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0选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大明帝都,紫禁城,内阁。

    “老爷,这是首辅家人送来的字条。”

    已经散衙,张四维和申时行已经告辞离开,魏广德也准备离开值房回府,结果芦布从外面急匆匆进来,双手奉上一张纸条。

    “首辅.”

    魏广德稍微惊讶了一下,他没想到都这个时候了,张居正还给自己写字条。

    接过来打开看了眼,面上没有一丝表情变化。

    重新折好字条放入袖中,对着等候的芦布说道:“把值房收拾一下,你就可以回去了。”

    说完,魏广德大袖一摆,走着四方步大踏步离开值房。

    张居正会知道草原上的事儿,他并不奇怪。

    不管是张四维还是首辅值房那边的人,都是张居正留在内阁的眼线,他们会时刻了解朝廷里发生的重大事项,然后捡重点报告到张府去。

    不过张居正现在的病情,其实是不利于还关心这些事儿的。

    说好的静养,就该好好静养才是。

    虽然就算如此,他,应该,也活不了太久了。

    除非历史被改变。

    张居正现在的病情,魏广德有让张吉关注着。

    据说时好时坏,这其实已经非常危险,因为这预示着病情比不稳定,这还是在太医和张府遍访名医后的结果。

    至于李时珍,这个时候已经是去了九江。

    三月前家里来信,魏广德父亲病重,于是魏广德请求李时珍暂时放下校阅《本草纲目》的重任,先南下江西为家人诊病。

    现在时机有些敏感,魏广德是真不敢让老爹这两年出事儿。

    倒不是他贪恋权势,而是一旦他离开朝堂,东征倭国的计划,怕是就会被搁置。

    就算有左渡进山和石见银山的诱惑,魏广德也不能确定张四维会不会放手一搏。

    毕竟,蒙元远征倭国的惨痛教训还历历在目,而文官又是最惯常以史为鉴的品种。

    而就算魏广德还朝,短期内也很难再次成为首辅,把控内阁决策。

    明朝对于丁忧归来官员的安排,普遍坚持“回避原籍,同品对调”的原则。

    所谓的回避原籍并不是针对籍贯,而是不允许官复原职,回到丁忧前的岗位。

    之所以要如此,一是为了防止官员间相互勾结,拉帮结派,形成利益集团;二是官员丁忧离职,岗位已被填补,所以无法任命。

    像魏广德这样的官员,如果回来,可以在吏部报备后,安排出任尚书的职位。

    如果皇帝依旧信任,自然也可以入阁,但不会进来就安排首辅的位置,而只是普通阁臣,然后一步步熬上去。

    当然,皇帝特旨除外,但一般很少会如此。

    当初隆庆皇帝召回高拱,他也只是入阁成为阁臣,首辅依旧是李春芳,次辅是陈以勤。

    直到他斗倒陈以勤代之,之后随着李春芳致仕,他才有机会成为阁臣。

    要知道,倒拱的时候,他已经身为内阁次辅。

    虽然,其实首辅次辅不过是朝堂上约定俗成的一种说法,内阁阁臣其实没有高下之分,但皇帝都已经接受这种排列方式,实际上已经算是一个制度。

    入夜,魏广德在书房看着今天刚送到的家书。

    信是大哥写的,父亲的病情正在恢复好转,这让魏广德松了一口气。

    而此时,板升城东面,明军大营里,麻贵正在接待一位特殊的访客。

    “忠顺夫人,本官是奉总督大人军令前来,而总督大人应该把意思用书信告知夫人。

    夫人大可按照自己心意做出选择,相信夫人应该懂得如何才能让不他失礼获得最大的收益。”

    虽然麻贵让忠顺夫人和恰台吉明日再到他军营协商纠纷,可当晚忠顺夫人还是来到明军军营,她要知道大明真实的意思。

    虽然郑洛书信里已经讲的明白,希望她能接收板升城,最好让不他失礼迎娶大成比吉。

    当然,不他失礼必须保证把汉那吉的孩子,成年后至少获得一个五千人的部落。

    相对于把汉那吉那留下的万人部落来说,不过是分出一半给他,但这样一个部落,在草原上也是一股不俗的实力。

    三娘子倒是不在意分出去这个部落,毕竟不他失礼得到的更多,不仅有多余这个数字的部落,最重要的还有一座城。

    在草原上建起一座城,那是非常消耗人力的。

    如果不是当初白莲教弄来大量汉人,但是靠蒙古的力量,筑城,多少有些痴人说梦。

    不过经历了板升城和归化城,三娘子已经意识到城池的重要性。

    而且,板升城的位置,距离大明不远不近,随时可以得到大明的支援,只要始终效忠大明的话。

    “将军如此说,小女子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只是今日派入城里的使者回来说,大成比吉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要考虑考虑。”

    忠顺夫人对麻贵说道。

    “夫人放心,我也已经派人向板升城投书,如果大成比吉清醒,就该知道如何选择。”

    麻贵抱拳对忠顺夫人说道。

    “可若是明日调解无果呢?”

    忠顺夫人忽然问道,“将军是否会和我一起出兵,产出恰台吉?”

    “夫人,你和恰台吉交战,还可以理解为蒙古内部争斗。

    可若我大明介入,怕是会激起蒙古各部齐齐反对,还请夫人慎重考虑。

    我奉命来此,更多的是威慑,避免夫人被黄台吉恃强凌弱。”

    麻贵提醒道。

    如果忠顺夫人想借大明之手,铲除黄台吉的左膀右臂,甚至做出其他决定,麻贵绝对不敢接招。

    朝廷可没有要他找人替换顺义王的意思,不管是大明还是蒙古,没人希望草原陷入混乱,大明也没有打算向草原出兵。

    “明白了,我想明日会谈不会有结果,应该只能等地顺义王到来,或许还需要郑总督亲自前来调解。”

    忠顺夫人对麻贵说道。

    “夫人放心,今日之事,我已命人快马传回宣府。

    至于是否需要总督大人前来,待看明后两日会谈结果再定。”

    麻贵笑道。

    他只是武将,就算真的能调解好,可还是没有拍板权。

    郑洛可没有给他介入草原事务的权利,只是让他来帮着忠顺夫人。

    不过谁也没想到,板升城已经因此爆发万人规模的大战,这已经不是他能调解的了。

    而明日的会谈,更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