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县科委的考察(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晨雾还没散,村支书踩着露水跑过来,手里攥着张印黑字的纸条,纸边被汗浸得发皱。“苏瑶!苏瑶!”他在温室门口直跺脚,声音惊飞了檐下的麻雀,“县科委的人今儿来,要看看你的育种项目!”苏瑶正给番茄掐尖,听见这话手一抖,指甲掐断根嫩枝。绿色的汁液沾在指尖,带着股青涩气。“啥时候说的?咋不提前打个招呼啊?”
她扯下围裙擦手,帆布上的泥土蹭在胳膊上,留了道灰印。“
昨儿下午才接到电话,我连夜让二柱子去公社借了张新桌子。”支书往温室里瞅,眼睛瞪得溜圆,“你看这番茄,红的绿的挂着多喜人!就是这地……是不是该扫扫?”苏瑶顺着他的目光看,地垄上还留着星辰昨晚浇水踩的脚印。
“来不及了。”她拽着星辰往屋里走,“快去把你的实验记录本拿来,再带上张教授的检测报告。”星辰的布鞋后跟磨塌了,跑起来趿拉趿拉响。刚把桌子搬到院子,村口就传来汽车喇叭声。
不是拖拉机的突突声,是“嘀嘀”的清脆响,村里人还是头一回听见。
二柱子趴在墙头喊:“来了!黑色小轿车!跟电影里的一模一样!”苏瑶赶紧理理衣角,那件打补丁的蓝布褂子被她拽得平平整整。车门打开,先下来个穿中山装的中年人,皮鞋锃亮,踩在泥地上差点打滑。后面跟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背着黑皮包,看着比星辰大不了几岁。
“苏瑶同志吧?我是县科委的老赵。”中年人伸手,掌心热乎乎的,“这位是小李,负责技术记录。”苏瑶的手在围裙上蹭了又蹭,才敢握上去,粗粝的掌心擦过对方虎口,两人都微微顿了下。
“赵同志,里面请。”支书在旁边打圆场,“咱这地方偏,委屈你们了。”老赵摆摆手,眼睛一下子被温室里的番茄勾住:“听说你们种的是太空种子?产量咋样啊?”苏瑶心里一紧,这才是关键问题。进了温室,塑料布上的水珠滴下来,砸在番茄叶上“啪嗒”响。
老赵指着最高的那株,上面挂着八九个果子问:“这株能结多少?”苏瑶刚要开口,星辰抢着说:“平均每株能结七斤,比普通番茄多两斤半呢!”他手里的记录本晃了晃,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数字。
小李推了推眼镜,掏出尺子量株高:“行距多少?用的啥肥料?”一连串问题像连珠炮似的砸过来,苏瑶定了定神,从改良土壤说起,硫磺粉的用量、浇水的频率,连灵泉水也换了个说法:“我们用的是后山的泉水,矿物质含量高。”
老赵没说话,蹲在慢苗那片地,捏起把土在指间捻着:“这土以前是碱性的吧?改得还不错。”
苏瑶心里咯噔一下,他咋看出来的?老赵像看穿她心思,笑了笑说:“我以前也是种地的,土性可瞒不过我。”翻实验记录时,小李突然指着慢苗那段问:“这里的数据咋断断续续的?”星辰的脸一下子红了,攥着铅笔头说:“当时苗长得不好,我急得都哭了,漏记了几天。”苏瑶赶紧补充:“后来我们补测了土壤,把改良的过程都补上了。”
老赵一页页翻着,手指在“部队医院采购”那页停住:“还跟部队有合作呢?”陆战野不知啥时候站在门口,军装熨得笔挺:“没错,我们签了年度协议,保证药材质量。”他声音洪亮,带着股不容置疑的劲儿。从温室出来,老赵盯着晾晒的板蓝根问:“有效成分高三成,有检测报告吗?”
苏瑶赶紧递上张教授的报告,纸页被风吹得哗哗响。老赵看得仔细,连签名都对着光看了半天,突然问:“你们想不想扩大种植规模?”这话来得太突然,苏瑶张着嘴没合上。支书在旁边捅了捅她,她才反应过来:“想啊!就是缺技术、缺资金……”
老赵和小李对视一眼,小李从包里掏出份文件:“我们这次来,就是想看看能不能设个示范点。”“示范点?”苏瑶的心像打鼓似的跳。老赵点点头,指着药厂后院说:“县里正缺农业创新的典型,你们这项目符合政策。要是能成,会有补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