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虎穴智斗,他来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他话语含糊,却像一把毒刺,狠狠扎进云锦心中!

    父亲……当年竟还有过这样的生机?是谁在暗中操作?交易为何失败?宇文烈说的是真是假?!

    无数疑问瞬间充斥她的脑海,让她心神剧震,几乎难以维持表面的平静。

    宇文烈抛出的关于父亲生前可能存在的“交易”,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云锦心中掀起狂澜。

    但她马上清醒过来:这极可能是宇文烈扰乱她心神的毒计。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无论真假,此刻都不是探究的时机,活下去,逃出去,才是最重要的。

    北狄大营的气氛日益紧张。

    粮草被焚,军心涣散,前线败绩不断传来,宇文烈虽竭力弹压,但败局已定,军中弥漫着恐慌与绝望的情绪。

    看守云锦的士兵也变得焦躁不耐,动辄打骂。

    云锦意识到,机会或许就在这混乱之中。她不能再被动地等待救援或忍受折磨,必须主动创造机会。

    这一日,当宇文烈再次前来,以胜利者的姿态嘲讽靖军的某次小挫败时,他显然需要从她这里获取一些扭曲的成就感。

    云锦一改往日的冷硬抗拒,垂下眼帘,声音虚弱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松动:“…成王败寇,自古如此。王爷又何必再来奚落我一个将死之人…”

    宇文烈敏锐地捕捉到了她语气的变化,眼中闪过一抹精光:“哦?王妃这是…想通了?”

    云锦偏过头,似是不愿让他看到眼中的屈辱与挣扎,低声道:

    “蝼蚁尚且贪生…我只是个女人…这些家国大事,我…我累了…”

    她表演得恰到好处,将一个身心俱疲、意志濒临崩溃、却又强撑着一丝骄傲的贵族女子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宇文烈果然信了几分,或者说,他更愿意相信没有人能在他的手段下一直硬撑下去。他得意一笑:

    “早该如此!识时务者为俊杰。王妃若能弃暗投明,助本王一臂之力,他日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云锦沉默片刻,才仿佛下定决心般,轻声道:“…王爷想知道什么?我只是个妇道人家,军国大事并不知晓多少…或许…或许商队往来的一些消息…”

    她刻意将话题引向自己熟悉的商业领域,既符合她“锦娘子”的身份,降低宇文烈的戒心,又能伺机传递真假掺半的信息,甚至套取情报。

    宇文烈果然对靖朝内部的物资调配、物价波动、乃至某些官员的贪腐轶闻很感兴趣——

    这些信息有助于他判断靖朝的后勤能力和内部矛盾。

    于是,一场危险的智斗在囚笼旁展开。

    云锦“小心翼翼”地透露一些半真半假、或已过时的商业信息,偶尔“不经意”地夹杂一两条看似无关紧要、实则能误导宇文烈判断的消息:例如夸大某地粮荒,或暗示某条商路因战事影响已废弃。

    同时,她以“感慨”、“抱怨”的形式,巧妙地向宇文烈套话:

    “…唉,若是往日,江南的丝绸茶叶何等紧俏……如今战乱,怕是都便宜了那些胆大包天的走私贩子了…听说他们甚至能打通关节,将物资运到…运到关外…”她装作失言,慌忙住口。

    宇文烈正听得入神,闻言嗤笑:

    “哼,区区走私贩子算什么?真正的‘大手笔’,你们靖朝内部某些‘大人物’才…”他忽然意识到失言,猛地停住,警惕地看了云锦一眼。

    云锦立刻低下头,装作害怕的样子:“妾身失言了…”宇文烈见她如此,戒心稍减,反而生出一种炫耀的心理,冷笑道:

    “告诉你也无妨。你以为本王大军为何能支撑至今?仅靠劫掠吗?若无你们靖朝‘自己人’源源不断输送粮草军械,本王岂能……”

    他虽未明说,但话中之意已昭然若揭!坐实了曹党乃至更高层持续资敌的卖国行径!云锦心中冰寒刺骨,面上却不敢表露分毫。

    几次“交谈”下来,宇文烈对云锦的“顺从”颇为满意,看守也略微放松了些。

    云锦利用这微小的空隙,开始暗中观察营地的布局、巡逻规律、马厩位置、以及宇文烈王帐的准确地点。

    她将看到的、听到的一切信息,默默记在心中。她无法书写,也无法传递,只能等待时机。

    一日,一名负责给她送馊饭的年轻北狄士兵,在放下碗时,似乎无意地用手指极快地在满是污渍的碗底划了一个奇怪的符号——

    那竟是青蚨组织内部表示“已看到,等待指令”的暗号!

    虽然极其微弱模糊,但云锦绝不会认错!是秦锋!或者是他派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