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先天科研圣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学长,我先走了,帮我向肖教授打声招呼。”

    赵斌停下手头上的事,抬头看向已经走到门边的陆悠。

    “这么快走?多留一会呗!顺便聊聊下周小组讨论的选题。”

    “我还有点急事,所以……”

    陆悠都这么说了,赵斌也不好意思强行挽留。

    “行吧,那就vx群里再聊。”

    “再见,赵学长,袁学长。”

    陆悠逐一打过招呼,右手搭上门把手,正要下压,赵斌的声音又传入耳中。

    “对了,学弟,你阿赛题写到哪了?”

    “写完了已经。”陆悠如实道。

    “什么!?”赵斌猛然起身,脸上毫不掩饰的错愕与震惊,“写完了?那可是七道题,你两小时不到就写完了?”

    “七道题,很多吗?”

    “你这……”

    赵斌不知作何回答。

    单论数量,七道题确实不多,尚不及高考数学全国一卷的三分之一。

    可论难度,即便全国一卷最难的压轴题,也够不着阿赛的门坎。

    好似金丹与元婴,极品金丹九重也是金丹,嗑药假婴一重也是元婴,两者压根不属于一个层次。

    “算了,你走吧!”赵斌意兴阑珊的摆摆手,“跟你待一个空间,总感觉自己像个智商低下的鲨臂。”

    “怎么会?”陆悠展露微笑,“学长还是很厉害的,没必要贬低自己。”

    “去去去,不想见到你。”

    陆悠笑了笑,开门离去。

    赵斌一屁股坐回椅子上,靠着椅背,神情郁闷。

    从小到大,他一直都是降维打击,遥遥领先同龄人那个。

    如今,身份转换,成了被打击,被甩在身后的受害者,个中滋味,难以言说。

    “袁神,咱们貌似认识了一位很了不得的学弟啊!”

    袁玮翻过一页手上的书籍,语气平缓道:“竞赛,说一千,道一万,也脱离不开做题的本质。而数学,最终还是要落到科研上,你做题做得再快,出不了成果,也是无用。”

    “倒也是。”

    赵斌心里稍稍好受了些。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打开。

    见到来人,赵斌一改吊儿郎当的姿态,迅速坐正身形。

    “教授,学长答辩完了?”

    “刚完事,在跟院长他们拍照留念。”

    “学长过没过?”

    不等肖量回答,袁玮就先一步开口。

    “你这话说的,没过他能拍照留念?”

    “哈哈,好像是啊!”赵斌挠头尬笑。

    肖量环视一圈办公室,问道:“就你们俩吗?”

    袁玮猜测,肖量是想问陆悠的行踪,于是回道:“学弟半分钟前刚走。”

    “那还真不巧。”肖量回到自己办公桌前,拿起保温杯,拧开盖,喝一口,“他几点来的?”

    “十二点五十到一点之间。”

    “那就是一个半小时左右就把题做完了?”肖量眉毛一挑,片刻惊讶后,又习以为常的点点头,“可以,不赖!”

    “教授,你就不觉得奇怪吗?”赵斌忍不住问道。

    “奇怪?”肖量盖上保温杯,将其放回原位,“奇怪在哪?一个十八九岁就能独立写出二区TOP期刊论文的人,乱秒本科级别的竞赛不很正常?”

    赵斌直接眼睛睁大大,满脸错愕与不敢置信。

    袁玮表现比赵斌稍好,但也没好到哪去,神情紧绷,瞳孔地震。

    数学二区TOP的含金量有多高?

    不夸张的说,一篇就能让他俩当场博士毕业,顺带送进国内一流科研团队,再来一篇,半只脚迈过优青门槛。

    如今,这么一份含金量十足的论文,居然出自大一学弟之手,还是独立完成,简直逆大天。

    对两人而言,震撼程度不亚于老米更改祖宗之法,删除卡池大小保底,改为九十抽必出当期UP角色。

    “教授,能说说学弟的著作刊登在哪个杂志,我想拜读一下。”

    赵斌这话顺带说出了袁玮的心声。

    十八九岁,大一,数学,独立完成,二区TOP,诸多buff迭加一体,搁修仙界里边,妥妥的先天道体。

    悟道如吃饭喝水,境界提升如同坐火箭。

    作为诸多普通仙苗的一员,袁玮强烈想要见识一下,既是有开拓眼界的意愿,也是存了认清差距的心思。

    “论文还在走复审流程,正式刊登估计得到九月份,你要实在想看……”

    肖量从一排密集的文件夹中抽出一个档案袋,晃了晃手腕。

    “我这有原稿打印件,你想看可以拿去,或者待会我开电脑把原稿PDF邮件发你。”

    “麻烦教授了。”

    赵斌接过档案袋,心中百感交集。

    本来以为他和陆悠的差距只在做题上,没想到,连科研能力都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

    这就是和妖孽同处一个时代的悲哀吗?

    可真够难受的!

    赵斌自嘲一笑,随手放下档案袋。

    “话说,学弟投的哪家期刊?”

    “《代数学报》”

    赵斌面露思索,喃喃道:“如果我没记错,《代数学报》从投稿到刊登,平均审核时间是七个多月。照这个时间计算,学弟的论文是今年二月份投的?”

    “确切点,是一月份。”

    陆悠的论文是肖量投的,日子他很清楚。

    “那离现在也有三个多月了,照理说消息应该传开才对,怎么一点动静没有?”赵斌不解道。

    一个连续两届IMO满分金牌媒体都大报特报,含金量更高的大一出二区TOP却风平浪静,显然不符合常理。

    最起码,学院内会有传闻,说这届新生出了个先天科研圣体。

    袁玮将目光转向肖量。

    任凭陆悠天赋再高,能力再强,也无法掩盖他目前只是个大一新生的事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