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古风庭院盖瓦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日子就这么又过去了十天!!!

    这十天里,各方事务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仿佛一辆上了轨道的马车,稳健地向前奔跑。

    云槐县,四海奇珍坊。

    店铺的运营一切正常,甚至可以说是蒸蒸日上。

    在谢文返回县城的第二日,万界货船再次准时地将货物运抵了码头。

    何道此人重义守诺,并没有因为谢文年纪尚轻而有丝毫怠慢,他带着手下弟兄们,手脚麻利、熟门熟路地将一箱箱贴着奇异封条的货物从码头运往四海奇珍坊的后院。

    这已经是他们和四海奇珍坊的第三次合作,那默契熟练的程度,不知情的人看了,还以为是与奇珍坊合作了多年的老伙伴。

    后院中,负责仓库的两名伙计早已准备就绪,熟练地进行开箱、查验、登记入库。

    谢大虎则拿着货单,指挥着店员将新到的货品分类整理,部分补充货架,部分存入仓库以备不时之需。

    一切流程井然有序,效率极高。

    目前店铺的营业额稳定在每日二百两左右,这在整个云槐县的商铺中,已经是顶尖的存在,将其他老字号商铺远远甩在身后。

    就连如今备受四大学院学子追捧、专卖高端文房的松墨斋,每日营业额也不过八十两上下。

    四海奇珍坊以其独特的海外奇珍、新颖的设计和良好的口碑,已经深深扎根于云槐县,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存在。

    与此同时,一河之隔的桃溪村,也在谢广福的规划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赵老七和新选出的几位理事的组织下,村中的壮劳力们分头行动。

    一部分人按照谢广福划定的区域,开始挖掘鱼塘,虽然只是初具雏形,但已经能想象未来鱼虾满塘的景象。

    河滩上,适合种植蔬菜的土地被一块块精心翻整出来,只待时节一到,便可播种。

    而那些之前跟着谢锋学习过丈量田亩的村民,则带着工具和绳尺,前往河岸缓坡地带,开始仔细丈量规划中的果园面积。

    桃溪村的村民们,脸上少了往日的迷茫和焦虑,多了几分目标明确的干劲儿,仿佛终于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整个村子都透着一股向上的朝气。

    而桃源村本身的变化,更是堪称“日新月异”。

    谢长河负责的两大重点项目,在这十天内都取得了质的飞跃:

    连接两岸的清川桥,已经完成了最关键的砌筑桥拱和安装护栏的工作。

    一座古朴而坚固的单孔石拱桥雏形已然屹立在青川河上,引得两岸村民频频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