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试镜起(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nbsp;直至忙到凌晨三四点。

    来到第二天。

    在李洛等人挥手相送中,装着各种试镜服装的车辆按着喇叭离开招待所。

    奔上前往京城的长途之旅。

    等到车辆离开,李洛又在郑小龙、柳城陪同下巡视起施工现场,能不能看懂具体情况是一回事,但是视察这个行为是绝对不能少的。

    就算有监察人员也是如此。

    人性极为复杂,有些人觉得不糊弄你一下都算吃亏。

    等到忙完这一切。

    郑小龙兴奋地收拾好东西,和李洛一起直冲云霄,满怀期待地迎接《甄嬛传》的选角工作。

    十月十五号。

    星火影视往外发出试镜要求。

    十月十六号。

    李洛奔赴横店探班。

    十月十七号,在桐庐视察星火影视基地建设工作。

    十八号这天。

    当他和郑小龙踏入星火影视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就是数以千计算的试镜资料,大大小小的明星艺人,影视、传媒、音乐、舞蹈等学院的学生。

    这些人的资料。

    足足堆放了十几个文件筐。

    本来传媒、音乐、舞蹈学院的人根本就不在星火影视考虑范围内,单是架不住消息不胫而走,各种传真如雪花般飘过来。

    来到此时。

    林月再直观不过地感受到,之前洛哥说的不怕被挖是什么意思。

    这个行业极为光鲜靓丽。

    不仅有名、有利,还能最大程度满足各种天马行空,大多数人都幻想过能在大银幕、小屏幕中饰演种种光怪陆离的角色。

    快意江湖的侠客、艳绝群芳的公主,带兵打仗的大将军。

    种种幻想。

    都可以在镜头前得到满足。

    而影视行业总是僧多粥少,平台和机会比个人实力更加重要,每年都会有数百上千的俊男美女涌入行,这里面绝对不缺乏有天赋的。

    可没有机会。

    任凭你天赋再好都没用。

    只要亲手把控住平台,再掌握着各种表演机会,就算让你挖走几个人又怎么样。

    大不了。

    再捧红几个就是。

    “咚咚。”

    李洛挥手敲打桌子,清脆的声音让林大经理、郑小龙导演、编剧王晓平、影视制作部经理孙杰以及两三个打下手的同事连忙目光集中到他身上。

    “化妆的、疑似整容的、硬性条件不达标的。”

    “通通淘汰!!!”

    “按照角色要求,先做首轮筛选。”

    “干活!”

    会议室在他的一声令下迅速忙碌起来,一沓沓试镜照不断分发出去,再对照着白板上的角色要求进行飞快比对,明显不符合的就直接扔到一边。

    这里面少说两三千份资料。

    除了重要角色,没人会有心思慢慢端详。

    运气不好的时候,就算符合角色要求也会被不小心丢掉,可是没办法,运气有时候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环视一圈。

    李洛回身坐到椅子上。

    两三千份资料其实完全不算多,比起那些动不动就几万人海选、十几万人海选的剧组,星火影视算是够低调了,不过跟那些搞海选的比起来。

    这里的含金量简直突破天际。

    “洛哥。”

    赵学静将写上甄嬛二字的方形塑料筐端过来,小心翼翼地放在他面前。

    “谢谢。”

    李洛微笑道谢。

    郑小龙兴奋地闪现到身边,他老婆王晓平紧随其后。

    作为导演和编剧。

    这两人当然对女主角有发言权。

    虽然说最终拍板的权力被李洛牢牢握住,但他们还是可以做出一定影响,不过现在也谈不上什么施加影响,单纯只是好奇有谁来竞争角色。

    女主角成功与否。

    对这部《甄嬛传》来说至关重要。

    事实上。

    对任何电视剧都是如此。

    任何一部影视作品能够获得成功都是多方合力的结果,可这里面还是有侧重点的。

    非特殊情况。

    电影可以理解成导演的艺术。

    而电视剧。

    则更侧重于编剧和演员。

    去看电影的时候通常都是说去看冯晓刚的电影、老谋子的电影、陈凯戈的电影、王京的电影、王家伟的电影,挂在电影前缀中的基本都是导演。

    导演负责整体的艺术风格。

    在短短一个多小时内,用镜头、用演员的表演来控制故事节奏。

    同一个剧本。

    可能每个导演拍出来的感觉都不一样。

    除非那些特质极其明显的演员,否则很难突破这一点。

    可电视又是另外一回事。

    电视剧更着重于故事,长达几十个小时的故事必须足够精彩才能吸引观众看下去,这方面就特别考验编剧的功力,只可惜内地往往很少重视编剧。

    写好的剧本,仿佛谁都有资格去做出改动。

    想要加戏。

    临时塞个演员进来。

    制片方琢磨一下,拍着脑袋给出意见。

    甚至还有些演员瞎几把乱改,有些剧最终拍出来的效果就烂得跟一坨似的。

    演员方面。

    同样是电视剧的重中之重。

    由于时长缘故,这长达数十个小时的表演中,戏中主演要有足够的个人魅力、表演张力来吸引观众们满怀期待地往下观看。

    这里跟电影。

    来了个极为有趣的相反。

    大家讨论的往往变成陈道铭的电视剧,陈保国的电视剧、赵本讪的电视剧。

    电视剧导演。

    在这个时候鲜有人提起。

    剧固然可以捧人,但是好的演员同样能撑起一部剧。

    “这个可以!”

    看着李洛手中拿起的第一张大头照片,郑小龙当即兴奋地点头,表示对方毫无疑问能进入试镜环节。

    不动声色地看了看照片。

    李洛将其翻转。

    年龄:三十二岁,性别:女。

    身高:162CM。

    体重:47KG。

    曾参演作品:电视类有《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京华烟云》等,电影类有《少林足球》、《天下无双》、《玉观音》等。

    形象没问题,演技也绝对拿得出手。

    都说刘茜茜是血牛。

    在李洛看来自己这个学姐才是内娱第一血牛,无论作品国民度还是知名度其实都超过刘天仙,奈何血条再厚也架不住作死。

    想了想。

    李洛随手将其放进试镜名单中。

    用是不可能用的。

    以对方那种急功近利的做事风格,就算东窗不发,西窗也会破,如果还想吃《甄嬛传》的长尾收益,那么就不能跟对方搭上关系。

    但是现在。

    用对方来增加竞争压力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个.”

    看着下一张照片,编剧王晓平有些犹豫:“她的演技不错,只是能演得出那种少女感吗?”

    上戏宋嘉。

    作品演了不少,可目前没什么拿得出手的。

    演技确实不错。

    和刘佳玲演的《好奇害死猫》中呈现出来的状态相当抓人眼球。

    虽然她的年纪虽然比赵微还小。

    只大李洛两岁。

    但是宋嘉面相偏成熟,少妇感更加强烈。

    “嗯。”

    李洛想了想,随手将照片递给赵学静:“打电话给宋嘉的经纪公司询问是否愿意演嫔妃,如果愿意的话再看看有哪个角色更加契合。”

    听到这里,郑小龙跟着点头。

    虽然演甄嬛不合适,不代表着演其余角色也不合适。

    事实上。

    很多演员奔着女主来其实是想搏个头彩,又或者是一种试镜策略,比如说张驿当时明知道自己演不上许三多,可还是写了三千字的自我推荐信。

    表示就算演不上许三多。

    同样希望有机会加入到《士兵突击》的拍摄工作中。

    这样一搞。

    康洪镭索性就把史今给了他。

    就算退而求其次。

    对很多演员来说,其实也是甘之若饴的。

    接下来出现在李洛手中的照片看得郑小龙夫妇眼花缭乱,年纪相仿的女明星接踵而至,有刚出道不久的,也有奖项傍身的实力派。

    就算是京圈大导。

    他都没信心让这些明星如此蜂拥而至。

    1.5亿制片经费加上大导,还有现在国内最火的男演员才能有如此盛况出现。

    看完主演,还得看配角。

    出现在眼前的一个个女演员,看得李洛乱花迷人眼,李兵兵、马伊利、李小路、颜丹尘、孙丽、唐烟、蒋新、姚尘、郝雷、李晓冉

    李吣、姚迪、秦兰、蒋琴琴、辛芷雷。

    他都数不过来。

    搅动内娱风云的一个个女明星,这些小花、中花、大花大多都捏在手中。

    女星多。

    男星想要加入进来的也不少。

    演《庆余年》的张若云,新版《神雕侠侣》的陈骁,华艺兄弟把井柏燃推了过来,林更辛这个家伙后来挺火的,好像演了《步步惊心》。

    自己的学弟罗缙也在其中。

    极为有趣的是。

    像黄晓铭、陈昆、陆易之类的当家小生却集体缺席,虽说咖位不如李洛,人气不如李洛,但是他们在各自领域依旧活得滋润。

    就算是电影。

    很多人也不愿意跑过来演配角,降自己的咖位。

    这一张张映入眼帘的青涩面孔。

    看得李洛双眼发光。

    在他看来这些人其实也代表着一座座小金矿,值钱程度不亚于《甄嬛传》,只因为他们都是经过资本验证的,不用自己反复试错。

    这一匹匹马,都是在后世能成功跑出来的。

    借着这个机会。

    自己非得签上一两个不可!

    忙碌中。

    这些试镜资料不断做出分类、筛选。

    手上的牌虽然多,但也不能搞成一锅大杂烩,组演员阵容有时候就跟搞宴席差不多,得讲究个荤素搭配、主次有分,这样吃下去才会爽口。

    一张张试镜照上下纷飞。

    从星火影视打出去的电话接连不断,接到试镜通知的人欣喜若狂。

    更多的人。

    仍在焦急地翘首以盼。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