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绿沙星的低语(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你和尘灵一起,指导叶灵培育能与藤鳞鱼共生的沙星树苗;李教授,你继续解析远古数据,看看有没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共生细节!”

    接下来的十天里,绿沙星的森林里充满了忙碌的身影。六脚生物用锋利的前肢挖开地面,将残留的寄生藤连根拔起,叶灵们则用荧光标记出藤蔓的位置;陈默搭建的能量传输塔不断将五颗星球的能量输送到圣树,圣树的光芒越来越亮,屏障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林小满和尘灵培育的新树苗长势喜人,藤鳞鱼在树苗的根系旁游动,淡绿色的能量让土壤变得肥沃;慕容冷越则带着队员们,在森林里设置了数十个监测点,实时监控抑制素浓度和共生能量波动。

    第十天的傍晚,当最后一缕阳光透过圣树的枝叶洒在地面上时,王玲站在山谷的最高处,看着眼前的景象:山谷外的枯萎森林已经恢复了大半,翠绿的沙星树叶在风中摇曳,叶虫的荧光组成一道道流动的光带,叶灵们在光带中飞舞,发出欢快的鸣叫。

    “共生能量传输完成!”陈默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圣树的能量覆盖了整个星球,沙星树的恢复率达到85%,叶虫的数量比十天前增加了300只,抑制素浓度降至0.001mg/m3,达到安全标准!”

    叶灵们飞到王玲面前,所有叶灵的荧光汇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巨大的五边形图案,图案的中心是一颗闪亮的星星,代表着“星尘共生”。“绿沙星请求加入跨星球共生网络。”为首的叶灵的荧光闪烁着,“我们愿意成为第六颗核心星球,与你们一起,守护宇宙中的共生之光。”

    王玲拿出星尘吊坠,吊坠的五色光束射出,与叶灵组成的图案融合,第六道绿色的光束从图案中升起,注入吊坠。吊坠的光芒变得更加璀璨,六颗星球的标志在光束中旋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六边形。

    “欢迎你,绿沙星。”王玲的声音带着微笑,通过联网系统传送到每一颗星球,“从今天起,我们的‘星尘共生’网络,又多了一位坚定的伙伴。”

    当晚,六颗星球的科考队员和居民们再次举行了“星尘庆典”。绿沙星的共生之心山谷里,圣树的光芒照亮了夜空,叶灵们的荧光组成了六颗星球的图案,叶虫的翅膀发出悦耳的声响,像是在演奏共生的乐章。

    “下一个目标是哪里?”慕容冷越走到王玲身边,递给她一杯用沙星树汁液调制的饮品,“星图上还有11个遗失节点,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王玲接过饮品,看向星图上闪烁的光点,其中一个位于赤红色星域的光点格外明亮。“李教授解析出那个光点的信息了吗?”她问。

    “解析出来了!”李教授的声音带着兴奋,“那颗星球叫‘赤沙星’,生态系统以‘火焰花-赤甲虫’为核心,远古数据记载,那里的共生能量是炽热的红色,像是宇宙中的火焰。但现在,那里的信号很不稳定,像是……正在燃烧的星球。”

    王玲的目光落在那颗赤红色的光点上,星尘吊坠里的红色光束(火山星的能量)突然变得明亮起来。“赤沙星的火焰花和火山星的熔浆苔都是火属性共生生物,它们之间可能有联系。”她握紧吊坠,“看来,我们的下一个航向,就是那片燃烧的星域了。”

    慕容冷越点点头,与王玲一起看向夜空。六颗星球的光束在宇宙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六边形,六边形的中心,那颗代表“星尘共生”的星星,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

    第八章 燃烧的赤沙星

    “星尘号”的跃迁引擎再次启动,这次的目的地是距离绿沙星5.6光年的赤沙星。当科考舰冲出跃迁通道,进入赤红色星域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整个星域被一片淡红色的星云笼罩,星云的中心,赤沙星像一颗燃烧的火球,表面覆盖着大片的红色火焰,浓烟滚滚,甚至能看到火山喷发的岩浆流。

    “大气温度高达68℃,氧气浓度仅12%,二氧化碳浓度35%,还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林小满盯着分析仪的数据,眉头紧锁,“这种环境下,火焰花和赤甲虫怎么可能生存?”

    陈默调试着共生信号追踪仪,仪器顶端的水晶探头闪烁着微弱的红光:“信号很弱,断断续续的,来源在赤沙星的南半球,那里有一片相对平缓的区域,火山活动较少。但信号中夹杂着强烈的震动波,像是……地壳在持续运动。”

    尘灵的翅膀发出淡蓝色的光芒,能量波纹扩散开来:“我能感知到那里有炽热的共生能量,但被浓烟和岩浆包裹着,像是被困在火焰中的心跳。而且,我还感觉到一股熟悉的力量——是火山星的熔浆苔能量,但很微弱,像是快熄灭的火种。”

    当“星尘号”艰难地穿过赤沙星的大气层,降落在南半球的平缓区域时,王玲推开机舱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硫磺味。地面上覆盖着一层暗红色的火山灰,远处的火山口还在不断喷出浓烟和火山灰,天空是暗红色的,看不到一丝阳光。

    “这里就是赤沙星?”林小满拿出温度计,显示屏上的数字跳到72℃,“防护服的高温防护快到极限了,我们最多只能在外面活动2小时。”

    紫晶带领着六脚生物走下科考舰,六脚生物的甲壳在高温下微微发烫,但它们还是用触角触碰地面,然后转向王玲,发出“咔咔”的声响。“紫晶说,地下有大量的空洞,空洞里有空气流动的声音。”慕容冷越翻译着,“而且,它能感觉到地下有生物在活动,这些生物的能量波动和火山星的熔浆苔很像。”

    就在这时,地面突然剧烈震动起来,一块巨大的火山岩从山坡上滚落,朝着科考舰的方向砸来!慕容冷越立刻拉着王玲躲开,火山岩砸在科考舰的能量护盾上,发出一声巨响,护盾能量值下降了15%。

    “快回到科考舰上!”王玲大喊着,所有人立刻撤回舰内。透过舷窗,他们看到地面裂开一道巨大的缝隙,缝隙中喷出炽热的岩浆,岩浆流过的地方,火山灰被烧成了玻璃状。

    “地壳运动太频繁了,根本无法在地面活动。”陈默擦了擦额头的汗,“我们需要另一种方式——用科考舰的探地雷达扫描地下空洞,找到信号来源,然后用小型穿梭机进入地下。”

    李教授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背景是急促的翻书声:“远古数据记载,赤沙星的‘火焰花-赤甲虫’共生系统本来就生活在地下空洞中!火焰花能在高温下吸收岩浆的能量,转化为可供赤甲虫食用的花蜜;赤甲虫则能分泌一种耐高温的胶体,覆盖在火焰花的根部,保护它们不被岩浆灼伤。但后来赤沙星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地表被岩浆覆盖,地下空洞也被火山灰堵塞,它们的共生系统才遭到破坏!”

    “那我们的目标就是找到地下空洞的入口!”王玲立刻下令,“陈默,启动探地雷达,重点扫描信号来源区域;小满,分析岩浆的流动规律,找到安全的空洞入口;冷越,准备小型穿梭机,检查高温防护系统;尘灵,用你的能量感知空洞内的情况,避免我们进入危险区域!”

    探地雷达的扫描结果很快出来了:在信号来源区域的地下500米处,有一个巨大的空洞网络,空洞的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一个空洞直径约10公里,信号就是从那里发出的。而这个大空洞的入口,就在一座休眠火山的火山口下方——那里的岩浆流动相对平缓,是唯一能进入地下的通道。

    当小型穿梭机从休眠火山的火山口缓缓下降时,舷窗外的景象逐渐变化:火山口内部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火山灰,中间有一个直径约20米的洞口,洞口下方是漆黑的空洞。穿梭机的探照灯打开,照亮了空洞的内部——这里像是一个地下宫殿,墙壁上覆盖着一层淡红色的晶体,晶体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地面上有许多蜿蜒的通道,通道里流淌着缓慢的岩浆,岩浆的表面泛着暗红色的光泽。

    “看那里!”林小满指着前方,探照灯的光芒下,一片淡红色的植物出现在眼前——那是火焰花!它们的花瓣像火焰一样呈红色,花蕊是金黄色的,生长在岩浆的边缘,花瓣上的露珠在晶体光芒的照射下,泛着七彩的光泽。

    在火焰花的周围,有许多红色的甲虫在活动——它们就是赤甲虫!这些甲虫的外壳像铠甲一样坚硬,背部有一对透明的翅膀,正围绕着火焰花飞舞,时不时停在花蕊上,吸食花蜜。

    “是火焰花和赤甲虫!它们还活着!”王玲的声音带着激动,“但为什么信号会这么弱?”

    尘灵的翅膀突然扇动起来,淡蓝色的能量波纹覆盖了整个空洞:“我能感知到,这里的共生能量很不稳定。火焰花的数量只有远古时期的10%,赤甲虫的数量更少,而且它们的共生酶活性很低——因为岩浆的温度太高,火焰花的花蜜产量减少,赤甲虫分泌的胶体也不足以保护火焰花的根部,它们的共生系统正在慢慢崩溃。”

    穿梭机降落在空洞中央的一块岩石平台上,王玲推开机舱门,一股带着硫磺味的热风扑面而来,但比地面上温和了许多。她走到一朵火焰花前,仔细观察:花瓣的边缘已经有些枯萎,花蕊的金黄色也变得暗淡,根部的土壤中,有少量的岩浆正在缓慢渗透。

    “分析仪显示,火焰花的花蜜中,能量物质含量仅为正常水平的30%;赤甲虫的胶体中,防护成分含量不足20%。”林小满拿着分析仪,眉头紧锁,“再这样下去,它们最多只能再生存3个月。”

    慕容冷越走到空洞的边缘,看着流淌的岩浆:“岩浆的温度高达1200℃,即使赤甲虫分泌更多的胶体,也无法完全阻挡岩浆的渗透。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降低岩浆的温度,同时为火焰花提供更多的能量。”

    “火山星的熔浆苔!”王玲突然想起什么,“熔浆苔能在高温岩浆中生长,吸收岩浆的能量,同时释放出降温的物质。如果我们将熔浆苔的孢子种植在岩浆边缘,不仅能降低岩浆温度,还能为火焰花提供能量!”

    陈默立刻从背包里拿出装有熔浆苔孢子的保温盒:“这是我们从火山星带来的改良版熔浆苔孢子,能在更高温度下生长,而且生长速度更快。但我们需要先清理出一片种植区域,避免孢子被岩浆直接烧毁。”

    赤甲虫们似乎察觉到了他们的意图,纷纷飞到王玲面前,用触角触碰她的防护服。“它们是在同意我们的计划!”李教授的声音传来,“远古数据记载,赤甲虫能听懂简单的能量信号,它们感知到我们身上有火山星的能量,知道我们是来帮助它们的!”

    接下来的五天里,科考队和赤甲虫们一起,在岩浆边缘清理出了一片约100平方米的区域。陈默将熔浆苔孢子撒在区域内,慕容冷越用能量匕首在地面上划出浅沟,让岩浆缓慢流入沟中,为孢子提供生长所需的能量;王玲和林小满则用特制的营养液喷洒火焰花,提升它们的花蜜产量;尘灵则用淡蓝色的能量包裹赤甲虫,增强它们分泌胶体的能力。

    第五天的清晨,当第一缕晶体光芒透过空洞的缝隙照进来时,王玲惊喜地发现:熔浆苔已经长出了嫩绿的叶片,覆盖了整个种植区域,岩浆的温度降低了约200℃;火焰花的花瓣重新变得鲜红,花蕊的金黄色更加明亮,花蜜的产量增加了一倍;赤甲虫的数量也多了起来,它们分泌的胶体覆盖了火焰花的根部,阻止了岩浆的渗透。

    “共生信号强度提升到80%了!”陈默看着追踪仪上的曲线,兴奋地喊道,“赤沙星的共生系统正在恢复!”

    就在这时,空洞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震动,岩石平台开始摇晃。“不好!休眠火山要喷发了!”林小满的分析仪发出警报,“岩浆的流动速度突然加快,空洞的顶部开始出现裂缝!”

    王玲立刻看向赤甲虫,发现它们正朝着空洞的一个角落飞去。“它们知道安全的出口!”她大喊着,“快跟上它们!”

    赤甲虫带领他们来到空洞的一个狭窄通道前,通道的尽头有微弱的光芒。当他们冲出通道时,发现自己来到了一座巨大的地下宫殿前——宫殿的墙壁上刻着与赤沙星共生系统相关的壁画,宫殿的中央,矗立着一根红色的水晶柱,水晶柱的顶端镶嵌着一颗炽热的红色晶体,这就是赤沙星的共生核心。

    “是‘火焰核心’!”李教授的声音充满激动,“远古数据记载,这颗晶体是赤沙星共生能量的源头,只要将五颗星球的共生能量注入晶体,就能稳定赤沙星的地壳运动,阻止火山喷发!”

    王玲立刻拿出星尘吊坠,将吊坠放在水晶柱的凹槽中。慕容冷越、林小满、陈默和尘灵分别站在水晶柱的五个方向,将火山星、冰雾星、雾沙星、沙砾星和暗尘星的能量注入吊坠。五色光束从吊坠中射出,与水晶柱的红色光芒融合,形成一道巨大的光柱,直冲空洞的顶部!

    光柱穿透了火山灰,射向赤沙星的天空。原本暗红色的天空逐渐变得明亮,火山喷发的浓烟开始消散,岩浆的流动速度减慢,地壳的震动也停止了。

    当他们走出地下宫殿,回到地面时,发现赤沙星的景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火山不再喷发,浓烟散去,天空露出了淡蓝色;地面上的岩浆开始冷却,形成了一层黑色的岩石;火焰花和赤甲虫从地下空洞中出来,在岩石上生长、飞舞,淡红色的花瓣和红色的甲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赤甲虫的首领飞到王玲面前,用触角触碰她的星尘吊坠,然后朝着天空飞去,红色的甲壳在阳光下形成一道光带。“它在邀请我们,加入赤沙星的共生网络。”尘灵的声音温和地说。

    王玲举起星尘吊坠,第六道绿色的光束之后,第七道红色的光束从赤沙星的共生核心中升起,注入吊坠。七颗星球的标志在吊坠中旋转,形成了一个更加完整的七边形。

    “欢迎你,赤沙星。”王玲的声音通过联网系统传送到每一颗星球,“‘星尘共生’的队伍,又壮大了。”

    当晚,七颗星球的庆典在赤沙星的地面上举行。火焰花的光芒照亮了夜空,赤甲虫的翅膀发出悦耳的声响,熔浆苔的叶片在风中摇曳,像是在庆祝新伙伴的加入。

    “星图上还有10个遗失节点。”慕容冷越坐在王玲身边,看着星图上闪烁的光点,“下一个,我们去哪个?”

    王玲的目光落在星图上一个位于紫色星域的光点上,那里的信号微弱但稳定。“李教授,解析一下那个紫色光点的信息。”

    “正在解析……”李教授的声音带着一丝神秘,“那颗星球叫‘紫沙星’,生态系统以‘紫雾草-雾蝶’为核心。远古数据记载,那里的共生能量是神秘的紫色,紫雾草能释放出有催眠作用的雾气,雾蝶则能在雾气中传递信息。但关于这颗星球的记载很少,像是……被刻意隐藏了什么。”

    王玲的星尘吊坠里,紫色的光束开始闪烁,像是在呼应那颗星球的信号。“被隐藏的秘密吗?”她嘴角扬起一抹微笑,“那我们就去揭开它。”

    “星尘号”的引擎再次启动,朝着紫色星域的方向飞去。舷窗外,七颗星球的光束在宇宙中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光带,这道光带像一条纽带,连接着宇宙中的希望与共生。

    而王玲知道,他们的探索之路还很长,宇宙中的星尘还有很多故事等着被发现。但只要他们心怀共生的信念,团结在一起,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的脚步。因为他们是星尘的孩子,是共生的伙伴,是宇宙中最坚定的探索者——他们的航向,永远是那些需要希望与守护的星球,永远是星辰大海中,最璀璨的共生之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