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不给图纸我们自己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赵刚看着图纸上那个造型古怪的巨大炉体,满脸困惑。

    “致远,这又是什么?”

    “氧气顶吹转炉。”

    陈致远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你可以叫它‘钢铁巨龙’。它吃进去的是铁水和废钢,吐出来的,是这个时代最优质的钢水。效率是现有平炉的十倍以上,成本却不到一半。”

    赵刚的呼吸瞬间停滞了。

    十倍的效率!一半的成本!

    这两个数字像两记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上。

    他不是炼钢专家,但他管理着一个庞大的工厂,他太清楚这两个数字意味着什么了。

    这意味着国家钢铁产量的爆炸式增长,意味着那些被国外卡着脖子的高端合金钢,将像自来水一样从他们自己的炉子里流淌出来!

    “这……这是真的?”

    赵刚的声音都在发颤,他死死抓住图纸的边缘,仿佛那不是一张纸,而是一块救命的浮木。

    “图纸在这里,工艺流程在我脑子里。”

    陈致远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只要人手和材料到位,三个月内,第一座试验转炉就能点火。”

    “人!材料!我给你!”

    赵刚猛地一拍大腿,整个人像是被点燃的炮仗,前几日的憋屈和愤怒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亢奋,“我就是绑,也要把全国最好的冶金专家给你绑来!我就是拆,也要把别的厂的钢板给你拆过来!”

    他像一阵风似的冲了出去,留下来的咆哮声在办公室里回荡:“等着!致远!咱们的钢铁长城,马上就立起来!”

    这一次,赵刚的能量爆发得超乎想象。

    在李振和老将军的全力支持下,第七研究院的“钢铁长城”项目获得了比“东风”项目启动时更好的优先权。

    全国最顶尖的冶金工程师、结构专家和耐火材料专家,在最短的时间内被集结到了这座深山里。

    三个月后,在研究院专门开辟出的一片工地上,一座高达数十米的庞然大物拔地而起。

    当陈致远亲自按下点火按钮,氧气长枪刺入火红的铁水,发出的那一声震天动地的咆哮,宣告了一个全新时代的来临。

    第一炉钢水成功出炉,经过检验,各项指标全面超越了从苏联进口的特种钢。

    消息传到北京,整个高层都为之震动。

    半年后,当三座大型转炉全部投产,高品质的钢水源源不断地支撑着“东风”项目和其他军工生产时,新的嘉奖令再次送达。

    陈致远再获特等功一次。

    第七研究院,被授予“全国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那面鲜红的锦旗,被工人们郑重地挂在了研究院大礼堂最显眼的位置。

    钢铁的枷锁被彻底砸碎,陈致远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更遥远的地方。

    “赵部长,我们的无后坐力炮和‘龙牙’火箭筒,技术已经完全成熟,生产线也稳定了。”

    一天,陈致远在办公室找到了正在核对钢材调拨单的赵刚。

    “是啊,前线都乐开花了!听说美国人的乌龟壳现在一敲就碎,咱们的伤亡率直线下降!”

    赵刚提起这个就眉飞色舞。

    “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自己用。”

    陈致远语出惊人,“世界上还有很多和我们一样,正在争取独立和解放的国家。

    他们也需要武器,需要敲碎敌人乌龟壳的工具。”

    赵刚愣住了:“致远,你的意思是……”

    “我们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军火商。”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