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要着饭了(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像平常那样骂他。过年了么,打骂孩子不好。
京城,吴大伟父母去了东城区过年,今年儿子不在家,干脆去老母亲那边和大哥一家过年吧。
罗家栋父母如今则是想开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两口子把路平安带给他们的好东西给孙子辈儿几个孩子带了些,盯着他们吃了,然后就坐到一边静等开饭,准备吃了年夜饭就回罗家栋房子那边住。
他们家情况特殊,总是少不了吵吵闹闹。这不,年夜饭还没做好,饺子都还没包完,罗家栋大嫂又开始出幺蛾子了。
"爹,妈,呵呵,我们有事儿和你们商量一下。"
这女人是个没头脑的,想一出是一出,她一撅屁股,老两口就知道她没憋好屁。
罗家栋父亲难得的霸气了一回:"老大家里的,按道理来说我这个当公公的,和儿媳妇说话得注意分寸。
但是你要是不开眼,非得在过年的节骨眼上给我老罗找难堪。
呵呵,我这个当公公的也就不怕人笑话了。
反正我丢人现眼的,名声臭大街,如今整个京棉厂谁还不知道我老罗?
老大家的,你可别逼我在最喜庆的时候扇你啊!"
罗家栋父亲这个老好人难得的发了火,别说,还挺吓人,几个小辈噤若寒蝉,连个屁都没敢再放。
谢名章他们下午依然在劳动,只不过所有人都是有气无力的磨洋工,领导们是鼓励也不好使,喝骂也不顶事儿,于是草草收场下工了。
下工的同时,他们被严令必须参加晚上的忆苦思甜思想报告会,谁都不能借口不来,否则严惩不贷。
谢名章他们排队进了食堂,一人打了一碗忆苦饭,坐在桌子后面,闻着那股说酸不酸,说臭不臭,仿佛泔水般的味道,一个个跟死了爹妈一般。
台上,领导慷慨激昂,大声的讲述着光荣历史,回忆当年的同时还不忘顺便拿自己举例,说自己小时候过的多么多么惨,回忆起来被饿死的亲人,那叫一个热泪盈眶。
接着是背后里使坏的小人上台,原本以为只是一个人,哪知连着上去七八个,其中还有和谢名章一个宿舍的。
他大声且高调的剖析内心思想,说自己之所以提议让大家吃忆苦思甜饭,正是在积极向上的劳动生活中,让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过去多不容易啊?我们如今的生活是好了,可就要忘了那些老一辈的奋斗精神么?
那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啊,我们不仅不能忘,还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还要用之与各种敌人对抗,并且取得胜利!
所以我提议,以后将这个传统的,落后的,腐朽的过年旧俗改换成新形势下的思想报告会,并且像我们的红心一般,永久不变。"
他高调,有人比他还高调:
"我提议,以后每个月都吃一顿忆苦思甜饭。"
"我提议七天一次!"
上面一边讲,下面一边哭,知青们想着远方的亲人,感受着自己过年都不能休息半天的惨状,关键是口中的猪食真让人难以下咽,只能闭着呼吸生吞,剌的喉咙一阵阵难受。
惨惨惨,凄凄惨惨戚戚,如何能不哭?
领导随机挑选出两个倒霉蛋,问他们为什么哭!其中就有谢名章。
"报告,我是想起了那些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有感而发,这才没忍住。"
"你呢?"领导指向了谢名章,问他为什么哭。
谢名章哽咽着说:"我是想起了如今的美好生活,对比先辈们的艰辛困苦,我真是太幸福了。
感动之余,喜极而泣啊。"
旁边,立马就有不同的声音传来,那几个高调的人可不会轻易放过他。
"是吗?那你怎么不大口大口吃呢?
谢名章!你不会是嘴上一套,心里却是另一套吧?"
"怎么可能?我是在想,老一辈恐怕想吃到这么一碗饭也不容易吧!?肯定是珍惜无比,舍不得一下子吃完。
既然你怀疑我,那好,请大家看我实际行动!
谢名章眼一闭,端起那碗猪食,几口就扒了下去,噎得脖子一伸一伸的,那是硬吞啊!旁边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生怕他被噎死。
吃完后,谢名章还要抹抹嘴,把嘴角残留的饭渣子呡进嘴里,同时表现出一副忆苦饭十分美味、自己领悟了老一辈的艰苦奋斗精神、成功体会到老一辈精神内涵的模样。
旁边的一众知青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心里暗暗佩服——谢名章,你果然不愧是个能想起捐工资这一招的狠人儿!牛逼啊!
几个高调的积极分子见没难住谢名章,刚想换一招,谢名章当众宣布自己领悟到老一辈精神后做出的一个决定——
"领导,我要求把我调去最艰苦,最困难的地方去,我要学习老一辈的精神,我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听说兴安岭那边最需要人,我要去那边,请领导批准!"
谢名章也是不想和这群王八蛋玩了,一个宿舍的啊,平日里表现的亲亲热热的,一开说话就是咱们是战友,就是咱们是老乡。
咋了,老乡见老乡,背后给一枪是吧?我自认为也没得罪过你们,你们就那么想要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