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建设煤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陈福禄越说越激动,指着那处浅坑和周围的山体:

    “方才我已带人粗略勘探,此地蕴藏极为丰富!这漫山遍野,可能都是这种石炭!若大规模开采……”

    孔立此刻已经意识到了煤炭的巨大价值,他激动得胡须都在颤抖,接口道:“若大规模开采……则……则今年寒冬,我梁国百万百姓,或可免于冻毙之厄!”

    他想起了往年冬天,冻毙路边的流民尸骸,声音都有些哽咽。

    “不止如此!”

    陈福禄目光灼灼,继续画下更大的蓝图,“太守,此物不仅可取暖,还可用于冶炼、烧制陶器、砖瓦!若能稳定供应,我梁国的工匠作坊效率将大大提升!而且,南方缺柴,冬日亦苦寒!我们可以将开采出来的石炭,运往江淮富庶之地售卖,换取我们急需的粮食、布匹、盐铁!这煤炭,就是埋在地里的金矿啊!”

    用石头换粮食?!

    这个想法让孔立和他身后的属官们都惊呆了,但仔细一想,若这石炭真有如此妙用,在缺柴的南方,必然抢手!

    然而,兴奋过后,孔立看着周围荒芜的山岭和远处依稀可见的迁徙人流,又皱起了眉头,泼了一盆冷水:

    “福禄,此物虽妙,然……开采石炭,需要大量人力。如今流民虽众,但皆疲惫饥饿,如何组织?况且,开挖矿洞,并非易事,需壮劳力……”

    “以工代赈!”陈福禄毫不犹豫地吐出四个字。

    “以工代赈?”孔立咀嚼着这个词。

    “对!”

    陈福禄解释道,“我们不再无偿发放那点可怜的粮食。而是设立工坊,组织青壮流民开采石炭、运输石炭!按劳分配,干多少活,换多少粮食!

    这样一来,我们既得到了开采石炭的人力,解决了取暖的问题,又让流民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避免了坐吃山空和可能发生的骚乱!

    老弱妇孺亦可从事一些筛选、搬运的轻便活计,换取口粮!”

    炭火在寒风中持续散发着稳定的热量,驱散了山坳里的寒意,也映照着孔立脸上复杂的表情。

    他盯着那赤红的炭块,眼神中有光亮,但更多的是一种士大夫固有的迟疑。

    “福禄啊,”孔立搓了搓被暖意烘热的手,语气带着文人特有的矜持,“此物虽好,开采售卖,终是商贾之事。

    老夫身为朝廷命官,一郡太守,若亲自插手,恐惹非议,与民争利之名,实非所愿……”

    他微微侧过身,避开了陈福禄的目光,手指无意识地捻着官袍的袖口。

    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如同无形的枷锁,让他不愿沾染这种铜臭之事。

    陈福禄将孔立的神色尽收眼底,心中了然。

    于是脸上立刻堆起诚恳又略带几分市侩的笑容,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太守的顾虑,福禄明白。既然如此,不如将此事‘私有化’。”

    “私有化?”孔立疑惑地看向他。

    “对!”陈福禄点头,“由我来出面,组织人手,开设煤场,进行开采和后续售卖。所有盈亏风险,我一力承担!太守您只需以官府名义,开具一份允许开采此地‘石炭’的许可文书即可。

    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官府直接经商的嫌疑,又能让这地下的宝贝尽快派上用场,解决百姓取暖和粮食问题。

    煤场一开,还能吸纳大量流民做工,以工代赈,稳定秩序,可谓一举多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