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瓮中捉鳖?谁是鳖!(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了西门庆许多事务,他弓着腰一一答应下来。

    吕轼果然没有食言,第二日就任命西门庆为阳谷县押司。

    接连几日,西门府前车水马龙,前来送礼拜贺的人络绎不绝,但西门庆却统统避而不见……

    谁也不知道,一出更大的好戏即将上演。

    当然,这几日一到子夜,西门庆也不好过,出了两手痛成鸡爪状,左足涌泉穴的剧痛,每每让他疼出一身大汗。

    他唯一的办法,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日出日落,西门庆在征得武松同意的前提下,于药谷后岗寻了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将武植安葬。

    武松哭成了泪人,西门庆肃立一旁,心中也满是不忍。

    这一日,终于到了刘唐行刑的日子。

    听说要在城外砍那红毛鬼的头,老百姓一大早就把东门外挤得水泄不通。

    城门外,早已建好一座一丈多高的断头台。

    昨夜里就阴云密布,到天亮更是灰蒙蒙一片,压得人心头发沉。可怪的是,老百姓反倒觉得这阴沉沉的天气,最配得上砍头见血的日子了。

    人群中,就连身着孝衣的潘金莲也来了,挤在人群中如一朵俏生生的小白花。

    县衙两旁道路上的柳枝上凝着霜花,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银光。突然三声炮响震落枝头冰凌,百余衙役押着囚车碾过结霜的青石板路。

    “让开!都让开!”为首的班头挥动水火棍,棍梢扫过围观者的鼻尖。

    囚车里,刘唐乱蓬蓬的红发沾着草屑,大声咒骂:“直娘贼!爷爷做鬼也要啃你们的骨头!”

    人群中有人道:“门牙都没了怎么啃?”

    众人大笑。

    新搭起的断头台高两丈,宽五丈,刽子手正用粗布擦拭着鬼头刀。

    不远处土丘上,吕轼身着补丁官服端坐案前,身后西门庆一袭月白直裰,与武松分列吕轼身后。

    “胡主簿,时辰到了吗?”吕轼指尖轻叩案几。

    “午时三……”县主簿胡月的尾音突然变调。只见东面官道上,十余个挑夫扛着枣筐横冲直撞。为首的虬髯汉子铜锣一敲,满筐红枣突然铺天盖地洒向衙役。

    班头刚举起棍子,忽觉脖颈一凉。扮作挑夫的晁盖反手抽刀,刀背上的九环叮当乱响。枣筐底寒光乍现,七八柄朴刀已架上官差咽喉。

    河堤西侧突然传来芦苇断裂的脆响。

    五辆满载青蒿的板车竟撞开栅栏,车把式扬鞭甩出银蛇般的弧线——鞭梢扫过处,三个衙役捂着眼睛惨叫倒地。林冲摘下斗笠,枪尖挑飞迎面射来的弩箭,一踏木车架板腾空而起,大鸟般冲向断头台。

    “水里也有贼!”不远处,金堤河面突然炸开浪花。

    阮小二从水里跃起时,嘴里咬着匕首。

    他身后两个“渔夫”甩出飞爪,铁钩深深抠进断头台的木板。

    “好好好,果有贼人劫法场!”土丘之上,吕轼不惧反乐,点头道:“西门押司当真好算计,本官立功发迹只在今日!”

    再看这片法场,四处呼喝厮杀不断,又有人放起火来,冬日城外四处野草烧起来,火苗蹿得一丈多高,借着风势越烧越大。

    晁盖等群雄合力,终于杀上断头台,林冲手起枪出,正扎在刽子手咽喉上,再大喝一挑,将尸身挑飞断头台。

    三阮抢到刘唐身后,短刀削断绳索,却见刘唐双腿上居然锁着两条粗铁链,连在断头台粗壮的木柱上。

    晁盖等人二话不说,围住木柱乒乒乓乓砍起来,却一时半会哪里砍得断?

    土丘上,吕轼举起手来大叫一声:“上火箭!”

    土丘下,十数名兵丁弯弓搭箭,点燃箭头,箭头直指断头台。

    断头台上,群雄堪堪砍断木柱,背起刘唐。

    “哈哈哈!”吕轼放声大笑,手指虚点晁盖道:“住手,你等毛贼也不看一看,断头台下藏着什么?”

    晁盖等人大惊,三阮向断头台下一个探头,眼见木板下藏着密密麻麻的陶罐,揭开一看大叫:“晁天王,下面全是火油!”

    吕轼叫道:“晁天王,今日你自投罗网,又怪得了谁?断头台左角,放着一堆铁镣铐,你等相互铐上就是,免得本官自己动手。”

    晁盖等人面面相觑,人人慌了神。

    “只要我一声令下,断头台就是一片火海,一只鸟也逃不出去!”吕轼伸出三根手指叫道:“只数三声,我立时下令放箭。”

    兵丁将火箭弓弦拉成满弓,只待吕轼一声令下,晁盖等人惊得面色惨白。

    “三……”

    “二……”

    “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