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弟兄们,到回家了!(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整齐划一的脚步声,沉重得令人心悸。甲叶碰撞的冰冷声响,一下,又一下,敲在每一个北平百姓的心上。
人群中,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颤抖着伸长了脖子,在那一张张年轻又肃穆的脸上疯狂搜寻。当她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平安无恙地走在队伍中时,浑身的力气仿佛被瞬间抽空,双腿一软,瘫坐在地,放声大哭。
那是劫后余生的喜悦。
可她身旁,另一个刚过门不久的年轻妇人,在找遍了整支队伍,都没有看到那个日思夜想的身影后,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
她呆呆地看着那一个个黑色的木盒,身体晃了晃,直挺挺地向后倒去,不省人事。
悲伤,如同瘟疫,在寂静的人潮中,无声地蔓延。
起初是压抑的抽泣,很快,便汇成了无法抑制的,成片的呜咽。
城楼之上,徐妙锦脸上的笑容早已凝固,她的小嘴微张,看着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骨灰盒队伍,眼眶瞬间就红了。
她从未想过,那份写着“大捷”的家书背后,竟是如此沉重的代价。
徐妙云的目光,越过那片沉默的黑色,终于落在了队伍中段,那个骑在战兽背上,身形依旧挺拔,面容却写满风霜的男人身上。
朱棣也看到了她。
四目相对,隔着生与死的距离,隔着胜利与牺牲的鸿沟。
朱棣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徐妙云却从他的眼神深处,读到了一股几乎要溢出来的疲惫与沉重。
她缓缓地,攥紧了藏在袖中的手。
“咣当——”
一声清脆的金属碰撞声,朱棣、范统、宝年丰、张英、朱能,五人同时翻身下马,将手中的兵器,整齐地插在了冰冷的青石板路上。
他们走到队伍的最前方,面向着北平的万千百姓,面向着那些哭泣的、茫然的、悲痛的家属。
五人并肩而立,缓缓地,深深地,鞠下了一躬。
“燕王麾下饕餮卫!”
朱棣的声音,嘶哑,却如同洪钟,响彻了整个安定门。
“平定辽东,跨鸭绿江,硬抗蒙古铁骑!剿灭纳哈出,血战倭寇!”
“出征三千人!”
他猛地抬起头,那双熬得通红的眼睛,扫过下方每一张悲伤的脸,用尽全身的力气,咆哮出声。
“归来……三千人!!”
“弟兄们,到家了!别掉队啊!”
最后那一句,像是一声泣血的呼唤,喊给那些已经无法再回应的忠魂。
整个北平城,哭声震天。
朱棣转过身,没有再看任何人。
他牵过自己的战马,一步一步,沉默地走在队伍的最前方。
范统、宝年丰等人,也默默地跟上。
没有王驾,没有战兽。
数万大军,尽皆步行。
那九百六十个黑色的木盒,走在最前面。
从安定门,到饕餮卫的大营,那条长长的街道,被悲伤与敬意所淹没。
徐妙云牵着两个儿子,带着徐妙锦,默默地跟在队伍的后面。
全城的百姓,自发地跟了上来,汇成一条沉默的、悲伤的长河,一路相送。
饕餮卫大营,校场。
九百六十个骨灰盒,被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上。
每一个盒子的前面,都点上了一炷香。
青烟袅袅,混杂着北平城清冷的空气,直上云霄。
朱棣站在高台之下,看着那一张张熟悉的,此刻却只能存在于记忆中的脸,眼眶再次泛红。
“传本王令。”
他的声音,沙哑而坚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