副将接到云锦的信,看到其中条理清晰、证据确凿的分析,大为震惊,立刻依计行事,命令全军加强反击,死死缠住正面的北狄军!
情报战的博弈同样惊心动魄。
北狄显然也意识到情报信息的重要性,派出了多股精锐小队,试图渗透、破坏靖军的通信线路和指挥系统。
甚至有北狄细作试图混入伤兵营制造混乱,被云锦安排的人及时发现并擒获。
在审讯一名被俘的北狄信使时:此人极其顽固,拒不开口,云锦注意到他即使昏迷,也死死护着胸口的一个皮囊。
她心中一动,命人取下皮囊。
皮囊内除了一般文书外,还有一封以特殊火漆封口的密信。云锦尝试了多种方法,小心翼翼地用沈砚配置的药水融开了火漆,并未损坏信纸。
展开密信,上面是以北狄文写就的军情汇报。
云锦迅速浏览,内容主要是关于正面战场的胶着状况和请求指示。然而,在信的末尾,有一句看似不起眼的附言:
“……依‘影大人’所供靖军布防旧例调整,然成效不及预期,疑其有所保留,或提供之布防图已过时……”
影大人?!布防旧例?!云锦的心脏猛地一跳!这个称呼……她曾在调查曹家时,于某些极其隐秘的往来密信中见过这个代称!
那是曹岳与北狄最高层级联系时使用的代号!
而这“布防旧例”……靖朝的军队布防规律,属于高度机密,能如此系统掌握并提供给北狄的……其人在军中的地位绝不一般!
甚至可能……是当年父亲那个级别的人物!血诏案的阴影,再次与眼前的战争无情地重叠起来!
那个隐藏在深处的、代号“影大人”的叛国者,不仅害了她全家,如今更是在战场上屠杀着靖朝的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