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我的荣幸,沈院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蓝星历纪元2017年,秋。

    京都,华国航天深空探测与控制中心。

    巨大的弧形主屏幕上,正实时显示着数亿公里外,盘古号小行星采样返回舱的最终轨道修正数据。

    大厅内灯火通明,键盘敲击声与指令回复声此起彼伏,气氛紧张而有序。

    沈清寒一身笔挺的深蓝色航天局制式服装,站在控制大厅的二层观测台,眸光清冽,专注地审视着每一组滚动流逝的数据流。

    年仅二十岁的她,已是这座国家级深空控制中心的首席技术顾问,实际主导着多项尖端航天任务。

    “盘古号最后一道指令链校验完成,姿态发动机准备点火。”

    她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系统,清晰冷静地传达到每一个相关岗位。

    一年前的乌拉纳斯之旅,仅仅是华国星辰大海征程的起点。

    归来后的沈清寒,并未停歇。

    她将外星采集样本和浩瀚的宇宙数据交付国家顶尖实验室后,便立刻投身于新一轮的航天规划中。

    基于大影系列的成功经验,她主导设计了更侧重于精细化探测和资源利用的“娲皇”系列探测器,以及眼前正在执行的“盘古”小行星采样任务。 “倒计时十分钟准备。”

    大厅内变得更加安静,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知道,这次任务的目标小行星“2016-HQ”富含地球上极度稀缺的铂族金属,其轨道特性使得采样窗口极为短暂,对控制精度要求极高。

    费贺站在观测台的角落,目光始终追随着那道清瘦却异常挺拔的身影。

    他今天休息,特意过来等她下班。

    望着她指挥若定、仿佛天生就该属于这片星海的模样,费贺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自豪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牵挂。

    求婚成功后,他们相聚的时间反而因为彼此事业的繁忙而变得更少,但他无比支持她的一切选择。

    “姿态发动机点火成功!轨道参数吻合预期!”

    “采样臂展开!”

    “接触!采样进行中!”

    一系列指令顺利执行,大厅内开始隐隐涌动起兴奋的情绪。

    然而,就在采样即将完成的最后时刻,主屏幕一侧突然弹出一连串剧烈的红色警报!

    “警告!小行星局部发生意外崩塌!”

    “采样器遭遇碎片撞击!”

    “通讯信号受到强烈干扰,数据断续!” 突发状况让大厅内瞬间哗然,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这次任务耗资巨大,前期准备长达数年,若失败,损失难以估量。

    “冷静。”沈清寒的声音依旧平稳,没有丝毫波动。

    她的双手在控制台上飞快操作,调出备用通讯链路,漆黑的瞳孔深处似乎有微光流转,远超常人的大脑正在以恐怖的速度处理着海量异常数据,模拟着各种应对方案。

    “启动夸父应急协议。切换至激光通讯中继阵列,频率校准至……”

    她语速极快,报出一连串复杂的参数,“过滤干扰源,重点接收采样器结构完整性数据。”

    技术人员立刻依令行事。

    奇迹出现了,几乎中断的信号再次稳定下来,虽然微弱,但关键数据开始重新传回。

    “采样器主体结构保持完整,机械臂部分受损,但……核心样本舱已密封!”

    负责监测的工程师激动地喊道。 片刻沉寂后,巨大的欢呼声震耳欲聋,响彻整个控制中心!

    沈清寒微微松了口气。 “继续监测返回舱轨道,确保分离程序万无一失。”

    她转过身,恰好对上费贺望过来的视线。

    隔着忙碌的人群,费贺朝她竖起大拇指,眼中是满满的赞赏与爱意。

    沈清寒轻轻点头,眼神交汇间,一切尽在不言中。

    *

    数月后,“盘古”号返回舱成功着陆于西北荒漠的预定区域,采集到的珍贵样本远超预期,引发了材料学和天体物理学界的又一次震动。

    但沈清寒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深远的地方。

    京都郊外,一座新落成的、戒备森严的科研基地内。

    这里是华国“南天门”计划的核心总部,一个旨在建立永久性近地轨道空间站和月球科研前哨的宏大项目。

    年仅21岁的沈清寒担任该计划的总设计师兼首席科学家。

    巨大的全息沙盘上,勾勒着未来星际空间站的复杂构型和月球基地的宏伟蓝图。

    沈清寒正在与一群平均年龄比她大上两三轮的顶尖工程师和科学家们进行研讨。

    “……基于乌拉纳斯岩石样本分析出的新型复合材料,完全可以承受月球表面的极端温差和辐射环境。”

    沈清寒指着全息图上月球基地的外壳结构,“第三模块的生命维持系统,我建议采用闭环生态系统的升级版,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