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雪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凌晨三点,黑雨如常落下,酸腥味渗进“旧纸堆”书店的铁皮屋顶。我正用旧布擦拭一本脱页的《百年孤独》,赵三突然撞开锈门,浑身湿透,左眼的机械义眼闪着红光,哆嗦着递来一本泡胀的《气象年鉴》——书页夹缝里用暗红颜料画着一个三角嵌套双环的符号,像某种图腾。

    他嘶声道:“他们....在雨里写名字!”话音未落便抽搐倒地,

    嘴角溢出黑色泡沫。

    我摸他颈动脉时,发现他后领内侧缝着一块微型芯片,编号尾数与昨夜路过书店的穿灰风衣男人一致。

    林嫂冒雨赶来,帮我把赵三拖到后屋。她一边用自制电解液冲洗他鼻腔,一边压低嗓音:

    “这符号.…..上周出现在‘天网外包清洁工的尸体上,脖子一圈焦痕,像是被高频震波切过”

    她递给我一张皱巴巴的全息贴纸——是昨夜灰风衣男人在街角被监控拍下的侧影,风衣下摆沾着泥,但皮鞋尖却异常干净,说明他并非步行而来。我。我

    盯着贴纸上那人右手无名指的金属指套,想起三天前有个顾客用同样指套翻过《外星文明假说》的书页,临走时在登记簿上留下半枚带符号的指纹。

    凌晨四点十七分,赵三死于肺部结晶化,尸检显示体内含有高浓度“黑雨”溶质与未知蛋白质链。

    我刚烧掉他遗物,书店外突然传来履带碾压声——两辆无标识的黑色运输车停在巷口,车身上隐约有星宇财团的残缺徽记。

    我吹灭灯,从书架夹层抽出老周前天卖来的军用望远镜,发现车后门打开时,抬出的金属箱表面正渗出黑色液体,而搬运工脖颈后都有同样的三角双环纹身。

    就在我记录车牌编号时,一滴黑雨穿过屋顶裂缝,恰好落在《气象年鉴》的符号上,墨迹竟开始蠕动,重组为一行小字:“第七观察站已沦陷”。

    我按符号上的“第七观察站”搜遍旧书库,终于在一本破损的《城市基建图谱》里找到线索——那是十年前废弃的地下气象中继站,位于铁锈区地底三十米。

    正欲动身,老周蹬着三轮车撞进书店,甩下个锈蚀的信号增强器:“昨儿半夜,星宇的运输车往西区废井运了六箱‘黑雨’样本,押车的是穿防护服的‘清道夫’。”他压低声音,“但他们卸货前,有个女的躲在排水管里拍了照,被发现后跳进污水道跑了——我看她背包上有天网的工牌。”

    当晚,我潜入西区废井,在污水管尽头发现昏迷的苏晚。她手腕上的微型记录仪还在运行,最后一段视频显示:她用光谱仪分析黑雨样本时,液体中浮现出与书店符号完全一致的生物电信号波形。

    我用书店藏的旧式EMP发生器干扰附近监控,将她转移到安全屋。她醒来后第一句话是:

    “黑雨不是酸雨……是活的。它在重组DNA。”

    她调出记录仪数据,证明黑雨中的微生物能定向侵蚀特定基因序列——而赵三的基因图谱,恰好匹配“非优先生存个体”的政府分类代码。

    苏晚坚持要潜入第七观察站获取原始数据,但我发现她背包里藏着一份星宇财团的内部通行证——编号与灰风衣男人相同。

    对峙中,她坦白:她曾是陈默之环境部时期的实习生,十年前那场污染事故的原始报告,正是她偷偷备份并泄露给媒体的。也因此被天网监控,被迫成为“黑雨”项目外围监测员。“他们让我看数据,却不许我分析。”

    她盯着我,“但现在,符号出现在你的书店——说明‘影族’的渗透网出现了裂痕。”

    我盯着她发红的眼眶,将赵三留下的芯片插入旧电脑,屏幕闪出一行字:“观察者已觉醒,坐标:铁锈区-旧纸堆”。

    为破解芯片加密,我带苏晚找到阿哲。他的摊位藏在垃圾处理厂地下,用三台报废服务器搭成匿名网络节点。阿哲一边接线一边冷笑:

    “星宇最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