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没有脸(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它只是进入了一种“静默周期”。

    每隔七天,这股频率就会像心脏一样搏动一次,释放出一道脉冲,指向下一个需要被清算的节点。

    今夜,正是第七天。

    就在刚才,耳机里的静电噪音中,一段极其微弱却极有规律的异常震动被他成功捕捉。

    经过比对,信号源来自市立图书馆古籍修复部的深层冷却系统。

    而那震动的节奏,竟然与苏晚萤描述的、蚂蚁传递给她的摩尔斯电码高度吻合。

    他立刻在身旁的电脑上进行破译,很快,一行字符出现在屏幕上:一组指向城南废弃社区诊所档案室的新坐标。

    但更让他心跳加速的是,在坐标数据末尾,附加了一小段独特的二进制编码符号:●●●○○○●●。

    是“38”。

    小舟的呼吸一滞。

    他瞬间明白,沈默留下的“残响”系统,已经进化了。

    它不再需要被动地等待指令,而是开始根据已有的线索,自主筛选和定位目标。

    他迅速翻出一张泛黄的城市旧地图,用红笔标记出那个位置。

    当他的指尖落在那个小小的红点上时,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家七年前就已废弃的诊所,正是林秋棠当年首次因为精神问题就诊的门诊点之一。

    苏晚萤没有片刻耽搁,连夜驱车赶往那个废弃的社区诊所。

    眼前的景象让她皱起了眉,原本破败的建筑已经被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的快递中转站。

    她深吸一口气,借口寻找一个遗失的重要包裹,成功混入了仓库内部。

    在堆积如山的包裹和传送带的轰鸣声中,她敏锐地在仓库最深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排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锈蚀铁皮柜,显然是旧建筑的遗留物。

    她观察四周,避开监控探头的死角,从随身工具包里取出一把小巧的热风枪。

    凭借在博物馆修复古代青铜器锁具的经验,她对着锈死的锁芯轻柔地烘烤,利用金属热胀冷缩的原理,只听“咔哒”一声轻响,抽屉被拉开了。

    里面堆满了已经碳化的病历残页,一碰就碎。

    她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叠,打开便携式紫外线灯。

    在幽蓝的光线下,一张被烧得只剩一半的精神评估表上,一些字迹赫然显影。

    患者姓名栏虽然模糊,但依然能辨认出“林”字的残迹。

    而在医生签名处,签的并非人名,而是一串潦草的代号:D38。

    苏晚萤的心跳几乎要冲出喉咙。

    她正要拿出手机拍照取证,一股彻骨的寒意忽然从背后袭来。

    她猛地回头,只见一只油亮的蟑螂正沿着布满灰尘的墙壁向上爬行。

    它的轨迹并非直线,而是与之前那只蚂蚁如出一辙,在粗糙的水泥缝隙间,划出了一个完整的、带着挑衅意味的“启”字。

    她脑中轰然一声,想起了沈默日志里那段用指甲深深划出的压痕:“当我选择修改尸检报告那一刻,我就成了凶手之一。”她缓缓转回头,目光死死地盯着那串代号,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低语:“现在,轮到你开口了。”

    与此同时,接到小舟密报的阿彩,也抵达了快递站的外围。

    她没有进去,只是选择了与站点正门相对的一整面围墙。

    在黎明前最深沉的黑暗中,她用尽了最后几罐喷漆,在墙上喷涂了一幅占据了整面墙的巨型人脸。

    这幅脸没有眉毛,没有鼻子,只有一双巨大到不成比例的眼睛,空洞地凝视着街道。

    而在那双巨大的瞳孔中心,她用猩红色喷上了两个数字:38。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薄雾,洒落在这面墙上时,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整幅画突然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视觉错位感,从某些角度看去,那双巨大的眼睛仿佛在极其缓慢地眨动。

    第一批上班的快递员路过时,诡异的事件接连发生。

    有人毫无征兆地扔掉手中的包裹,跪在地上失声痛哭;有人则像疯了一样,拼命擦拭着自己的手机屏幕,尖叫着说所有收件人的名字都变成了“林秋棠”。

    就在那幅巨画正下方的地砖缝隙里,一株早已枯死的野草根部,竟渗出几滴暗红色的液体。

    液体在尘土中汇聚,缓缓聚成一行歪歪扭扭的小字:“你说你只是转发指令……可你知道指令通向哪里吗?”

    远处,一辆装满包裹的大型货车缓缓驶出站点。

    车厢侧面的条形码标签在晨光下反着光,若有人用扫描枪对准,会发现扫描结果显示的目的地编号正是:038。

    车轮碾过路边的一小片水洼,溅起浑浊的水花。

    在水洼的倒影中,驾驶座上那个人影,没有脸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