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朽木进考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锁灵在西门庆神识中笑得直打滚:“哈哈哈!蠢驴!连‘缒’字都不认识!还‘夜追而出’?他以为是在赛马吗?笑死本姑娘了,不过,本姑娘也不会读,刚刚才知道……嘻嘻!”

    有张文远这位真正的“两脚书橱”在,西门庆此刻更是驾轻就熟。

    他甚至连嘴角那抹嘲讽的弧度都懒得隐藏,朗声开口,字正腔圆:

    “‘夜缒而出’?高秀才似乎读得有些急,此乃《烛之武退秦师》篇首句,原文实为:‘夜缒而出’。言烛之武被绳系腰,于深夜从郑国城墙坠下,往见秦伯也。”

    接着,他便将那篇堪称经典外交辞令名篇的《烛之武退秦师》,清晰流畅地从头背诵到尾。

    背诵完毕后,他面向学政官,恭敬地深施一礼,道:“学政大人明鉴!学生适才所言,非是虚张声势。学生斗胆,愿再禀告大人,便是《周易》之卦爻辞、象传、彖传;《尚书》之虞夏商周诰命誓辞;乃至《周礼》六官之职掌条规……学生皆可通篇记诵,分毫不差!”

    他这番话,已非单纯为证明清白,更是在宣告自己的实力!

    在这知识储备量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科举场上,他这近乎妖孽的“能力”,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威慑!

    学政官手捻长须,眼神复杂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从最初的震惊、怀疑,到此刻的不得不信服。

    这等近乎过目不忘、博闻强记之才,说他携书舞弊?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嗯……”学政官捻须的手终于缓缓放下,脸上冰霜早已融化,说道:“如此说来……确是多有误会了。你且安心入贡院用心应考,本官自会彻查此间魑魅魍魉!”

    “尘埃落定!冤屈得雪!”

    “学政大人明察秋毫!我等敬服!”

    “学政大人英明神武!”葛大壮再次激动地高喊。

    风波平息,众秀才重排队伍。

    西门庆向众秀才团团一揖致谢,再次提起长耳竹篮,随着人流缓缓步入那象征着功名之路起点的贡院大门。

    签章抽号的过程倒是顺利,发签的吏员面无表情地将写有号舍位置的号牌递出。

    “西门庆……三堂南号,甲辰字。”

    “葛大壮……三堂南号,乙巳字。”

    “赵云宝……三堂南号,丙午字。”

    这三人虽非一县考生,却都分到了一处考棚。

    衙役在旁提醒:“赶紧进去,对上堂号牌,选个光线好、离茅坑远的号舍,也算抢个好座位。”

    葛大壮挠了挠头发,憨憨地问:“座位还能自己选?”

    那衙役嗤笑了一声,像是回答笨蛋:“对好了堂号,进了那排号舍,哪间亮堂,哪间闻不到茅厕味儿,你就坐哪间!这还用问?难道给你重新盖个新的不成?”

    西门庆对衙役道了声谢,便按照考棚外木牌指引的方向,朝着“三堂南号”考棚走去。

    考棚间的通道狭窄而深长,地面铺满了一层防止雨天泥泞的细碎鹅卵石。

    穿过狭窄的甬道,他们很快找到了挂着“三堂南号”木牌的考棚入口。里面是一个狭长的空间,由厚实的木板隔出一个个约莫六七尺见方的狭小单间。

    片刻工夫,众人找到堂号,在考棚中各自选了个小间坐下,又将笔墨砚台放置在桌上,开始慢慢研墨。

    西门庆正在磨墨时,不远处似乎传来一声刻意压低了的、带着轻浮意味的口哨声。

    西门庆抬起眼帘,隔着五六间号舍的距离,赫然是高衙内那肥胖的身形探了出来!

    那家伙竟然也“恰好”在这一排!

    高衙内此刻也正望过来,又冲着西门庆吹了一声轻佻的口哨。

    天色已完全放亮,清晨微带凉意的薄雾渐渐散尽。

    “咚——!咚咚咚——!”

    如同滚雷一般的鼓声猝然响起!

    是贡院的发解鼓!

    第一通鼓声在巨大的共鸣空间中回荡,如同无形的巨手猛烈地拍打着每一个考生的心脏!

    “咚——!咚咚咚——!”

    第二通鼓声接踵而至!比第一通更为紧密、更为迫切!如同奔马踏过心尖,昭示着考试即将正式开始!

    整个贡院考区弥漫着山雨欲来、令人窒息的凝重!

    宋代发解试分三场:第一场主考诗、赋、经义,侧重文采与基本功;第二场考“论”,要求逻辑严谨,层层推进,分析透彻;第三场考“策”,即实务对策,涉及边防、财政、吏治等国家大政方针。

    三场考试,每场一日,然每场之间还需一二日处理弥封、誊录、初评等考务,考生不得离场,前后总计长达七天!

    这正是发解试最令人诟病却也最残酷之处!

    不仅考学识、考文采、考政见,更考验人的意志与体能!

    七日间蜗居简陋狭窄号舍,紧张答卷,需忍受风吹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