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太白经天,英果类朕(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竟少年总是会成熟起来的。

    但扶苏都已经三十岁了,他的心性、观念和思想都已经确定,他怎么可能出现如此巨大的转变?

    在嬴政看来,最大的可能就是扶苏得到了一名贤才相助。

    扶苏的家书、扶苏的言辞和扶苏的行为都是这名贤才的指点!

    皮管平静的回答:“自从臣得知侍郎赵受、孙希身死,臣便调动候者(间谍)回传情报。”

    “据臣所知,侍郎赵受、孙希死后,将军扶苏直奔九原大营,直至今日,将军扶苏始终住在军营之中,从未回返过其在九原城的府邸。”

    “同样是自那一日起,曾经随侍于将军扶苏身侧的仆从、门客皆未能再见将军扶苏,将军扶苏身侧随侍之人唯有那八百名随其奔赴浑怀障的将士。”

    “臣麾下一名候者侥幸成为那八百人之一,记下了那八百人中常与将军扶苏交谈之人。”

    不只是嬴政觉得扶苏奇怪,皮管更觉得扶苏奇怪。

    若非又一次亲眼见到了扶苏,皮管甚至怀疑真正的扶苏早就死了,现在的扶苏实际上是一个冒名顶替之辈!

    追随嬴政三十多年的皮管也很清楚嬴政心里会有不安,便早早准备了情报,双手奉上。

    展开竹简,嬴政轻声念诵:“睢阳材官申屠嘉,重泉骑士骆甲、重泉骑士……”

    从头翻到尾,一名大儒的影子都没看见!

    这些人或许确实有才华、有勇武,但仅凭这些人的身份,怎么可能让扶苏心甘情愿的听其指点?

    能够让扶苏听话的人,理应只有大儒才对!

    合拢竹简,嬴政再问:“近来扶苏可曾频繁与人书信?”

    皮管又从怀中取出一枚竹简递给嬴政:“臣麾下候者没有见将军扶苏令其府中仆从为其送过信件。”

    “将军扶苏所有通过邮驿送往的信件尽皆记录在此,多为关东大儒,亦有楚地百姓。”

    “最后一封信件乃是侍郎赵受、孙希死亡的三天前发出,送往咸阳,由其府中管家熊岑收。”

    “自此之后,将军扶苏除上禀朝中外,再无书信往来。”

    嬴政眉头微微皱起,再问道:“楚地百姓(指有姓的权贵)可曾有与扶苏往来密切者?”

    皮管摇了摇头:“臣在楚地的候者不多,臣不知。”

    嬴政沉声道:“那就加派人手。”

    “朕拨钱二十万、黄金一斤予卿,严加查探扶苏。”

    “切记,莫要被扶苏发觉!”

    皮管起身拱手:“唯!”

    皮管的回答干脆利索,不带任何主观意见,全由嬴政评判。

    但皮管给嬴政带来的困惑却更多了!

    待到皮管离去,嬴政摇晃着手中酒爵,轻声喃喃:“难道此子身后并无贤才,而是果真如他所言一般,君子豹变乎?”

    绝大多数自信又年长的父亲都会喜欢更像他的孩子,看不上和他的思想背道而驰的孩子。

    今天扶苏的谏言很激进,激进到群臣都觉得太过疯狂。

    但对于还没成年就志在一统天下的嬴政而言,灭个区区匈奴而已,哪用得着准备三年?

    虽然扶苏此谏非常保守,可是对于嬴政而言已经是莫大的惊喜。

    满饮爵中酒,嬴政不自觉的扬起笑容:“年岁渐长,倒是英果类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