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哺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这一日的早朝,群臣发现,金銮殿上的洪武大帝格外精神抖擞。

    朱元璋一改往日疲倦阴翳的神色,他今日就连听政之时,嘴角边都带着若隐若现的笑影。

    下朝之后,他第一时间来到坤宁宫,吴桐在此已经等候多时。

    昨晚一夜没睡的不止吴桐一人,马皇后默默守着酣睡的朱元璋,也是整夜都没有合眼。

    可她毕竟是年过半百的身子了,比不得吴桐这样的现代年轻人,如此漫漫长夜熬下来,自然有些吃不消。

    朱元璋去上朝后,吴桐立即叫来宫人,让他们服侍马皇后歇息,自己则为马皇后诊脉,结果发现马皇后果然身体有些抱恙。

    当朱元璋来到坤宁宫时,正瞧见吴桐开了一副方子递给王德成,让老太监赶紧去按方抓药。

    “按吴院判说的做,快点!”朱元璋抬脚踢了一下王德成的屁股,此时此刻,他对吴桐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马皇后躺在床上,看着神采飞扬的朱元璋,脸上不免也流露出了笑意。

    “启禀陛下。”吴桐搁下墨笔,起身说道:“皇后娘娘彻夜未眠,加之早春天寒露重,有些微染上风寒,细心调理则可,不成大碍。”

    “吴院判妙手,咱信得过!”朱元璋用力拍了拍吴桐的胳膊,笑着说道。

    君臣二人走出殿外,踏着满地水渍未干的金砖,缓缓步于廊下。

    一场春雨过后,天色正晴,庭外花枝舒展身姿,纷纷止不住的漫进小窗墙沿。

    朱元璋望着满园春色,一句“四月花竞巧”脱口而出。

    他看向身后的吴桐,眼底不由浮现起一丝欣赏。

    “先前,咱觉得你年纪轻轻,必不可能有什么大本事。”朱元璋背着手说:“直到昨晚,你让咱睡了那么好的一觉,咱才发觉看走了眼。”

    说罢,他停下脚步,侧过头问道:“你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吴桐笑着拱手作答:“唐代白居易在《貘屏赞》中,称其‘寝其皮辟瘟,图其形辟邪’。”

    “食梦貘擅吞世间凶魇,昨夜臣以颂钵之音引导,使神兽离屏入梦,再加之殿外蓝裴二将的浩然正气,自可驱散噩梦。”

    听罢这番话,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

    老皇帝转而垂下头去,眼底悄然闪过一丝落寞的神情。

    “归根结底,是咱造下的杀孽太重了。”他摇摇头,低沉的语调中不无叹息:“可是治国难啊,单说胡惟庸那桩案子,若不以儆效尤重典严办,怎么能令群臣震慑啊。”

    吴桐抬眼看着庭外春光,缓缓开口:“陛下,您梦中的那些婴灵厉鬼,并非是胡党亡魂——换言之,症结不在此处。”

    “嗯?”

    老皇帝闻言一怔,眉宇间满是不可思议:“咱杀胡惟庸党羽三万,你却说那些索命亡魂不是他们?”

    吴桐并没有作答,他望着庭外空荡荡的晴空,叹了口气。

    “昨日臣入宫时,见皇城四处皆有宫人,在梁宇间捣毁鸟巢。”吴桐徐徐说道:“而后听王公公说,是陛下您嫌鸟雀啼鸣,扰得心烦意乱,故此下令掏掉宫中全部鸟窝。”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脸上满是困惑的神情。

    “这和咱的噩梦……有什么关系吗?”他不解问道。

    “幼鸟尚未全羽,或烫死于烙铁,或摔死在地上。”

    吴桐眼含悲悯,他直视着朱元璋,一字一句说道:“当亲鸟返归,发现巢穴倾覆,儿女横死,便久久徘徊不肯离去,最终悲怆啼血,绝食身亡。”

    说罢,他从身侧药箱里掏出一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赫然是一只干瘪的燕子尸体。

    “陛下请看,这是臣昨日拾到的母燕,听太监们说,它已盘旋三日不曾离巢了。”吴桐托着燕子,递到朱元璋眼前:“它至死还守护着早已摔死的幼雏,臣解剖之后,发现它把自己活活饿成了具空壳。”

    一时间,噩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